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 编辑 :王云峰

磁县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

磁县[ci xian]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县人民政府驻磁州,北距省会石家庄186公里。东与临漳、成安两县毗邻,北与邯郸县、峰峰矿区、武安市交界,西与涉县接壤,南与河南省安阳县、林州市隔漳河相望。面积695平方公里,人口48万。辖磁州、、白土、黄沙、观台、讲武城、岳城6镇,北贾壁、陶泉、路村营、都党、时村营5乡,258个行政村。为邯郸市辖县。

滏阳河风光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2)

县城一角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3)

地名语词文化

“磁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

磁县之名源于磁州。“磁”字由“慈”、“礠”所演变。隋开皇十年(590年)始置慈州,因州治滏阳县(今磁县)城西90里有磁山出磁石,并在州治集散,故名。唐永泰元年(765年),因与河东慈州重名,故将“慈”字加“石”旁改为“礠州”。宋政和三年(1113年)始改“礠州”为“磁州”。1913年降磁州为磁县,沿用至今。“慈”、“礠”、“磁”,字形不同,但音同,义同,有“三字古通用”之说,最初皆以境内出磁石,因取为名。是为“磁县”命名理据源渊。

睡美人山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4)

磁州窑博物馆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5)

县境春秋为晋地。战国归赵。秦属邯郸郡。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梁期县,属魏郡。三国魏省县,黄初三年(222年)置临水县,治临水镇(今属峰峰矿区)属广平郡。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析置滏阳县治今县城并为成安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慈州(即唐慈州、宋磁州),治滏阳县(今磁县),领滏阳、临水二县。唐临水县改称昭义县,五代梁改称昭德县。宋昭德县省入滏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滏阳县省入磁州,属河南彰德府。1913年降磁州为磁县,属直隶省冀南“大名”道,1928年直属于河北省。1949年属邯郸专区。1958年临漳、成安二县并入。1960年属邯郸市。1961年复属邯郸专区(1968年改地区),成安、临漳二县析出,复原建置。1993年邯郸地市合并后属邯郸市。

磁县城标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6)

远古时期磁县就有人类活动,决定了域内地名具有古老的显著特征。据全县354个自然村考证,建村2000年以上的40个(其中商代3个、战国21个、汉代16个),占12%。建村2000年以下1000年以上的80个(其中三国时23个、宋代35个)占24%。建村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的144个(仅明代就有135个),占43%。建村5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68个(清代67个),占20%。

溢泉湖度假村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7)

磁县自古交通和经济发达,环境优越,四方迁入移民较多,并是兵家要地。决定了地名命名和采词大都与这些因素有关的特点和规律。据全县354个自然村统计,以自然地理特征、姓氏和驻军有关的事或物命名的有238个,占67%。其中以自然地理特征而得名的96个,占27%,多以沟、岭、岗、峧、河作通名;以姓氏得名的82个,占23%;以驻军有关的事或物而得名的60 个,占17%,多以营、屯、城作通名。

受方言影响,磁县地名用字也有一些特殊读音。如前港的“港”读作“jiāng”,洛子的“子”读作”de”, 彗谷的“彗”读作“sáo”。

磁州窑广场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8)

地名实体文化

一、历史文化

(一)历史渊源

根据潘旺等多处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正实,早在6500年前磁县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鱼猎业与种植业。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磁州窑名传于世。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二)文物古迹

磁县文物古迹多而全,从100万年前的中新世到近代,各个时期多有遗存,如古生物化石,古道路、古遗址、古城池、古寺庙、古窑址、古墓群、古桥梁闸涵等一应俱全,仅列入保护级的就有130多处,其中国保2处,省保4处,市保20余处。磁县出土的文物颇丰,为文物大县,仅在磁县文物馆收藏的文物就有1.4万件。其中一级文物42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158件。磁县的文物曾送日本和美国交流展览。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两次报道了磁县文物。

黑龙洞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9)

观台镇全景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0)

薰衣草公园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1)

1.磁州窑遗址。在县城西彭城(今属峰峰矿区)及城西南观台一带,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发现18处。出土过远古及历代大量陶器等文物。磁州窑的制瓷业影响深远,传播之泛,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南方各地。邯郸磁州窑和陕西扒村、河南鹤壁、山东淄博等地的瓷窑统称为磁州窑系,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称。磁州陶瓷生产发展至今从未间断,数千年久盛不衰。目前,其产品不仅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和全国各大宾馆,而且远销亚、非、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7300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以开始大量制作陶器。到宋代,磁州窑的风格正式形成并开始著称于世。不论是装饰技艺,还是品种和产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后在元、明、清各代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此设立官窑。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官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史籍里还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描述。磁州窑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新纪元,为宋及以后青花与五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对日本、朝鲜等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磁州窑的历代产品成为国内外所珍惜的佳品。

2.古城遗址。有磁州城、讲武城、界侯城、岳城、九龙口五处古城遗址。讲武城,位于县城南20华里处,漳河北岸。这里在古代是南达郑卫,北通燕赵的交通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讲武城,民间传言为三国曹操讲武之地。但经考证时代还要久远,城内曾发现过不少绳纹简瓦和板瓦、豆把、灌、盒等,从遗物上看是战国古城。经发掘,上层为东汉层,下层为战国层,个别地方还有较晚的文化层。讲武城,现城墙尚存920米,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北朝墓群。在县城西南讲武城一带。是东魏、北齐皇陵区。为国家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墓共有134座。其中主要有兰陵王(兰陵王面具已拍成电视剧)、天子冢、高润墓、茹茹公主墓等,已发掘5处。

炉峰山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2)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3)

兰陵王墓。在磁县城南刘庄村东。是北齐兰陵王高肃墓。北有封土,南有碑亭。碑高4.21米,宽1.28米,厚0.33米。证面篆刻:齐故假黄钺太史太尉公陵忠武王碑。兰陵王貌美且武艺高强,每与敌作战必戴狰狞面具,今敌胆寒,战功卓著。将士为歌颂他,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这曲子在我国早已失传,唐朝时由僧人佛哲传到日本,在唐招提寺内保存至今。日本人民很喜欢着个曲子,每当有重大节目都演奏此曲。1986年,磁县文物东渡日本参加黄河文明史展览,文物工作人员从日本找回《兰陵王入阵曲》和兰陵王面具照片。随着对“兰陵王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在新的时代,“兰陵王”又一次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在日本,“兰陵王研究”已成为一个学术课题。1992年9月,日本夸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率雅乐代表团“南部乐社”一行60余人,远涉重洋,专程来到磁县兰陵王墓地进行“拜谒”,并盛装表演了《兰陵王入阵曲》歌舞。由此为始,兰陵王墓地每年都迎来一拨来自东瀛的学术参拜团体。

南关明代石桥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4)

茹茹公主墓。在县城南大冢营村北。据出土墓志记载,这是北朝东魏丞相高欢之子(后为北齐武成皇帝)高湛之妻、谙罗辰可汗之女茹茹公主墓。卒葬于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墓道两侧各有长达21米的彩色壁画。出土各种陶俑1056件及一些陶马、陶驼和金器(其中有两枚罗马金币,一枚是阿那斯特斯一世时铸造,另一枚是查士厂一世所造),是发掘古墓中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这座墓的壁画,是东魏画迹的首次重大发现。

高润墓。在县城城西东槐树村北。高润为北齐皇族,其墓志记载;“北齐故持中假黄越左丞相文昭王高润之墓,葬于武平七年。”高润墓为瓠筑单室墓,平面方形,南北6.4米,东西6.45米。出土文物中有彩绘佣361件,墓室四壁有彩色壁画,北壁壁画保存较好。在宽约6米、残高2.8米的壁画上,画着一副举衰图,中央画墓主人坐在帐中,头戴折上巾,身着直裙便服,眯着双眼。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墓主人即将瞑目去世的情态。帐子两旁,是两组男女待从忧戚举衰的场面,每组6人。墓室壁画以墨线勾出轮廓,再填以朱、青、黄、紫等色彩。人物的面目及帐子的垂幔,采用晕染法,衣着的色彩采用平涂。东壁壁画残缺不全,绘有侍者一、车篷一、羽旌二,华盖一。车前侍者执鞭为导。此幅壁画似为乘坐牛车的出行图,比较少见。高润墓壁画的发现,有着重要的价值,它鲜明地展示了北齐时代的绘画面貌和独特风格,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页空白。

凤凰山景区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5)

4.城隍庙。在县城内。为邯郸市境内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明代单体建筑。其建筑形式为九脊歇山琉璃瓦顶,全部为木质结构。面阔五间,长20米,进深三间,宽10米,九檩八椽,20根朱红漆柱,两山侧檐中间用小住二斗拱承载,前后檐除柱头、转角外,有明次间两垛、稍间一垛,两山的补山一垛,为六铺作三下昂重拱斗心造,结构科学,雕刻精细。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响堂山石窟。在县城西30华里的鼓山之上。分南北两处,分别称南响堂石窟和北响堂石窟,两处石窟相距30华里。响堂山石窟始建于北齐(550——577年)。之后,隋、唐、宋、明各代皆有续凿。南响堂石窟共有7座,楼式开凿,下层2座,上层5座,造像3600多尊。北响堂石窟有9座,其中最大的佛洞宽13.3米,深12.5米,高11米多,正面坐佛高为3.3米,方柱右面本尊高为5米。其规模可与龙门窦阳洞相比拟。其雕刻造型生动,血肉丰满,美观大方,突出展示了我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成就,为北齐最为精美的艺术作品。

荷兰山庄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6)

6.南北古道。磁县有南北古道、西方古道、东方古道。据《河北省三十年来考古工作》记载,南北古道为磁县至北京,贯穿河南、河北与辽宁的一条南北通道。在新石器时代仅为驮行道。商汤七世祖王亥,曾由当时的殷(今安阳)驱牛车北上到有易(今保定易县一带),进行长途商业运输。其北上路线经磁县等地到达易县,此为古代的南北车马大道。以后商王朝用兵征伐方国,部落纳贡,信使往来,贸易活动,其路线都经此南北大道。至诸侯割据之时,此道是联系燕、赵、魏3国的主要道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经此道巡行碣石。清朝定都北京,南北古道称为官道,成为通往南方各省的必经之路,北自邯郸入境,南渡漳河出境,磁县境内全长42.5公里。所有宫廷公文之传递、仕官之往还、南方各省的贡品运送均经此官道。对研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美丽的磁州窑广场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7)

(三)历史事件

昔人云:“河北视天下如珠玑,天下视河北犹四肢”。磁县是河北的南大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之交通要冲,特有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许多战事:如赵简子于此筑城敌强秦、赵武灵王改穿胡服在贺兰山演习骑射、刘秀较兵击王郎、曹操智引滏水败袁军、北魏滏口之战、隋末苍嵬山之战、唐平卢子期叛乱、宗泽磁州抗金兵等。现代以来在这块热土上曾发生了五一暴动、插镂应差、六合沟煤矿7000人示威声援上海“五卅”大罢工爱国运动、彭城小车工人大罢工、减租斗争7000人大会、解放磁县战役和平汉战役等。同时使磁县人民难忘的日伪暴行,粮斗庄惨案、曲沟惨案、白家庄惨案也发生在这里。

1.宗泽抗金。宋时,磁州贺兰山一带成为宋金交兵的战场。宋将宗泽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抗击金兵。他缮城壁、浚隍池、治兵器、募豪杰,使磁州成为河北抗金的重要堡垒。金兵南进至贺兰山一带,宗泽遣兵拒之。金兵无法取胜,只得绕过磁、相二州,但又恐宗泽蹑其后,分遣兵力返攻磁州。宗泽出城亲自督战,命壮士以神臂弓射之,矢石如雨。金兵退去。此时,宗泽大开战门,纵兵乘势追击,重创金军,取得胜利。直至京师开封陷落后,又坚持抗金达一年零七个月,使磁州成为河北坚持抗金最久,陷落最晚的英雄城镇之一。

明代西闸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8)

2.平汉(邯郸)战役。1945年10月在磁县境内爆发。国民党第十一战区三十军、四十军及新编第八军4.5万人,由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率领,从河南新乡沿平汉铁路线向晋冀鲁豫解放区大举进犯,直逼磁县、邯郸。八路军由刘伯承、邓小平率一、二、三纵队、太行部队、冀鲁豫、冀南、太行军区主力部队迎头痛击,展开激战。整个战役从10月22日至11月2日,历时10天,歼敌两个军,俘马法五及以下官兵1.7万人,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高树勋率新八军和一个纵队在磁县马头镇战场起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全国影响佷大。此次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的一次著名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内战阴谋。

三台遗址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19)

(四)历代人物

蕴太行之灵秀,沐漳滏之泽润,磁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志士不乏其人。仅载入县志就有162人。这些出生或曾战斗在磁县的古今名人中有:受任于危难而不辱使命的战国名相蔺相如(其墓在南城乡姜村);屡建奇功、貌美无双的北齐名将高肃(兰陵王);顺从民意为官清正的唐天官员外郎李杰、礼部尚书崔玄亮、采访使崔珏(死后奉为主幽冥之神)、元户部尚书马煦;驰名古今的金代“三坛盟主”(诗、书、画)礼部尚书赵秉文:“从知捧日丹心在,无奈凌霜白发河”的明翰林学士蔺从善:“学有建树双进士,勤政为民父与子”的明代纪杰与纪纯;维护国家统一,抵制外族侵略的名将宋代岳飞、宗泽、明代王邦植;文武兼备,政绩卓著的兵部尚书张镜心;集书法、诗人于一身的清代内阁学士张榕端;治学从教培育人才的近代人物陈继虞、王纯儒;刀架脖子不折腰誓死不为日军做事的志士白辑五;全国最早的党员之一在磁县创立第一个共产党小组的革命先人王子清;组织暴动、起义与敌英勇斗争,威震敌胆的革命斗士李巨川、阎绍轲、田裕民、纪德贵、宗具臣等;为民族解放事业血洒磁州大地的革命先烈唐寿山、孙仁、杨三朝、段计雷等;被陈赓将军誉为“越狱大王”的忠诚的共产党主义战士王维纲;变卖全部家产、扩建抗日武装2000人的韩永梅,被邓小平称为“是一个立了大功的人”;曾代表战区调停鹿仲麟部与八路军之间的摩擦,并在南京发起个100名国民党将领到中山陵哭灵爱国运动的国民党第一战区高参申鸿升;在著名的陈庄战斗中击毙了日军指挥官水源义雄少将,创抗战以来首次击毙日军将领级的先例,受到过周恩来总理接见和称赞的王佑民;只身活捉了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康泽,荣获特等功的炮兵团政委要秉仁;创建了磁县怀调剧团的陈永现;写出了《党啊,亲爱的妈妈》由歌唱家殷秀梅演唱传遍大江南北的作者贡爱书;主编《德汉农业词典》的北京大学教授张爱民;身居高位呕心沥血的老一辈革命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华、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李琦等。

北响堂寺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20)

二、地理文化

(一)地理特征

磁县位于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带接界部位,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西部最高点炉峰山海拔1087.6米,东部最低点屯庄海拔57米。有漳河、滏阳河、牤牛河穿过境内。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2ºC,无霜期196天。土壤多为褐土。有煤、铁、铝矾土、石英石、红粘土等矿藏。

(二)经济概况

磁县矿藏丰富,采矿业主要有5个大型煤矿和石灰石、瓷土、硅石、大理石、膨润土、红砂土、锰、铁矿等。以烟煤、焦炭、化工为龙头,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等各类工业企业4100余家。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杂粮和蔬菜为主。县城东南郊有“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园区”。京广铁路、邯济铁路、邯磁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磁峰路、马峰路、邯峰路纵横境内,乡间公路村村通,为城乡经济融通铺平了道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磁州粮油市场(为冀南第一大市场)、磁州新市场、磁州商都三大市场。“磁州童装”闻名全国。土特名产颇多。闻名的有磁州大米、白莲藕、磁州酒和吸水石盆景。磁州大米色泽洁白,晶莹剔透,馥香四溢,粘甜可口,经历史上曾作为贡品收入宫廷,并有农民巧建晋祠娘娘庙抗贡米的传说流传至今。白莲藕白净、粗长、皮薄,口感脆嫩、无渣,很受人们喜爱,行销外省各地。具有北方小茅台之称的磁州酒,醇和绵甜,回香悠长,是河北省目前唯一的酱香型白酒。吸水石盆景为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苔藓虫“化石雕成,精美可人,行销日本、美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全国旅游产品纪念奖。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立足改革,开放主线,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实现宽裕型小康,建好冀南大门“。

岳城水库坝下风光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21)

(三)地理景观

磁县地形独特, 地形地貌在这里都能表现出来,风景名胜众多。古有八大景;炉峰朝霭、响堂晚钟、台城烟柳、官路荷风、龙洞珠泉、贺兰积雪、漳渡晴澜、滏桥秋月。现又开辟了龙洞沟、龙凤山、漳河三峡、亚洲第一人工坝岳城水库、溢泉湖等景区景点近40个。

1.炉峰山景区。在西部陶泉乡。炉峰山海拔1087.6米,是县境界最高峰,因形如香炉,故名。此山四壁陡峭险峻,原始森林茂密,景点众多远近闻名,索有“小泰山“之称。上山登南面石梯小道,经南天门方可到达顶峰。山顶东西长,南北窄,呈长方形,面积约3亩。峰顶东有小井沟,西有跃鱼池,南有象蛇岭,北有两盘岭,另有无梁殿、八角庙、白龙洞、2300多年的青榆树等多处景点。天气晴朗时,站在山巅极目远眺,群山皆列于脚下,漳河像一条银带蜿蜓东去。在旭日东升之际,烟雾缭绕,瞬息万变,使人疑入天上仙国,今人心旷神怡,这便是闻名四方的“磁州八景”之一“炉峰朝霭”,奇景宜人。还生长有柴胡、知母等上百种药材,是磁县一大天然宝库。

2.漳河三峡景区。在西部白土镇。为漳河流经太行山间形成的峡谷,自东向西分别为吴家峡、皇岩峡、马鞍峡,全长20公里。河水时而湍流飞泻,时而清澈见底,卵石粒粒可数。鱼虾成群,水草丰盛。群山挺拔俊秀,山间白云缭绕。刘秀岩洞、神牛峰等景点点缀其间。在皇岩峡高耸入云的山腰间有一个洞常年往外流红水,人称箭眼。其称源于民间传说:王莽追赶刘秀时,刘秀被山神保护,王莽(实为王郎,但民间皆传为王莽)用箭射中刘秀,这里的红水即是刘秀伤口流出的血水。在马鞍峡可以看到邯郸人民在高山绝壁之上开凿出的能与红旗媲美的人造天河——跃峰渠。峡谷两岸物产富饶:千亩稻田香飘两岸,一派北国江南风光。牛羊城群,嬉戏其间,各种野果、野味漫山遍野,俯拾皆是。山村农舍依山傍水,水磨石碾别具一格,古风盎然,使游人能领略到北国江南风情。

鼓楼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22)

三、乡土文化

(一)民俗风情

磁县的乡土文化古今结合,兼容并蓄,积淀深厚。民俗风情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但仍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保留下来。如正月初五送穷灰,这一天的傍晚,家家户户都要用一箩筐盛上煤灰,放上一个废笤帚送到村外倒掉,边走边念道“穷去吧”,然后再灰堆之上点三支香,叩头、放鞭炮,回来时念道“福来吧”。意为吧“穷气”送走,迎来新的一年的“福气”。正月二十四添仓,家家户户都用面蒸一些糕团,形似动物,形状有长有园,上面按一些豆子作眼睛和嘴,活灵活现,名为仓。早起把粮仓的盖揭开,往里放仓,一个门敦上放两个,一长一园(一公一母),并且烧香、叩头以祭祀。

(二)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形式众多,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花会和怀调、洛子等戏剧共有十几种。其中抬阁最负盛名。抬阁,是一种伪装艺术。它用木桌、铁拐架、日常用品等作为道具,挑选男童作为演员,通过绑扎、伪装、美化、造型,在高高的铁架上造出一个个惊险奇绝、栩栩如生的艺术情节和人物形象,令人惊叹不已。表演时场面壮观。常常是主架耸入云霄,前面旗鼓开道,左右武士擎护,周围辅以皇杠、跑驴、旱船、彩帷、高跷、坐豁等十几种娱乐形式,气氛红火炽烈观众常常是如山如潮,水泄不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抬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色。《闹书房》、《战洪洲》、《白莲花》、《追鱼》等成为保留的传统剧目。同时又创作了《甜蜜的事业》、《种葡萄专业户》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节目,为抬阁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溢泉湖风光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23)

漳河三峡风景

磁县的风景名胜简介(千年古县磁县)(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