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1)

​​​​​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有个神秘的地方,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即崇武古城,这里有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经常说的,崇武沿海地区,就是这里啦。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2)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3)

​到了崇武,除了一睹这石头堆砌的古城壮美,感受历史的厚重,精美的石雕,让我感慨惠安人民的勤劳灵巧智慧。那唯美海岸线,沙滩礁石海浪,让我惊叹,太美了,而让我着迷的是那神秘的惠安女​​。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4)

​小时候,在建筑工地上,经常会看到有恵安女抬石头的身影,那个时候以为她们是少数民族。读书了长大后,知道她们是地道的汉族人。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5)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6)

惠安女主要分步在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惠安女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大多以渔业为主又被称为渔女。当男子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时,惠安女成了家乡生产的主力军。她们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是扎在肚脐下面。​这种服饰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惠安女都这样打扮自己,尽管她们不太清楚这种服饰是谁传承下来的,但是惠安的女人视其为美,就穿上这种约定俗成的服装了。​人们会发现惠安女服饰的色彩与样式和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她们戴上斗笠,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她们短小的上衣,特别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惠安女喜欢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从色彩上看,和云南水族的服装几乎是一样的。逢年过节妇女们都梳蝴蝶型的发式,因为蝴蝶是古代百越族崇拜的图腾,那么惠安女和古代百越族有什么关系呢?人们众说纷纭。确实是有人这样说,这种根据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在这个地区从1951之后的十几年间,发现了一些少量的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迹,在惠安女生活的大岞村的山上也曾发现一处所谓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些东西据考古分析,在两千多年前,在福建这里生活着古代百越族人。惠安女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发展过程一直是中外人类学、民俗学专家关注的课题。其来源有种种传说,尚无定论。据史料记载,清代中后期,惠东妇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长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裤。衣长、胸、腰背宽阔,下沿稍呈弧形外展,与清代流行的“大夫衫”(长式挖襟衫)类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长,故名“接袖衫”又名“卷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为的是让新娘入洞房时提起长袖以遮掩一脸羞红;过了3日,才在长袖一半处翻卷逢住固定。到了清末“接袖衫”各部分略为收缩,衣沿弧度加长,臂围宽度加阔并向外弯展,腰围处的中式纽攀减少,两个连在一起,袖口绕蓝布边。领围上刺绣图案由简变繁,领根下方形色布改为三角形。胸、背中线两侧缀做两块方形黑色、深褐色绸布,其四边各镶接一块三色形色布,改称“缀做衫”。裤子为“大折裤”又名“大筒裤”,俗称“汉装裤”。裤一般用黑色布,也有用蓝色的。裤脚宽约1.2尺,裤头约2尺,缝一道5寸的蓝色布边。其样式从清代中后期至今没有多大变化,惟质料由旧时用粗布,今天改为通用黑绸布。惠东女服饰,历来重视腰以上部分,特别以头饰最为突出,花样繁多,不同场合、不同年龄的头饰有明显区别。一百年前的清代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宽大,衣摆长至膝盖,腰间系条百褶裙,这种服装在古代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当时的裤管就很宽大,和如今的裤样相似,中国各地农村的男女都穿这种汉族人常穿的裤子,那时妇女的头上没有戴斗笠和头巾,戴的是这种重达10多公斤的头饰。出门时蒙上黑纱的,是新婚和没有生育的妇女,为了躲避见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这种黑纱只有睡觉的时候才摘下来,甚至在夫妻睡觉关灯时,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没有认出对方是自己的妻子。小时候,听大人讲,觉得不可思议。到了20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惠安女服饰的风格有一次大的变化。原来过膝的上衣下摆,逐渐缩短到臂部,但是还没有短到露出肚脐。这时妇女的头饰已变成用黑布包头,不戴花头巾,也不戴斗笠。惠安女的服饰有了更明显的变化,那是在1949年之后,她们的上衣越裁越短。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7)

​正是在艰苦的劳动中,为了遮风挡雨,惠安的妇女不得不学习其它地区的妇女,戴起了头巾和斗笠,不料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来了,成为吸引人们注目的风景线。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8)

惠安女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如今时代进步了,外界文化的影响使惠安女的着装已悄悄发生了变化。年轻的惠安女上衣不再是短到露出肚脐,裤子也不再是宽大的灯笼状,只是金斗笠和五彩缤纷的头巾依然如故,仍然有一道独特的风景。

福建民俗特技有哪些(福建民俗奇观夫妻路上遇到不相识)(9)

​新一代的惠安女,多数已上过学,接受了新思想、新事物,从落后、保守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不少的年轻妇女从渔村走向都市,经商的、从事运输的,外出打工的。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惠东女穿着慢慢地时尚化了,35岁以下的惠安女已经几乎不穿传统服饰。

到崇,现在古城门票45元,团体票要36元,有点小贵。你可以自驾,可以坐动车到泉州站,没有直接到惠安崇武古城的客运班车,可以乘202路 K1路公交到客运中心站转车。泉州客运中心站去崇武的车直达海边景区。不过下车后需再步行200米就可以到风景区。

诺干年后,这种​​服饰不知道会不会再传承下去,希望到时不要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