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85(青未了精灵)(1)

童话中的精灵,通常被描绘成性情温良、开朗聪明,能与树木花草、飞禽走兽彼此沟通,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物。它们通身都擅长艺术,但同时又富有一些“邪气”,在必要时会表现出“邪恶”的一面。

我的精灵,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它们多数也是性情温良、开朗聪明,但它们又是弱小的,需要悉心照顾的;它们也能与树木花草对话、与游鱼飞鸟交流,它们本身就是上天造就的艺术品,一举一动都散发着艺术气息,但它们也有“邪恶”的一面,在感觉自己受到威胁、遇到危险时,也会奋起反抗。

它们就是我曾经饲养过的那些小动物们。夏花冬雪,日月星辰,我的童年伴随着捉虫捕蝶、踏青赏花一天天度过。蜻蜓、蝴蝶、天牛、蟋蟀,蜜蜂,蜗牛……,这分明就是天地间的精灵,带给我视觉的美感,也带给我听觉的享受:近乎于碗口大小的蝴蝶,黑底黄花,其间点缀的其他颜色随翅膀的闪动忽明忽暗,这不是精灵在舞蹈么?夜晚草丛中的蟋蟀叫声清脆响亮,节奏轻快,这不是精灵在歌唱么?那勤劳的蜜蜂耐不住男孩的惊扰,“邪气”逼人,蜇人反抗,这不是精灵的自我保卫吗?在我的心中,它们就 如精灵般能把我带进童话的世界里,也带给我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它们带我第一次体验了生活里的各种心情……

春蚕,我的第一只精灵,伴随着我上学的脚步来到了我的身边。春暖花开的季节,绿色格外惹人怜爱,就连学校门口,都有专门卖“绿色”的小摊位。花一毛钱,就能抓一大把新鲜的“绿色”回家,为的是赶快喂那细小的蚕宝宝,让它们快快长大,看它们怎么结茧、蜕变,那“绿色”便是蚕宝宝最喜欢的桑叶。写完作业,轻轻打开鞋盒,四、五只蚕宝宝顺着光线翘首以待,铺上一片湿漉漉、翠生生的桑叶,小鞋盒里就奏响了春天的乐章,那是春雨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待到蚕宝宝长大一些,白白胖胖的身体悠闲地蠕动,这时一片桑叶已经不能满足它们了,也不要只听那声音,因为你会看到长大了的蚕宝宝进食时,如流水线工作一般,动作整齐,且富有节奏感,好像每次咀嚼都是踏着鼓点似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成熟的春蚕会在鞋盒的拐角处搭建自己的小屋,等待生命的蜕变。

我每年春天都记不清那些破茧而出的蚕蛾产下的卵放在哪里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来年春天还要继续养一鞋盒的蚕宝宝。那时候春蚕仅仅就是春蚕而已,它们带给我快乐,也满足了我和小伙伴幼小心灵里正在滋长着的强烈的好奇心,也会拿着奄奄一息的蚕蛾做实验,看看它肚子里面到底还藏着什么,这比老师把知识重复一百遍还管用的实验,让我永远记住了美术老师的水粉颜料——朱砂红。

后来,奶奶养的一群雏鸡就闯入了我的生活。院子里孩子多,初衷就是为了哄孩子玩的,一个大纸箱子,六七只小雏鸡像极了黄盈盈、毛绒绒的小绣球。每天日上三竿,奶奶就打开箱子,让它们晒晒太阳。这时,我们就面对着这样一群小精灵开始发呆,不知道在观察什么,偏偏就喜欢看它们叽叽喳喳,点头啄食的样子。日子在我们一天天的发呆中度过,这些雏鸡慢慢长大了,它们摆脱了大纸箱子,可以在院子里自由得晒太阳了。有一天,这些正在踱步晒太阳的精灵们被邻家的大白猫盯上了,像捉老鼠一样,大白猫猛地扑了上去,叼住鸡脖子跑回了家。奶奶赶紧追过去,那只鸡奋力地扑闪着翅膀,像是在求救。好容易从大白猫的嘴里把它救出来,真是猫口脱险!奶奶把它放回纸箱子,鸡毛凌乱,伤口出血,走路还有点一瘸一拐,幸好命还在。我们紧张的看着它发呆,心里的感觉与观察雏鸡时的兴奋、好奇不同,那种心情应该就是怜悯和心疼。

在所有的精灵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只白色的小狗,两只眼睛黑亮圆润,我非常喜爱,更是精心照顾。我的饭菜总是分它一半,平日会用香香的洗发水为她洗澡,放学回家先抱抱它,甚至对它说一些悄悄话。可是,好景不长,父母工作忙,有时家里没人,没法照顾,家人决定把它送到农村的亲戚家。我是一百个不舍得,一千个不愿意。送它走的那天,我的眼泪悄悄地留下来。以后的每个寒暑假,我都会去农村的亲戚家,它已俨然成了一只看门狗,只要有生人来,它总是汪汪直叫,可一旦听见我的声音,它立刻停止叫声,转而摇着尾巴,欢呼雀跃,如多年未见的好朋友,我们会给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年过去,每次见面都是这番场景……

中学的我,学习越来越紧张,回去看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我看到它的毛从雪白变得发黄,动作有些迟缓,知道它到了迟暮之年,这让我更加想念它。终于在新年老家来人探亲时,听到亲戚说:它年龄大了,在除夕听到鞭炮礼花害怕得躲到自己小屋里,爬在里面再也没出来。我豆大的泪珠啪嗒啪嗒的落了下来,哭了很长时间,这种伤心从未有过。那不是失去了一个宠物的伤心,而更像是失去了一位好友、亲人般的伤心。

如今,我的精灵生活在水中。它们体态娇小灵巧,尾巴多彩妖娆。这是一群悠闲自得的精灵——孔雀鱼。鱼缸清澈,有青翠的水草和亭台楼阁放置其中,别人都说我的小鱼赏心悦目,鱼丁兴旺。其实,一花一叶一世界,物种有高低,生命无贵贱,生命和生命息息相通,怎能容你怠慢!生命都来自于大自然,也终会回归大自然,要不然又怎会与树木花草交流,又怎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青未了85(青未了精灵)(2)

作者简介: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教育工作者,喜爱文学、艺术。2020年考上研究生,只为成为孩子们的榜样,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壹点号倾城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