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江绪林老师的豆瓣主页下面点燃了一颗蜡烛图标,接着,好几位同学为他留言悼念,寄托哀思。这一天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5年忌日。
5年前,江绪林老师在网上留下只言片语的“遗书”便匆匆告别了人世。2021年,江老师的微信朋友圈消失了,里面的所有内容烟消云散。
在互联网上,逝者留下的账号不计其数,每个账号后面或是一段鲜活的生命历程,亦或是逝者生前精神思维。然而这些账号,有的被家人继承或管理,但大多数却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甚至还有一些被盗号后,从此变成了另一个人。
有网友讲述其与母亲账号的故事
账号被盗 逝去老师的朋友圈只剩下一条横线
“海舟”是江绪林老师的学生之一,他记得江老师去世后的追悼会上,来了很多人,“我被当时的场面所震撼,有这么多人自发来送别江老师最后一程,大概是因为很多人被江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海舟”所提到的人格魅力,是江绪林老师对学问的单纯追求。他说:大家上学的时候,追求的是绩点和学历,但江老师是个纯粹的学者,把情感寄托在学问之中。后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学术问题的时候,就会想起江老师,所幸微博和豆瓣上保存了江老师的账号,在忌日或者想念江老师的时候,大家都会到网上留言纪念,或者打开江老师的朋友圈,看看江老师以前的人生感悟或者哲学思想。
主持江绪林老师追悼会的刘擎老师每年都会在江老师的忌日在微信上发上四个字“来看看你”,他觉得,这种怀念应该是私密的事情,所以他选择给江老师发微信,但今年他却不能这样做了,只能到微博上跟同学们一起发在公开场合。
原因是,江老师的微信账号没有了。
四个月前,一位同学突然发现,江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没有了。这位同学很惊讶,她更新了江老师的微信状态后发现,江老师微信的头像已经变成了一个粉色的小熊,名字也改成了“小玉”,地点在黑龙江哈尔滨。
这位同学将信息发到了江老师的学生群里,有同学试图加“小玉”好友了解情况,让她显示内容可见,不要删微信朋友圈的东西。当微信朋友圈内容显示可见后,江老师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个女生对这镜子的自拍照。
后来,“小玉”发了朋友圈说:这个微信号是我申请过来的,我不知道主人过世了,实在不好意思。随后,她拉黑了江老师的同学。
有同学找到了微信官方,得到的答复是,江老师的账号长期不登录,被人盗号,微信将使用者信息同步给网警,同时对账号进行了封锁。
后来,江老师的微信朋友圈,就变成了一条“横线”。
好在,江老师在网络上的作品早已经有同事和同学负责整理。目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崇明老师以及江老师的部分学生正在寻求将作品出版,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是来自江老师在网络上发表的札记、读书笔记。
崇明老师说,江老师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心情感悟好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江老师的思想,是很宝贵的材料。“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但网络不会取代纸质媒体,我们希望通过出版文集的方式,让人们继续从江绪林老师的思考中获益。”
母亲替故去儿子打理账号 粉丝:那已经成了另一个人
“在他离开的第29天,我们努力帮他完成留下的最后一个心愿——出书”这是程浩去世后,其微博上更新的第二篇更新,更新者是程浩的母亲,在此之前的上一篇更新,则是这位母亲向网友公布了儿子离开人世的消息。
程浩去世已经快8年了,当年让他火爆网络的知乎回答:“你觉得自己NB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仍旧有人留言。这段回答中程浩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就开始和疾病与死亡作斗争的二十年往事,当时便引发3万多点赞。
如今,程浩的这段发言已经有11.1万赞同,最新的一条评论是“佩服”二字,时间产生于“3小时前”。
“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我也是那天在网上回复的时候,可能自己心情比较低落,突然就想到了程浩这个人,于是就又来看了看自己以前给他的留言,看了一下他以前的文章”一个月之前还在给程浩留言的王宇说,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怀旧。
2010年王宇大学毕业后开始关注知乎,2012年的时候他关注到了程浩的文章,让王宇对程浩产生兴趣的是,程浩文章风格,让他觉得有史铁生或王小波的影子,后来程浩也介绍过自己喜欢的恰好是这些作家。
持续的关注程浩,恰好是王宇刚刚工作的时候,走出校园后社会角色的转变,让他经历了摩擦和困难,他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而恰好他能从程浩的经历中找到共鸣。
2013年程浩去世的时候,王宇并没有太过惊讶或者悲伤。因为从对程浩的几年关注中,王宇已经认识到程浩从出生患病至今的整个历程, “他会在网上公布自己的病情进展,他的生命时间轴是明确的,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
在王宇的心里,程浩就是一个心灵上的朋友,程浩是否还在这个世上其实并不影响他与程浩之间的关系,他也并不期望程浩能够给他的留言一个回复。只有当自己多愁善感,回顾人生经历的时候,他就会想起程浩,去看一看他的“最新进展”。
在程浩的知乎主页上,留存着《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和《生命的单行道》两个个人作品,这都是程浩去世后,母亲整理的其生前日记、散文、杂文后收录完成的。
程浩去世后,其母亲曾接管了他的知乎和微博,零星的发送一些悼念儿子的内容并与网友互动,其最后一个留言停留在程浩3周年忌日的那天。一条条留言,表现出的都是母子情深。
然而,从王宇的角度来说,他并不希望程浩母亲长期打理程浩的账号。因为对于像他这样的长期粉丝来说,程浩就是程浩,他母亲则是他的母亲,“程浩已经去世了,他只有很小的概率再发展新的粉丝了,过去的粉丝还留着他,是因为喜欢他这个人,可以一直保留对他的记忆和回忆。但如果他母亲介入的话,会让我们产生距离感。而且,即便再产生一些新的粉丝,也只是他母亲的粉丝,而不是他的。”
找回父亲游戏账号看到了生前的光辉 从此就再也没动过
拿到父亲的魔兽游戏账号后的第四年,小七仍然保存着账号和密码,但他再也不去登录了。他觉得另一个人登录这个账号,会感觉“怪怪的”,哪怕登陆者是账号拥有者的儿子。
在小七的印象里,自己还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玩魔兽。虽然父亲不让他玩游戏,但会把自己玩游戏的乐趣分享给他,比如今天得到了什么装备,又打过了那个boss,或者有哪些队友加入进来。小七只记得眼里的《魔兽世界》花花绿绿,他有时候会到电脑旁看一会儿热闹,会听父亲在语音频道里给大伙唱歌,有时候父亲会一边玩魔兽,一边检查小七是否在写作业。
2013年,小七的父亲被查出胃癌,在住院大约半年后,父亲去世了。那一年,小七12岁。
小七对于父亲的记忆有不少已经模糊,但他却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玩魔兽的情景。小七是在父亲去世后才开始接触《魔兽世界》这款游戏的,渐渐地,他对父亲在魔兽里的“经历”感兴趣,他想找到父亲的账号,登录游戏后台,看看父亲在游戏里的“样子”。
后来,小七游戏团队里的一个网友“伊慕诗”在网上发了微博讲述了小七的故事,希望小七父亲团队的成员或者朋友能够看到。这条微博后来被大量转发,阅读量高达百万,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这样的官方账号都转发了这件事。
媒体的关注让小七在游戏运营商的帮助下找回了父亲的账号,他登录游戏后,看到的是自己幼年时所见到的身影——一个高大的兽人战士。
小七把自己的心情记录在NGA论坛上,他说:“进去后有种奇怪的感觉。说实话,当我打开银行的瞬间,真的把我吓到了,天哪,这些东西有不少别说我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过,这里列出来给大家看看我父亲光辉的过去。”
看到这些游戏里的画面和装备后,小七用已经抖的发麻的手将父亲游戏账号里的画面都截屏下来,保存在硬盘里。最后,他在帖子中说:我的父亲,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此后,小七再也没有动过父亲的账号,他仍旧用自己的账号玩着游戏。父亲的这个账号他后来给了父亲生前的一个游戏好友,那个好友需要用这个账号找回自己的子账号,在找回账号后,这个好友也没有用过小七父亲的账号。
小七当年找回父亲账号的目的,只是为了看一看。找到以后,他对于父亲的经历已经了解,很多脑海中的碎片也都拼凑了起来,然后就将这个账号尘封在了心里。
小七说,他不会动父亲的账号,因为这里面的东西都是父亲的,这就是父亲的遗物,他很难想象使用这些遗物的感觉。“父亲去世了,他的游戏也就到此为止。”
小七的故事后来在游戏网友之间传播,直到今天仍会有网友为之感动。
在知乎上有人匿名提问:玩家死后,游戏账号怎么办?下方共有262个回答,各个都是令人泪目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故事。
空间里的东西没有了 这个人也就消失了
“QQ号不见了,空间里的东西没有了,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信息就全都不存在了。”李娟说,2010年的时候,她的弟弟和父母在云南贡山矿上打工,泥石流冲垮了他们的住处,睡梦中弟弟和父母就离开了人世。
过了一两个月,家人想到李娟弟弟的QQ空间里有很多留下来的照片,想要登录QQ却找不到密码,便向李娟询问有关她弟弟的一切信息,电话号码、生日、女友生日等等,试了一个多月终于登录进去了。
李娟也登上了弟弟的QQ,当她看到空间里弟弟的照片时,她再也受不了丧亲之痛,瞬间崩溃了。弟弟QQ里的一些好友知道是姐姐李娟登录了账号,还发来问候和劝慰,但这反而加深了李娟的痛苦。
后来,李娟在弟弟的QQ空间里留下了一条说说:我很好,你们不要观念。
从此以后,她就再也没登陆过弟弟的QQ。
随着时间的流逝,弟弟的QQ号和密码李娟都忘记了,按照腾讯的规则,这个QQ号已经快十年没用过,应该已经注销了。她觉得这样也好,能让自己慢慢的忘掉那些痛苦。
李娟因为害怕痛苦选择了忘记,但也有很多人害怕忘记而选择纪念。在知乎上就有网友提问,希望找回父亲的QQ号。“父亲去世没留下什么遗物,每一个与他相关的东西都很珍贵,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个QQ号找回来吗?”
这位网友说,父亲去世八年了,他发现父亲的QQ号被人注册走了,他想跟对方提出花钱购回QQ号,没想到直接被对方拉黑。
一位评论的网友说,他父亲去世后的微信一直还留着,偶尔他还会给父亲发一些信息,虽然明知道父亲不会再回复了。他也不知道父亲的这个微信号会不会哪一天被清空或者被盗号丢失。
另一位网友劝道:既然你父亲的QQ号已经被盗,里面有了别人的信息,那就不再属于你父亲一个人,你也就没必要太纠结了。
只是,对于逝者家人而言,QQ号和微信号被盗,并不那么容易接受。2018年3月就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求助说:家里去世亲人的微信号被盗了!不知道账号信息无法找回!微信朋友圈里还有家人信息照片等隐私!
逝者账号被列为纪念 成为网友哀思祝福之地
“对不起,以这种方式认识你”在去世40多天后,仍有网友在B站UP主“墨茶official”的视频下留言。这位生前自称“没人看的直播UP主”在去世后,粉丝从几百上升到几百万,其留下的剪辑视频作品满屏都是悼念的弹幕。
2021年1月10日,“墨茶”被发现死于凉山会理县出租屋内,经公安机关勘查,确定其为因病死亡。其后,B站将其账号列为“纪念账号”,账号收入,全额原路退还网友。
现在,“墨茶”的B站主页上有这样一行字:请允许我们在此献上最后的告别,以此纪念其在哔哩哔哩留下的回忆与足迹。
这一页,已然成为了“墨茶”在互联网上的一座墓碑,也是他留在世界上最为人知的痕迹。
“墨茶official”并不是B站上第一个纪念账号。2020年12月11日,B站曾将“卡夫卡松饼君”和“虎子的后半生”两位UP主的账号列为“纪念账号”。
“卡夫卡松饼君”是个1995年出生的波士顿大学的女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她被查出肺癌晚期,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强乐观的态度,坚持健身锻炼,充满正能量。
2020年2月3日,“松饼君”健身后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全身自拍照,被一位网友点评说“有小肚腩”,当晚她为这条评论专门制作了一期视频回怼对方,导致其粉丝对这位网友展开攻击。
此事导致一些人质疑“松饼君”利用粉丝网络暴力,于是便“以暴制暴”的发起对她的攻击,她的个人信息被网友人肉出来,甚至还被散播PS后的裸照、遗照,还有人质疑她是“装病骗钱”,因为在常人眼里,这个化疗也不脱发,面色红润的年轻人并不像是癌症晚期的患者。
所有的争议都在2020年12月11日这天戛然而止,B站发布公告,证实了“松饼君”去世的消息,同时表示将其账号与早先去世的另一位UP主“虎子的后半生”列为“纪念账号”。
如今,“卡夫卡松饼君”的B站账号里,怀念和祝福淹没了此前的质疑和吐槽。有网友祝福她说:“在天堂做最美的天使”。
B站发布将两位UP主账号设定为“纪念账号”后,网友“云歌”在微博上点赞,他@腾讯说:为了防止姑娘空间被封号,只能给她充了一年的黄钻绿钻。感谢B站愿意成为中国首家为逝者账号提供保护和纪念的公司,此举意义深远,值得钦佩。从“云歌”微博的内容来看,其提到的是女友的QQ空间。
《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中注明:若您注册的QQ号码长期没有登录或使用,腾讯有权将QQ号码进行回收处理,您将无法在继续使用相应号码。
腾讯的另一款社交软件微信也有类似的规定,如,用户注册或创建微信账号或功能账号后如果长期不登录该账号,腾讯有权回收该账号,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带来的任何损失均由用户自行承担。
至于所谓的“长期”是多久,微信和QQ都没有明确,网上有的说是三个月,有的说是六个月或者一年。
对于微信和QQ这种经常使用的社交账号来说,很多人会在上面分享生活经历和感悟,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已然成为一个人的生命印记。
声音:账号如何处理应由逝者生前做主 不该抹灭人生的经历
网络上如今究竟有多少“逝者账号”,这迄今无法统计。但如以上网友求助的,逝者账号被盗的却并非孤案,而因使用者去世,家人无法登陆管理的账号更多。这些留在网络上的“人生旅程”,就这样躺在数据库中,等待着自生自灭。
当年,小七寻找亡父游戏账号这件事情,在媒体的关注下曾经推动“账号继承”的发展。小七坦然,他其实并不是继承了父亲的账号,而是在媒体报道后,游戏公司“特事特办”,为他找回了父亲的账号,他修改了注册密码后登陆的。但当时,暴雪娱乐也一并推出新政,如果一名游戏玩家去世了,他的账号经过审核手续后可以继承给他人。
2020年的《民法典》草案中对继承遗产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将遗产范围扩大为“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都概括在其中,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但此类所指仅为有价值的财产,而并非网络账号。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梳理发现,在日常使用的如微信、QQ、抖音、淘宝、支付宝、豆瓣等网络账号的所有权都归平台,网民只有使用权。如果账号在一定时间内不登录,几乎都会被处理。目前已知的能够提供“纪念账号”的,只有B站和新浪微博。但在这其中也有很多限制,尤其是微博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认定程序。
“用户去世后留下的数字遗产,我觉得最好还是能够保留,就感觉还是有些东西聚在人世间,这个账号就好像是个树洞,大家都可以留言,即便是人走了,但还是能形成精神上的共鸣。”江绪林老师的学生“海舟”说。
但是更多人认为留与不留的决定权应该在账号使用者本人。缅怀江老师的豆瓣网友“飞行棋”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保留,但也要遵循逝者生前意愿。社交媒体应该设置一个选项,让用户进行选择,是死后账号信息全部消失,还是全部保留供亲朋好友瞻仰。
首次在网络上公开悼念江绪林老师的刘擎觉得这种缅怀方式很奇特,刘老师看来,微信、豆瓣、微博都是江老师仍存在的证明,“在想起绪林的时候,甚至是当我看到一本书的时候,我就会下意识地想到,绪林可能也看过这本书,我就去豆瓣上去看绪林的读书笔记,就好像这个人还在一样。“
小七也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有些人希望把自己的生活信息留下来,有些人则选择带走,还有些人可能会希望由家人朋友来继承。在互联网账号已经涉及到每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有选择的权力。只是无论哪一种,不该交给其他任何人来使用。“账号是一个人在网络世界的痕迹,也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证明。”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北京头条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