第二十七章 盟军全面进攻继续

在回到战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说一件事,就是日帝划定“绝对国防圈”后,新几内亚西部、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这些战场之地现在都划在了圈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帝就要把这些地方拱手让给盟军。日帝要求炮灰们必须继续死守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现在作为前沿阵地拱卫“绝对国防圈”,要为“绝对国防圈”加强防御赢得时间,要尽可能地消耗盟军,把盟军抵挡在远离“绝对国防圈”的地方。还是老规矩,反动邪恶不打是不会倒的,必须继续保持最强大坚毅的决心,打塌“绝对国防圈”及其前沿阵地。

新的战争指导大纲通过后,日帝太平洋的兵力上又做了一些调整,主要是加强澳北方面的兵力,这里组建了一个新的方面军即第2方面军,兵力也从2个师团增至4个师团,日帝臆想着东南方面一旦失守,澳北方面就成了“绝对国防圈”内的首当其冲者。另外,圈内的其他地方(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菲律宾)也要迅速整备兵力,加强“反击态势”。至于对圈外的地方,日帝大本营要求东南方面死守阵地,持久作战,但是不打算给它增兵了。不过,感到盟军进攻太平洋中部岛屿区的威胁日甚,日帝还是加强了这个圈外地区的防务,陆军抽调大批兵力加强这些星散岛屿。

最后,照例日帝深深感到万里侵略江山最缺乏的是航运,航运需求日甚,美军破坏日甚,万里侵略江山的兵力调动简直是困难重重,于是整个侵略江山继续处于缺人少物、缺衣少穿的境地。

第一节 南太平洋方向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1)

美军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进军地图

哈尔西的下一个进攻目标就是布干维尔岛,攻占该岛的目的就是修建机场,对拉包尔实施轰炸,与西南方向协同完成对拉包尔的孤立。布干维尔岛是所罗门群岛最大岛屿,日军17军以第6师团、17师团一部等部加下败退下来的部队合计4.1万人防守这座岛屿。日军主要兵力守在岛屿南部的布因、卡利希以及附近肖特兰岛,一部守着岛屿北部的布喀岛和博尼斯地区,崇山峻岭、丛林茂密的岛屿中部几乎无兵防守。

掌握了制空和制海权的美军自然是无需硬碰硬,绕过岛屿南部,直接在中部登陆,然后在这里建立一条坚固防线,修建机场即可,而陷入孤立、缺吃少穿的南部敌人要想进攻这里,必须克服崇山峻岭的原始森林方能到达进攻地点,这就是哈尔西此战的思路。

至于日军,其意图大概是:第8方面军赋予17军的任务自然是“输死战斗”、“持久作战”,而作为这一方向作战的负责者大本营海军部及其东南方面舰队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必须遏制并击退敌人的反击,“力求捕捉并歼灭在东南方面……敌军尤其是海上兵力”,“大力支援东南持久作战所需物资的运输”,“形势需要时不惜投入决战兵力”。好了,海军的豪言壮语我们就不一一展示,还是回到战场上,战场上的现实会充分暴露出海军的豪言壮语是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它的联合舰队主力继续猫在老巢里,不敢出来,而它也照例不能保障陆军的后勤补给,于是“吃大苦耐大劳”的依旧是陆军。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2)

布干维尔岛战役照例分为前奏和登陆两个阶段。在前奏阶段,美军充分利用自己制空和制海权的强大优势,展开一系列海空作战:第5航空队依托基里维纳岛和伍德拉克岛上的机场,直接轰炸敌人的老巢拉包尔,所罗门航空队则轰炸了布干维尔机场;新西兰部队和美海军陆战队分别攻占了布干维尔岛南面的莫诺岛和希瓦泽尔岛;39特混编队(原来的梅里尔编队)对北面的布喀岛和博尼斯机场以及南面的肖特兰岛进行了炮击;另外,尼米兹也暂时把第5舰队的两艘航母(“萨拉托加”号和“普林斯顿”号)借给哈尔西,它们和护卫舰只组成谢尔曼航母特混大队,也对布喀岛和博尼斯机场进行了轰炸。这一系列行动为登陆行动做了有力准备,同时也转移敌人的注意力——敌人从这些前奏行动中无疑会得出美军会在岛屿南北部登陆的意图。

美军在搞前奏行动之时,日帝东南方面舰队在干什么呢?据日军自己的说法,它正以航空兵忙于支援第8方面军的新几内亚行动——麦克阿瑟在这里的进攻基本也是一刻不停,于是忽视自己的“主业”所罗门方向。而看到美军的前奏行动搞得风风火火,它也一度担心布干维尔岛,但又看到盟军没有登陆的意思,于是又把注意力转移到新几内亚。至于东南方面舰队的水面舰艇部队现在基本是不敢出战了,尤其在没有航空兵打头阵的情况下。

美军的正式登陆行动。此次登陆行动,美军出动两个师(陆战3师和37师)和1个旅(新西兰旅)的兵力,合计3.4万人。12艘运输船运载登陆第一梯队,11艘驱逐舰直接护航,它们共同组成登陆编队。39特混舰队和谢尔曼航母特混大队担任支援。11月1日拂晓,登陆编队进入布干维尔岛西海岸的奥古斯塔皇后湾,在塔罗吉纳角登陆。登陆地域只有三百日军抵抗,于是上万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铲除了它,到当日黄昏,登陆部队已经有1.4万人上岸,6000吨物资卸载完毕。敌拉包尔航空兵进行了一下骚扰,但被所罗门航空队击溃。

登陆行动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先回到海空战场。一听到盟军登陆,日帝海军突然决心大涨,不但东南方面舰队蠢蠢欲动起来,就是联合舰队也觉得自己大干一番,“痛击美海上兵力”的最后良机到来了,为此它出动了第2舰队和第3舰队(航母舰队)【注1】,加入东南方面,看来要摆出一个大战的架势。【注1:第2舰队编制上有2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24艘驱逐舰,第三舰队编制上有5艘航母、5艘巡洋舰和16艘驱逐舰,当然此次它们肯定不是倾巢出动。】

拉包尔日军首先出动的是航空兵。在美军登陆的同一天,第3舰队的航空兵(第1航空战队)入驻拉包尔,使拉包尔航空兵规模增至773架飞机,不过可出动的不到一半(370架左右),即登陆当天早晨出动外,随后半个月时间里又连续出动多次,攻击美军登陆行动。现在日军夸大战果的水平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宣称击沉击伤舰船五十多艘,包括大批的航母和战列舰,而美军实际只损失了1艘驱逐舰。而质次价低的日军航空兵在所罗门航空队打击下照例损失惨重,第3舰队的航空兵不得不于12日撤出拉包尔,返回老巢特鲁克整补,日军航空兵的反击行动宣告失败。

我们再看看海上。拉包尔日军还是由第8舰队一马当先,登陆当天,它出动了一只由4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2日凌晨时分,它利用暗夜和暴风雨进入塔罗吉纳角,准备攻击美军的登陆行动,其行踪已被美军巡逻机发现,当然由于暗夜和暴风雨,美军航空兵无法出击。哈尔西命令39特混舰队前去迎战,阻止敌军破坏登陆行动。此时39特混舰队(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正在用舰炮支援登陆行动,接到命令后立刻转向迎敌,由此引发了一场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当天夜里,日军从西北方向而来,兵分三个编队,即“川内”号和“阿贺野”号巡洋舰各率三艘驱逐舰分属南北两翼,指挥官大森仙太郎亲率“羽黑”和“妙高”两巡洋舰居中。39特混舰队则向北而来,它也分成三个大队,第45、46驱逐舰大队(各4艘驱逐舰)准备从两翼包围敌人,第12巡洋舰大队(4艘巡洋舰)则居中对敌实施炮战。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3)

不过,开战后局势有些混乱。45驱逐舰大队转兵西北,12巡洋舰大队转兵向南,他们分别于2点46分和49分对“川内”号编队实施鱼雷和火炮打击,“川内”号遭重创,其编队内的两艘驱逐舰规避打击而相撞,美军初战不错。接下来,日军编队转兵向南,变战斗队形还击。12巡洋舰大队也继续转向西南,进一步靠拢日军。此时46驱逐舰大队正向西航行,准备从南面迂回敌“阿贺野”号编队,正好处于巡洋舰大队的射向上,且其掉队的“富特”号驱逐舰与巡洋舰大队在航向上纠缠在一起,影响到了后者的机动。于是巡洋舰大队为了规避驱逐舰大队和敌人炮火,做南北往复机动,并逐步向敌人靠近。不过,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更准确打击美军舰艇,它也在不断机动,队形也不整齐,军舰还发生了相撞。最终,在这场机动中,敌对双方被击中加上相撞,受伤了好几艘军舰。

大概3点半左右,美军为了保护受伤的“丹佛”号巡洋舰,施放烟幕并进行规避,而敌人此时也机动到东南方,尽管离美军编队很近了,但决定见好就收,不再恋战。因为在暗夜和复杂机动中,日军自始至终没弄明白美军来了多少军舰,它自以为在这场混战中击沉了不少军舰,完成了一次以少胜多的“壮举”,赶快逃遁要紧,至于它的本来任务——击沉美军运输船只,早已被抛之脑后。

接下来行动就是一个敌人逃跑和美军追击的过程,巡洋舰大队边南北机动,边向敌主力逃遁方向追去,当然最终未能追上敌人。而46驱逐舰大队向西北,45驱逐舰大队绕一大圈后也转向西北,两支队伍向敌“川内”号编队围歼而来,但是由于暗夜,无有效的敌我识别能力,两支队伍时而炮击敌人,时而相互炮击,只把受伤的“川内”号击沉,敌驱逐舰则逃逸。这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日军两舰沉没,三舰受伤,美军四舰受伤,并有力地挫败了敌人的海上反击行动。

但是,日军不甘心失败,准备用第2舰队再次出击,该舰队(7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5日早晨入驻拉包尔,准备组成一个更强大的巡洋舰驱逐舰编队展开反击。美军在布干维尔岛登陆地域的部队不一定能对付得了敌人新的海上反击,但是哈尔西此次准备出奇招彻底挫败敌人的反击行动。哈尔西的计划是用谢尔曼航母特混大队直接轰炸拉包尔,同时用所罗门航空队掩护谢尔曼航母特混大队。这一招有些冒险,因为用航母舰载机袭击敌重兵把守的航空基地,一旦搞不成,就会遭到敌基地航空兵的强大反击。因此,谢尔曼航母特混大队必须全力出击,同时所罗门航空队要全力掩护它,做到万无一失。

美军显然早已侦知敌人的意图,敌第2舰队5日晨一来到拉包尔,哈尔西就决定马上采取行动。当天,谢尔曼航母特混大队靠密云掩护来到奥古斯塔皇后湾附近,同时所罗门航空队的战斗机从韦拉拉韦拉机场起飞,前来掩护。随后近100架航母舰载机起飞出击,突破敌防空火力,从晴朗的拉包尔上空发起攻击。敌第2舰队屁股还没坐稳,就遭到猛烈轰炸,8艘军舰被一举炸伤。好了,反击也不能搞了,赶快离开是非之地,于是第2舰队没干什么,就灰溜溜地逃回了特鲁克。

哈尔西踌躇满志,决心搞个更大的,他从第5舰队又借来3艘航母(蒙哥马利特混大队)。11日,两支特混大队分别部署在布干维尔岛南北海域,二三百架飞机蜂拥出击,突破零式飞机的防御,展开猛烈轰炸。第2舰队跑了,但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仍留在拉包尔的舰船遭到毁灭性打击。直到此时,拉包尔的航空兵也终于发现美军航母部队,于是紧急出击,但是质次价低的日军航空队照例不是所罗门航空队的对手,被打得落花流水,而美军航母部队毫发无损。

随后航母部队全部返回第5舰队,因为第5舰队也要开始它惊天动地的中太平洋岛屿区战役了。经过这段时间较量,敌拉包尔的军队是彻底没脾气了。现在日帝海军彻底认识到不要说布干维尔,就是拉包尔也成了是非之地,且不说它已经处于美军航空兵的威胁下,就是麦克阿瑟从西南太平洋和尼米兹从中太平洋的进攻正在从两翼向它包围而来,它还有活路吗?

日军海空反击彻底失败,联合舰队派来的两支部队也以残兵败将之势逃遁了,而整个太平洋战线日军都在一路败退中,东南方面舰队已经不能指望从日帝主子那里获得新的增援,它只能在自生自灭中走完最后一段失败路。

于是,接下来的战斗也就没有悬念,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展示日帝第8方面军及其17军陆上战斗那些愚忠愚孝的“英勇之举”,他们如何增援,如何反登陆、如何跨越热带丛林去反击,都可以理解为给这场困兽犹斗的账本上增添几笔炮灰账。至于美军则是顺利扩大登陆场,顺利建立机场,顺利把敌人围困在丛林绝地。

到1943年底,盟军在布干维尔岛的兵力增至3.4万人,上岸补给物资达2.3万吨,同时敌人压缩到一个5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而修建的新机场距拉包尔只有220海里(407公里),美军依托这个机场随即对拉包尔展开密集轰炸,日帝的拉包尔已经完全作废。至于17军,日帝已经无力把它救出来了,不可能重现瓜岛、新乔治亚岛那一幕了,于是在荒岛上自生自灭就成了这个17军最后的结局。据说,1944年3月,这个饥寒交迫的17军还想最后向美军发动反击,挣扎一下,此时它的兵力已经高达五万多人。

第二节 西南太平洋方向

南太平洋方向逼近拉包尔,已经从空中包围了它,而麦克阿瑟在西南方向进行得同样顺利,海陆并进,跳跃作战,不断突击敌人的后方。他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芬什哈芬,他要从三条路线进攻,主要路线自然是从莱城出发,经海路登陆芬什哈芬,另一条从莱城陆路进攻芬什哈芬,最后一路是空运到纳萨布的澳7师经马卡姆河,依靠空运补给,向马当进军。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4)

新几内亚作战地区概图

此时日军在芬什哈芬的部队是东拼四凑起来的,有20师团的、41师团的和海军部队,共四千人。这些部队主要守在芬什哈芬南面和西面,主要防止盟军的陆路进攻,而北面盟军可能登陆的地方兵力很少。至于从马当出发的20师团主力还在跨越千山万水的途中,离这里遥远得很。

9月22日,澳9师的一个旅东行82海里后,在芬什哈芬北面的安徒角登陆,经过几次小规模战斗,击溃敌军,10月2日攻占芬什哈芬,并与陆路进攻的另一个旅会师。敌人未经几战就退守西北部萨迪尔贝尔高地,等待援军到来。在盟军登陆之时,残缺不齐的敌第4航空军和拉包尔的海军航空兵也出动了几次,尽管没什么战果,而东南方面舰队也因此宣称,正是集中兵力于新几内亚方向,而忽视自己的“主业”所罗门方向。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5)

10月中旬,20师团主力先后到达,并于16日从萨迪尔贝尔高地发起反击,于是敌对双方在这个高地附近展开近两个月拉锯战。盟军的陆战照例不咋地,敌人第一次反攻,就夺取了卡铁卡附近的海岸据点,盟军阵地被截为两段,随后敌人一面正面进攻,一面又在安徒角附近反登陆,前后夹击,盟军再次败退。不过,随后盟军海陆并进,加大增援,从20日起展开反击,在热带丛林地区展开一场大混战,很快扭转了颓势,迫使敌人停止了进攻。

当然日军更大的失败还是在海上。在盟军强大的海空打击下,日军照例补给困难,后援不济,依靠小舟艇根本运不来多少东西,且小舟艇在盟军鱼雷艇打击下损失巨大。“第一线官兵,已经一个月左右,只能吃定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粮食而强行战斗。”吃不饱穿不暖,粮弹两缺,这日子没法过呀。

而盟军粮弹充裕,坦克、大炮悉数运来。于是盟军就不给敌人机会了,11月16日率先发起进攻,天上、地上火力全开,炸得敌人是人仰马翻,终于在26日迫使愚忠之敌退出了萨迪尔贝尔高地。随后敌人在瓦列奥一线又坚守了一段时间,于12月19日开始向西奥地区作大幅度溃败,而在这场芬什哈芬战役中,敌1.2万多人马损失五千多人。

麦克阿瑟自是不会敌人轻松撤退的机会,他又要出奇招了。1944年1月2日,美32师一部七千人又跨越一百多海里,直接在西奥和马当间赛多尔登陆,直接就切断了逃往西奥的20师团和已经逃到基阿里的51师团这两支残兵败将的退路。这两支饥饿的大军完全陷入孤立,又无力向赛多尔展开反击,怎么办?只能绕过赛多尔,翻越山高林密的菲尼斯迪尔山脉,向马当败退。1.3万疲惫不堪的败军带着两千伤员,又踏上了300公里的死亡之旅,最终途中三千多人饿毙。由此盟军大败敌军,夺取了从东端到赛多尔的新几内亚北岸,胜利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作战。

下面再看一下新不列颠岛作战。经过这段时间作战,盟军已经从所罗门和新几内亚两个方向将新不列颠岛包围起来,所罗门航空队和第5航空队已经实现对这个岛屿的全覆盖,理论上讲已经没有必要夺取这座岛屿。不过,麦克阿瑟考虑到丹皮尔海峡(夹在新不列颠和新几内亚之间)的重要性(接下来作战的后勤补给离不开这个海峡),还是决定夺取新不列颠岛西部,确保丹皮尔海峡畅通无阻。

日军守卫新不列颠岛是38师团和17师团,它们分别守着岛屿的东西两面,当然实际守卫兵力则是五花八门,运来哪只部队,就由哪支部队守卫。新不列颠岛西部除了17师团的部队外,还有51师团的、38师团的、65旅团的等部队,它们大致守卫在从加斯马塔到格罗斯特角一线。12月15日,盟军首先在马卡斯角登陆,26日又在格罗斯特角(吐鲁布机场)登陆。期间日军进行了一些抵抗,不过盟军依靠强大的海空支援,有力击败之。1944年1月20日,日军开始从新不列颠西部撤退,最终撤到马拉里亚到加斯马塔一线,完全放弃新几内亚西部。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6)

新不列颠岛西部

盟军早已决定不打算硬碰硬地夺取敌拉包尔基地,但是要把它彻底孤立起来,这除了从东西两面包围它外,还得夺取它后方岛屿。为此,1944年2月,盟军先后派出两支部队在拉包尔东面的格林岛和新不列颠岛北面的阿德米勒尔提群岛登陆,消灭岛上守军,修建机场,这样就把新不列颠岛及其拉包尔完全包围起来,盟军已经对其展开了日夜不停地轰炸。此时拉包尔已经没有海空军,只有十几万残兵败将孤守荒岛——盟军已经以特殊形式将这支军队俘虏了。

好了,到1944年2月,盟军已经在南和西南太平洋方向大规模击败敌军,基本夺取了所罗门群岛,在新几内亚北岸推进一大步,彻底孤立新不列颠岛,已经从东南方向逼近敌人的“绝对国防圈”。

最后,我们听听服部卓四郎的悲叹吧。他说,东南方面开战以来,日军投入陆海军37万人,飞机八千架以上,海军的大部分舰艇和陆海军生产的大部分飞机都陆续投入到这场作战中。而在海运方面,一方面削减民用船只,一方面把军用船只的大部分都投入到这里。“尽管做了这样的努力,但该方面的作战,仍以我方的失败而告终。”最后,日帝在东南方面作战中共损失了13万人(如果加上被包围孤立的部队,可以认定是几乎全军覆灭),约70艘舰艇(21万吨),115艘运输船(约38万吨),约8千架飞机(也是几乎全军覆灭)。

第三节 中太平洋方向一、前奏

瓜岛战役结束后,经过大概九个月的准备,中太平洋方向的战役终于震撼登场了。我们说了,中太平洋地区完全由星散小岛屿组成,从吉尔伯特群岛,经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到马里亚纳群岛,构成了一条前进的路线。尼米兹、波特在《大海战》中言道,“自1898年美西战争以来,美国海军就面临一个怎样防守和收复菲律宾的问题。直接横渡中太平洋是一条最佳的进兵路线,这是美国海军早已得出的结论”。如今美国海军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有了一支强大的航母部队,这支航母部队集海陆空三军于一体,可空中突击,可海上打击,可登陆作战,对付日帝这些小岛和环礁绰绰有余。日帝这些小岛和环礁纵横两三千公里,孤立分散,美军以其强大的航母力量可以轻松各个击破,摧毁其防御体系,将日帝的“绝对国防圈”拦腰斩断。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7)

中太平洋地图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8)

美军中太平眼进军全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太平洋战役之所以让人期待了好几个月,是因为美国工业要把包括十几艘航母在内的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交给第5舰队,使之成为美军最强大的舰队。11月份开战前,第5舰队有6艘重型航母、5艘艘轻型航母、8艘护航航母、12艘战列舰、14艘巡洋舰、56艘驱逐舰、29艘运输船和货船以及大量登陆工具。

它的核心突击兵力当然就是它的航母特混舰队,这个舰队囊括第5舰队的重型和轻型航母,它一般编为四支特混大队,每个大队一般下辖重型和轻型航母各2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12-15艘。航行时,特混大队以航母为核心,以驱逐舰组成外层防潜警戒幕,以战列舰和巡洋舰组成内层防空警戒幕。特混大队既可协同作战,也可单独作战,还可抽出部分舰艇组成特别突击编队。而整个航母特混舰队当然就是负责整个中太平洋作战的一切空中作战,诸如支援登陆作战、封锁登陆地域、为登陆实施航空火力准备和截击威胁登陆的敌海空兵力等。航母特混舰队就是一座海上浮动的大型航空基地(拥有近千架飞机),可以横跨整个太平洋实施超远距离的战力投送。

第5舰队另一组成部分就是它的登陆军队。第5两栖作战部队,下辖运输船、货船、登陆舰艇、船坞登陆舰等各种登陆船只和工具,为了支援登陆作战,还下辖驱逐舰、护航航母、巡洋舰和战列舰等。在登陆作战中,第5两栖作战部队自然是负责运输登陆部队,并对登陆行动实施近程火力支援。而在更远距离上阻止敌人反击则由航母特混舰队负责。第5两栖作战部队中的一切地面部队,不管是陆军的还是海军的,一律编入第5两栖作战军。

要想实现横渡中太平洋的超远距离作战,第5舰队就必须更多地摆脱陆地和岛屿的束缚,可以长时间在海上逗留,具有持续作战能力,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有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由大批供应舰、修理舰和浮动船坞组成的后勤供应舰编队,帮助第5舰队实现了这一点。后勤供应舰编队一般锚泊在靠近战线的某个岛屿或环礁,形成舰队的前进基地。作战间歇,它会对整个舰队进行补给,修理受损失船只。作战开始后,前方舰队实行轮换制,一部分前方作战,一方部分在后勤供应舰编队进行补给。另外,它可以对航行的编队进行补给。随着战线的前移,后勤供应舰编队的锚地也会随之前移。当然,后勤供应舰编队与大后方则通过不断的海运保持联系。

第5舰队还下辖一支岸基航空兵部队,即中太平洋前进基地航空队。一般来说,第5舰队已经拥有强大的舰载航空兵作战实力,对岸基航空兵的依赖性大大下降。最初,这支岸基航空队还协助航母编队执行登陆前的空中侦察和空袭登陆地域的任务,后来其任务则转化为空中侦察,摧毁敌方基地,保卫美军新占基地等。

好了,美军已经建立起一支可以碾压中太平洋的强大军队,日军在这里稀稀拉拉的几个兵当然是承受不住这种碾压了。上面我们说了,这段时间日帝也在加强中太平洋兵力,它准备在从马里亚纳群岛到吉尔伯特群岛一线部署以40个步兵大队为基干,附以少量坦克、炮兵、工兵等的军队(大概相当于三四个师团的兵力),但在美军潜艇部队的打击下,它的航运帮助它实现这一点是困难重重。最终在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上,日军大概稀稀拉拉增加了一些兵力,一般一个岛屿上数千人、数百人乃至数十人不等,另外还有上百架飞机(部署在马绍尔群岛的22航空战队)负责空中掩护。

至于日帝联合舰队,已经把作战重点放在东南方面,中太平洋作战主要由第4舰队负责,而整个中太平洋的作战实际上也是由海军负总责,海军出海空部队,陆军出守备部队。一旦中太平洋方向战役打响,联合舰队准备先派第6舰队(潜艇部队)从拉包尔出击,根据情况,再派出第2舰队和第3舰队(航母部队)从拉包尔出战。因此,联合舰队实际上也有一个情况有利时在中太平洋与美军决战的臆想。

美军最初决定绕过吉尔伯特群岛,直接夺取马绍尔群岛,不过后来考虑到首次实施这种跨洋作战,且对敌人的防御实力还不太清楚,而特别是马绍尔群岛一直日帝托管岛屿,其经营多年,必然设防坚固,美军不易贸然出击,因此,谨慎起见,还是先从吉尔伯特群岛打起。

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埃利斯群岛(图瓦卢群岛)、萨摩亚群岛构成了一条从西北-东南走向的岛链,前两个群岛在日军的占领下,后两个群岛在盟军的占领下,美军在这两个群岛上已经建立了一些基地。6月份,参联会正式定下了夺取吉尔伯特群岛的决心,美军对这两个群岛和附近其他岛屿上进行了基地的新建和扩建,最终在吉尔伯特的南面和东面形成了一个基地群:纳塔梅阿、努库费陶、富纳富提、贝克环礁、坎顿环礁以及萨摩亚的一些岛屿上。岸基航空兵和后勤供应舰编队进驻了这些基地,开始了战前各项准备。尽管此时第5舰队已经十分强大,但觉得还是搞起一个基地群,把岸基航空兵调过来保险。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9)

进入9月份,美军展开了大规模轰炸行动,打击敌航空兵,为最后进攻铺平道路。9月初,3艘航母组成的特混大队轰炸了比较孤立的南鸟岛(马绍尔群岛西北方大约1600公里),这应该是一次检验战斗的轰炸,效果不错,敌人的设施和飞机损失严重。随后又一支特混大队(3艘航母)协同富纳富提和坎顿环礁的岸基航空兵轰炸了吉尔伯特,效果同样不错,直接削弱守敌,敌航空兵不得不大部撤走,吉尔伯特失去了直接空中掩护。最后,6艘航母组成的特混大队轰炸了马绍尔群岛北面的威克岛,将岛上飞机全部摧毁,敌人不得不从马绍尔抽调飞机加强这里的防御,因而用于掩护吉尔伯特的航空兵力不能不减弱。当然,美军没敢直接突击敌主要航空基地马绍尔。而敌联合舰队也在这段时间出动了一下,到达了马绍尔,没有与美军舰队打个照面,就跑回了老巢特鲁克。

二、战役打响

进入11月份,岸基航空兵对吉尔伯特展开持续轰炸,第5舰队庞大兵力也浩荡出击了。敌守卫兵力主要集中在塔拉瓦环礁和马金环礁,前者有4700人,后者700人,不过战斗部队要少一些,前者约3000人,后者280人。不管敌人多少,美军均以绝对优势兵力对付之:分别出动1.6万人和6500人进攻塔拉瓦环礁和马金环礁,如果再加上第5舰队占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美军是以大锤砸臭虫之势实施这次战役。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10)

进攻塔拉瓦环礁和马金环礁的部队组成南北两支突击部队,分别从新西兰惠灵顿和珍珠港出动,四支航母特混大队则分别从珍珠港和南太平洋方向(支援完第3舰队后)出动。

11月20日晨,美军在两座岛屿同时登陆,我们先看看马金环礁作战。没有悬念,一上场美军就展开猛烈炮火支援,把二百多敌军炸的是翻天覆地。不过,美军一登陆还是遇到了敌人的顽抗,花了三天时间才把这股敌人彻底消灭,并且还遭遇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另外,美军一个连的兵力还攻占了只有日军二十多人驻守的阿贝马马环礁。

下面来看攻占塔拉瓦环礁这个主要行动。塔拉瓦环礁是大礁湖里边散落着一些珊瑚礁岛屿,其中日军占领着礁湖西南角一个名叫贝提奥的岛屿。美军对这个岛屿已经进行了周密侦察,就如何攻占这座岛屿也做了周密准备,制定了周密计划,总之一点,即使是一个小臭虫,美军也准备把最强大的锤头砸向它。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11)

20日清晨时分,惊天动地的炮火准备首先登场了,这是前段时间持续轰炸的最后延续。舰载机和舰炮轮番上阵,75分钟的破坏射击、45分钟的水际滩头猛轰、登陆前5分钟的水际滩头扫射次第展开,“猛烈的炮击显得格外壮观,整个海岛化为一片火海,弥漫的硝烟如同一个巨大的棺材罩扣在贝提奥岛上,滚滚翻腾,直冲云霄。”经过这番炮火准备,敌人大一点的东西和大部分地面工事被摧毁,就剩下小口径火炮、机枪和步枪来抵挡美军登陆。

在火力准备之时,运输船卸下了登陆艇,登陆艇进入汇合区,扫雷艇扫清航道,引导登陆艇进入礁湖。登陆艇集结于登陆出发线上,然后一波一波地载着士兵、火炮、坦克冲向敌阵。目前美军已经研发出各种各样登陆艇,载人的、载物的、载装备的,履带式的、机械化的等应有尽有。

登陆过程在敌人残存火力对抗下难免有些混乱,伤亡也开始增加。当天夺取了纵横数百米的登陆场。第二天和第三天,在强大的海面和空中火力支援下,步步压缩敌人,不断斩杀敌人。第四天(23日)上午,敌人除少量投降外,其余全部就歼,胜利结束了这场夺岛战役。

在战役期间,联合舰队想冲动一把,搞舰队决战,但最终还是猫在老巢没敢动弹,就派了潜艇部队和马绍尔的航空兵支援了几下,美军有两艘航母受伤。而整个战役中,美军的伤亡也不小,共三千人多人,其中一千多人阵亡。

下一步就是夺取马绍尔群岛了。这件事在吉尔伯特战役前就开始研究了,这次美军准备大胆行动,绕过外围环礁(沃特杰、马洛埃拉普、米利、贾卢伊特等),直接突击敌中心环礁夸贾林。而日军还以为美军会继续先外围后中心的路线,于是外围兵力强,中心兵力弱,夸贾林上虽然有8800人,但能战斗只有2200人,其余均为行政后勤人员。

二战各种转折点合集(二战史五卷二部27)(12)

1944年1月初,美军开始长达一个月的火力准备,岸基航空兵和特混舰队齐上手,把夸贾林及其周围环礁炸了个人仰马翻,各岛礁上的飞机悉数被炸毁。更为惊人的是,美军直接派出水面舰艇部队炮轰夸贾林后方(西北部)的埃尼威托克环礁,这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在此期间,第5两栖部队用约300舰船载着8万多部队(其中5万多突击部队)浩荡而来,其中一支部队攻占了无人防守的马朱罗岛(夸贾林东南方),后勤供应舰编队迅速进驻,建立起前进基地。

1月30日到登陆当天的2月1日,火炮准备达到了高潮。舰载机、舰炮、岸基飞机轮番上阵,此战投到夸贾林的炸弹和炮弹量是塔瓦拉的四倍多(大概上万吨),几乎把整个岛屿夷为平地了。这还不够,在登陆主要岛屿前,美军提前登陆了附近岛屿,在上面设置岸炮,进行更有效的火力准备。

2月1日清晨时分,炮火准备达到了最高潮,天上的、海上的、地上的展开最后最猛烈的倾泻。同时登陆行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卸下登陆工具,登陆工具进入礁湖,集合于进攻出发线,然后一波波冲向敌阵。各种各样的登陆工具——履带登陆车、水陆装甲车、装有机炮的步兵登陆艇、坦克登陆艇等再次悉数亮相,其中不乏新研发的产品。尽管小事故频发,但没有悬念,到2月4日中午时分,美军胜利结束了夸贾林环礁的作战任务,夺取了礁湖内夸贾林岛和罗伊-纳木尔岛。此战美军伤亡约两千人,敌人除少数俘虏外全部就歼。夺取夸贾林后,美军没有继续夺取马绍尔的其它岛屿,这些岛屿没有海空力量支持,已经完全陷入自生自灭的孤立状态。

胜利结束马绍尔战役的美军,士气旺盛,再接再厉,于2月中下旬展开了如下两项行动:一是再次派出部队夺取了夸贾林西北部的埃尼威托克环礁,这一行动意义重大,因为埃尼威托克环礁距马里亚纳群岛仅1000海里,距敌人老巢特鲁克不到700海里,是一个理想前进基地。二是航母特混舰队大胆深入敌“绝对国防圈”,对联合舰队老巢特鲁克岛和马里亚纳群岛进行了猛烈轰炸,取得巨大战果。

地处加罗林群岛中部的特鲁克有“日本的珍珠港”、“太平洋上的直布罗陀”、海洋上的“马奇诺防线”等多个称号,日帝经营多年,太平洋开战以来一直都是日帝联合舰队的老巢。第5舰队的航母特混舰队一部兵力支援埃尼威托克登陆战,主力则深入敌“国防圈”,直奔敌老巢,同时在特鲁克周围海域,美军还部署了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10艘潜艇,准备截击从轰炸中逃出来的舰船。2月17日至18日夜以及18日拂晓,装着机载雷达的航母舰载机展开了猛烈空袭,一战就击沉日军52艘、26万吨的舰船,270架飞机。美军轰炸时,联合舰队主力不在特鲁克,因为马绍尔失守后,联合舰队司令部预感到情形不妙,为了保住日帝海军最后一点血脉,提前把主要舰艇转移到了帛琉群岛。轰炸时特鲁克有第4舰队的舰船、西南方面航空兵部队、东南方面正在训练的航空兵部队以及陆军52师团主力等各色部队。服部卓四郎说,此时特鲁克有点混乱,指挥系统不一,警戒不周,飞行员没有待命,结果遭此劫难。服部卓四郎意在告诉我们,屡战屡败的日帝军队已处于作战低迷、士气低落、走向崩溃的状态下。经此一炸,日帝的特鲁克彻底陷入瘫痪,失去价值。

炸完特鲁克后,航母特混舰队一部(2个特混大队)继续北上,前去袭击马里亚纳群岛。2月22日下午时分,特混舰队被日军巡逻机发现,随即遭到日军飞机的袭击,航母舰队没有出动舰载机,只以雷达火控的高射炮对付之,顺利击退敌人的攻击,美舰无一被击中。23日晨,特混舰队的舰载机出动,空袭了关岛、提尼安岛和塞班岛。此时日军第1航空舰队(岸基航空兵)正在入驻上述诸岛,轰炸机和鱼雷机已经到了,战斗机还没有来,于是美军一战就把第1航空舰队的飞机几乎全部击毁,这个第1航空舰队没出战几乎就完蛋了。好了,现在美军的太平洋舰队可以任意驰骋,日帝的这个圈已然形同虚设。

※※※※※※※※※※※※※※※※※※※※※※※※

好了,对整个太平洋战场、整个欧洲战场1943年的胜利进军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了,胜利继续在望,胜利指日可待,1944年反法西斯盟军将加速胜利进军,将全面迅猛进军,法西斯最后崩溃的日子到来了。

fo/d�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