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母婴书上看到一个观点,感觉颇为有趣,想要马上分享给大家。

书里提到:“婴幼儿三岁以前,尽量不要与母亲分离,你们之间能否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决定了幼儿性格的底色。”

如果在此之前,孩子经常与妈妈分开,或者被妈妈忽视,长大后的性格多少都存在点缺陷。

这是为何呢?下面来给大家展开说说~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1)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小孩三岁前,离不开母亲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总觉得大家说“小孩离不开母亲”这句话是过分渲染母亲的作用,为的就是道德绑架女性回归到家庭中带娃。

可真正有了娃以后,方知此话暗藏深意。

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说:“母婴关系往往是一个人的命运雏形,这个很难改变。”

尤其是孩子幼年时期,他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将决定其未来的人生走向。很多长大后行为不端或者是心理有障碍(缺陷)的小孩,幼年时的母子关系多半存在问题。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2)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谈,当初养育大宝时,一心想要闯出事业,孩子才六个月大,我便狠心断奶,把她丢给公婆带。

小孩每天在家哭得撕心裂肺,我虽然心疼,但却总觉得这是她必经的过程,等到长大一点就好了,这个地球没有谁离不开谁。

果不其然,经过大半年的磨合,大宝似乎已经适应了我的“离开”,每天在家不哭不闹。我当时还窃喜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结果后面发现了问题,孩子似乎总是缺乏安全感,他每天睡觉手里都得握着小时候的口水巾,一拿开就会立马醒过来。而且每晚要开着灯睡觉,怕黑、怕高又怕水。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3)

起初我还不懂为何他会成如此这般模样,直到后面看过很多儿童心理学的书,跟不少专家打过交道,才发现他的恐惧,可能就是源自我当初的“离开”。

“共生关系” “依恋关系”,是孩子安全感的源泉

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就提出:在孩子六个月以前,她与母亲是“共生”在一起的,即小孩与妈妈就像藤蔓缠绕,共为一体,不分你我。

其中,孩子是依附着母亲成长,母亲给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为其遮挡风雨,在孩子身体不适或者恐惧难受时,给予其及时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爱。

“共生关系”得到满足后,孩子与母亲之间便会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4)

心理学家们认为,婴儿的依恋关系,通常是在三岁以前与母亲建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爱、温暖和喜悦,你们之间的情感羁绊,让孩子信任这个陌生的世界,并勇敢地向外探索。

可一旦错过了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孩子之后往往就难以与母亲亲近了,并且心理上也可能留下难以治愈的阴影。

所以从上面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妈妈在三岁前与孩子亲近起来是很重要的,在此期间如果被忽视,可能就会影响其个性的发育。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5)

三岁前被妈妈忽视,孩子长大后有以下心理特征

1、最典型的表现:自卑又软弱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幼年时期,孩子经常被母亲忽视,他们的“共生需求”没能得到满足,会令小孩感到焦虑、恐惧,抑或生出无力之感。

长期下去,孩子的内心便会没有安全感,性格变得自卑又软弱。

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被爱着,以及这个世界能否值得信任。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带过娃的母亲,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只要察觉到母亲不在身边,闻不到熟悉的气味,便会开始急躁地哭起来。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6)

在幼儿的世界中,在母亲离开的那一刻,他会感觉自己被抛弃,因此心生恐惧之情,甚至对外面的世界产生怀疑。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就会令孩子们个性敏感又自卑。

2、对未来的影响:心理防线重,难与人亲近

从小与母亲之间不够亲近的小孩,心底往往存在匮乏感。

以至于他们未来和别人寻求“共生关系”或者“依恋关系”时,总是会出现种种问题。

例如——

A:出现“回避型依恋”

当他感觉到对方侵入自己的边界,便会涌现出自我保护意识,拉响心理警报,想尽办法躲着别人,不让对方再靠近一步。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7)

明明他们也渴望与人亲近,向往友情和爱情,但是总有一堵墙横亘在其间,难以逾越。

B:再者就是“掌控欲过强”

这就是另一种极端表现,因为从小生活在可能会失去母亲的阴影中,导致孩子们内心时刻处于恐慌的状态。

为了避免灾难重演,所以他与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在一段关系中拿到“掌控者”的角色,过分干涉对方的生活,希望对方不要离开(背叛)自己,以此来获取安全感,结果反而把对方越推越远。

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他们难与人亲近起来,内心异常痛苦。

从小叛逆的的小男孩是如何改变的(3岁以前被妈妈忽视的小孩)(8)

【总结】

心理上的发展很多都是不可逆的,我们常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没有办法推倒重来,作为父母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足孩子足够的陪伴。

你把孩子养好了,就相当于赚到了钱。

最后也想对已经受到伤害的小孩来说,如果原生家庭带给你伤痛,要不自己学会改变,逐步独立和成长,享受生命中那些孤独的时刻。

要不就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来让自己摆脱旧日的阴影,过程虽然有些难熬,但还在风雨之后总是伴随着彩虹,你们的未来终究要交付到自己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