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最早出现在《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其大概意思就是“清除国君身旁的乱臣贼子、奸邪小人”。
中国古代发生过很多次清君侧,真正成功的只有一次,而大多数的清君侧都只不过是为了造反所找的一个借口。接下来给大家讲几个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著名清君侧的故事。
公元前154年,汉朝,因为诸侯国的实力壮大,加上对权利的欲望,诸侯国开始不听中央政权的命令,各自拥兵自重,转自一方。到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诸侯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七国之乱的源头,文景之治中的代表人物御史大夫——晁错。
晁错与汉景帝刘启开始谋划削藩,打击诸侯国势力,景帝二年,先上表了《削藩策》,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削藩手段,先后打击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正在汉景帝兴致勃勃的打算干掉吴王刘濞的时候,削藩的命令还没到达吴国的时候,吴王就联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聚众30万余人,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最后的结局呢是“清”的一方七王皆死,而“侧”的晁错也被汉景帝下令腰斩,让人惋惜。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发生了矛盾的激化,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大军,其中精锐唐朝正规军已达到15万,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意图以讨之名举兵叛唐。
影视角色
唐朝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数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叛军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杀到洛阳,又在潼关打败了大将歌舒翰,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称“大燕皇帝”改号圣武。
唐玄宗逃到马嵬坡,六军将士悲愤之下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缢杀杨贵妃,旋即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是为唐肃宗。次年命郭子仪与李光弼进军河北,于常山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马嵬坡之变
而这边安禄山却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自立为帝,改年号载初,还没坐几天皇位,安庆绪又被史思明赶走,后又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称“大燕皇帝”,上元二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总结一下就是安禄山造反,被自己儿子杀了,然后自己的儿子被自己朋友杀了,最后安禄山的朋友又被自己的儿子所杀结束,真的是绕啊。
主角总是要最后登场的,看完了前面的反面教材,最后来看一下历史上唯一一位成功的清君侧人物——朱棣。
朱棣
说到历史的靖难之役,其源头在朱元璋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允炆,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建文帝即位时,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朱允炆对这些皇叔们忧心忡忡。藩王势力如此做大,建文帝便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削藩之事,从洪武三十一年开始先削周王朱橚,后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终于要对燕王动手了,朱允炆为了防止燕王造反,先调走了燕王的军队,又派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朱棣知道难逃此劫,先后装病装疯,瞒过朱允炆,赢得了准备时间,后被王府长史葛诚叛变,让朱允炆发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本来双方的实力根本不成正比,奈何朱允炆这边被他的祖父朱元璋当年杀的无人可用,只能请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出证,率军13万伐燕,起初攻占势如破竹,可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饮酒作乐之机发起总攻,大破南军主力部队。
朱允炆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这是朱允炆做的第一件错事,也直接导致了整个战场的胜负,因为李景隆本身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根本就不会打仗,就在李景隆连出昏招吃败仗的时候,朱棣先后收服了朱权的大宁军,从蒙古来降的军队,不断扩大自我,于白河沟决战中打败了李景隆,而李景隆手握六十万大军居然惨败,真是让人无语。
朱棣一路打到济南,由于李景隆严重失职,朱允炆撤换李景隆,任命盛庸,铁铉出击朱棣,二人大败燕军,收复德州。接下来盛庸又一次次打败了朱棣的军队,在东昌之战中,本来已经胜券在握,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使将士们不敢对朱棣动武,又使朱棣逃跑。
东昌之败之后,朱棣以此为耻,与道衍和尚姚广孝商议对策。道衍强烈支持朱棣再次出兵,于是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初九日,朱棣祭阵亡将士,并脱下袍子烧掉,激励军士。二月十六日,朱棣再次出师。此次出兵仿佛如有神助,只要一打仗就刮起怪风,这风帮助朱棣打败了盛庸,燕军大胜。
建文三年(1401年)冬,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临江一决。经过一系列战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
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清君侧成功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