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破40万亿2023年海关将全力以赴促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核心阅读
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克服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挑战,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规模再上新台阶,质量稳步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比2021年增长7.7%。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1月27日上午,随着一声鸣笛,满载着生活用品、工业机械品的中欧班列经海关监管后从浙江金华南站驶出,这是春节假期中欧班列金华平台开出的第7列班列。整个假期,杭州海关所属金华海关累计监管保障驶向中亚五国、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中欧班列7列、验放出口货物740标箱。
春节不打烊,各地海关开启了兔年促外贸保稳提质的新征程。
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克服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挑战,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规模再上新台阶,质量稳步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比2021年增长7.7%。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过往成绩已成历史。2023年,海关总署提出新要求,全国海关要继续坚决落实中央稳住经济大盘政策措施,在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份额、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三个方面发力,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全力以赴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北京外贸增长居全国首位
“马科长,我们有一批4700多株多肉植物急需出口国外,还请多指导帮助。”近日,北京海关所属顺义海关接到北京飞天苑花卉销售中心打来的求助电话。“别着急,我们马上为您办理!”放下电话,该关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查检工作,仅在两个小时内就出具了植物检疫证书,有效保障了出口植物顺利通关。
为助力出口种苗顺利拿到走出国门的“通行证”,顺义海关在事前环节落实“首问负责制”,建立“一对一”联络机制,实现沟通“零距离”,特别是结合国外官方检疫要求实地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帮扶企业完善植物疫情防控管理,强化自检自控能力;在事中环节,提供“7×24”全天候咨询,开启应急处置“绿色通道”,做到“零延时”“通得快”;在事后环节,重点对出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核查,扎实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强化出口企业生物安全意识。
2022年,北京海关出台28项举措,全力助推北京外贸保稳提质。天竺综保区全域封关验收,大兴机场综保区正式运营,4项创新举措入选“两区”建设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北京地区参与企业2727家,实现“即提即离、即装即走”。实施营商环境百日攻坚、窗口作风百日提升、海关政策进万家“三大行动”,企业咨询办结率、满意率双100%。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动汽车、会展等产业提供量体裁衣式海关服务,完善服务包、联络员等制度,产业外贸优势明显。
记者了解到,2022年,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值3.64万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19.7%,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19.9%,居全国第1位。北京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5.53小时、0.57小时,创历史最好水平。
关注诉求保通保畅稳外贸
1月25日,一批自土耳其进口的板材等生产原材料搭乘TK72航班飞抵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第一时间对货物进行监卸,确保货物快速通关。
为保障物流链供应链顺畅,广州海关密切关注关区外贸发展态势和企业诉求,2022年以来先后5轮制定实施97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打造安全稳定的口岸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近年来企业进出口货物紧急通关情况屡见不鲜,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广州海关针对生鲜易腐农食产品、粮食、能源、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化工原料等企业急需货物通关需求,深入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改革,深化开展“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改革试点,为企业提供更多适合不同业务特点的通关模式,同时实施查检“绿色通道”、关键环节效率管理、优化口岸查验等一揽子措施,最大限度提升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2022年12月,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19.29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62小时。
深圳海关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推出21项重点工作措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关区物流一体化改革,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及卡口系统联动,通关手续一次办理,实现深圳海陆空各口岸间以及与特殊区域、场站间海关监管货物双向24小时畅顺流动,构建多式联运网络通道体系,2022年共开通调拨线路16条,完成调拨货物4500标箱,货值约18亿元。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海关总署批准的全国第一个、目前唯一一个地方版的深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
据海关统计,2022年,深圳市外贸进出口3.6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3.7%,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19万亿元,规模连续第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增长13.9%。
助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近日,在南京海关所属连云港海关的监管下,1000余台出口车辆通过“抵港直装”模式驶入滚装货轮,即将出口至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海关的‘抵港直装’作业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大便利,汽车集港出口最短可压缩至1天,效率提升70%以上。”连云港东方港务分公司市场营销中心主任刘洪海介绍说,2022年,港口接到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订单增长迅猛,全年出口车辆首次突破20万台,创历史新高。
据南京海关统计,2022年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13.1%,连续7年保持增长。
在作为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的南京,江苏苏美达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向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申报以一体化通关方式出口一批电动二手汽车。该批汽车以公路运输方式从新疆塔城口岸运往乌兹别克斯坦,从货物申报到海关放行,全程用时不到1天。“金陵海关了解到我们国外客户催货急,便主动与口岸海关沟通,保障了我们应急通关需求。同时,预先审核商业单据单证、出口许可证及车辆行驶证书等材料,大大提高通关效率。”公司国际贸易部总经理钱有文说。
“我们与地方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企业制定‘属地申报、多地提车、直通港口、口岸验放’一体化通关方案,实现了‘管得住、通得快’。”金陵海关驻江北办事处副主任康政介绍说。
空运也是江苏立体交通网络中重要的“一极”。“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及维修业务,部分货物通过空运渠道出口,对于通关时效需求较高。在昆山综合保税区物流新模式下,未命中查验的货物放行时间由1小时缩短到2分钟,物流成本随之降低,有助于我们提高竞争力。”世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物流部副经理李苏说。
为满足企业通关需求,助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昆山海关依托“制度 科技”双轮驱动,设计“一区多片、片区直通”的物流流通模式,并运用VR眼镜、5G移动终端等可视化设备,开展“视频监控 远程交互”实时联动验核,实现货物即报即检、快速出区。
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进出口13.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4%,高出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
帮扶新能源产品走出国门
连日来,在青岛海关所属即墨海关办结通关监管手续后,青岛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2000套家用储能太阳能系统和10台户储一体机陆续发往尼日利亚和德国市场。
青岛乾程是一家数字能源科技公司,主要研发生产智能电表、水表等能源计量设备。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企业就想瞄准新能源储能产业开发设计产品,而海外市场对这一领域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也让企业嗅到了新的商机。2022年10月,针对非洲部分地区电价高、电量不稳定等实际情况,企业设计研发了电池控制单元,并获得了第一笔2000套储能项目的出口订单。
储能设备中含有锂电池,属于危险货物,出口须满足相关国际规范要求,但企业并不熟悉锂电池发运要求。“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为产品定制了一批外包装准备装箱,但在海关关员来调研讲解危险货物发运要求时,才发现产品包装不符合要求,无法申请相关资质材料。”公司交付中心总监李吉林说,“那时已离交付日期很近了,没有这些材料,就订不上危险货物专用舱位,延期交货就会影响企业信誉。”
针对企业实际,即墨海关安排专业人员帮助企业梳理国际危险品进出口相关规定,第一时间帮其联系当地有资质的生产企业加急生产新的产品包装,最终企业顺利取得相关资质材料,产品如期发运交付。有了首次出口的经验,出口德国的10台户储一体机也顺利发运。
“这次的顺利出口,意味着我们的新能源储能业务实现了零的突破,预计2023年新能源储能业务可为公司带来1个亿的出口增幅。”李吉林欣喜地说。
据青岛海关统计,2022年山东省共出口绿色低碳产品65.9亿元,同比增长76.7%。(蔡岩红)
(法治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