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最新公布的《2018全国姓名报告》显示,中国的十大姓分别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
与以往看到的版本多有不同,老王终于登上了榜首,想来也算是实至名归的,特别是看了接下来的说明,更会如此认为。此外,十大姓的入围名单也大多是熟面孔,没有太多争议。
可是,在全国各省中,谁与这个榜单最接近?各省的第一姓有何差别?省与省之间,谁与谁血缘最近?其背后都有什么联系?
接下来,我们一一揭晓。
一、全国十大姓,川黔最“中国”
中国的历史,是由北及南的发展过程,直到唐代,南方人口才第一次超越北方,南方也从此开启经济人口繁荣的元年。
中国各省的十大姓与全国十大姓之间,雷同程度最高的也确实出现在南方,或许便是唐代以后人口南迁、大融合最直观的表现。
在南方诸多方言的省份、地区中,唯一以官话形式存在的西南诸省成为中国姓氏平均程度最高的聚集地,其中尤以四川和贵州最突出,十大姓中竟有九个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当真是中国中的“中国”。
而川黔周边的西南、西北各省份,也基本算得上是集合了南北方的特色,从而更贴近平均后的全国。
二、各省首姓:东张西李南陈北王中刘
把各省的第一姓绘至地图上,全国十大姓的优势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老王和小李果然是全国性的代表。
北方处处有老王,而西南则是小李的天下,至于东南则是号称“南方第一姓”的陈氏,这三方势力在江西汇聚,谁也没占到便宜,最终让老刘做了中间的第一。
老张比较尴尬,在北方,唯一可以和老王PK的只有老张,但河北和陕西这北方张姓第一仍显得有些突兀,好在上海作为特例帮忙扳回一城才让老张不至于太难堪。
而特例中的特例,广西,以黄姓为第一算是特立孤行的典型,不仅如此,在稍后的分省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广西的特别,故而说广西是孤家寡人一点也不为过。
而在此图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大致的规律,全国可以分四大类,其一东北、华北和西北,其二为西南、华中,其三为东南沿海,其四是广西及周遭。
三、各省的亲戚圈,谁没有点“面线亲”1.黑龙江:辽吉鲁
不愧是东北三省,果然是一家,黑龙江最亲近的省份,除了吉林和辽宁外,还有渤海对岸的山东,看来从山东半岛过海闯关东的人数不可估量。
当然黑龙江人中应该也有不少二次移民,其来源应是多源性的,华北诸省也不在少数,只是北方姓氏相似度太高,不好下定论哪里是主导。
2.辽宁、吉林:黑蒙京津
辽宁和吉林在人口构成上已经可以说是浑然一体,清一色的版本,想来在当初东北大开发与东北少数民族大融合过程经历的种种应是一致的。
而与之亲近的黑龙江、内蒙、北京和天津,又都是移民省市,它们的兄弟成份,应归功于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的人口输出。
3.内蒙古:辽吉冀晋豫京津
内蒙古幅员广阔,人口分布不均,但亲戚圈却很直观,都是土地相连的近邻,这大概是走西口和闯关东那会形成的局面。
有矿,吸引力就是不一般,内蒙古人均GDP不凡,完全的北方人成色。
4.河北:京津蒙晋豫陕青
一直以为东北人的来源应以河北为主,然而从地图上看,河北人似乎更热衷西行,事实是否如此,也不太好直接断定。
但河北作为北方的人口重镇,人口构成上与临近的大省山西、河南、山东相似度也极高,大概是北方多战乱,一马平川,百姓互迁有无,彼此融合度高,以至于谁的特色更鲜明,已然无法追溯。
5.北京、天津:冀鲁豫辽吉蒙宁
被河北包围着的北京和天津,自然离不开河北人民的生活和移民圈,但京城毕竟是京城,其强大的虹吸力,使得周边华北、东北甚至西北趋之若鹜。
山东、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到这两个地方的不在少数,而同为移民地的东北三省以及内蒙自然也会在东北经济不振、气候不佳的多重影响下进入京津,这也算是合情合理。
只是南方人在北京、天津就没那么出众了。
6.山西:冀蒙
传说中,中国人有两个主要的移民输出祖地,南方为宁化石壁村,北方则为山西境内的洪洞县大槐树。
山西在北方是一个及其特殊的存在,其境地就好像南方的云南一样,“鹤立鸡群”,这大概得益于太行山的庇佑,使得山西能独善其身,人和文物都保持的最好。
而山西的人口多样性也确实甲于北方,至少它有独立的方言晋语与官话相对隔离,他们在外迁过程虽然遍布整个北方的,但仍以河北和内蒙古为最亲近,这大概是邻里优势和走西口的持续影响。
7.山东:黑豫京津宁
山东这个邹鲁之地,是有别于中原的一个文化中心,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但这种差异和南方各省之间相比则小的多,不过反应在亲戚圈时却还算明显。
山东对北方诸省都有影响,但却算不上太深刻,这样对比之下,京津和云南就显得突出了些。
8.陕西、青海:冀鲁宁
陕西和青海这么接近,实在出乎意料,作为西北方向的老中心,陕西对西北的影响自然不容小觑,或许青海就是对这现象的一个最直观的支撑。
作为千年古都所在省份,陕西与传统中原省份的关系可谓亲近,看来中原大混战大融合是千年延续的不变真理。
9.河南:蒙冀鲁京津陕青宁
原来,河南才是北方一哥,真是敢想不敢认。
作为中国文明的核心区,河南一直都没走偏掉,整个北方大概都和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还是非常坚固的。
传统上,南方祖源地多指向河南,但目前看来,已经没有太多印迹可以追寻了,诚如官话的影响一样,现在的河南和整个北方共源应该不会太远,土地辽阔且平坦,最适合休养生息了。
10.甘肃:滇
甘肃与云南这么亲近,完全不合逻辑,不过想到明代沐王府、清代吴三桂,或许可以勉强发现个端倪:会不会是北方军队带来的移民效果?
或许是这样的,甘肃除了与云南走的近外,主要的联系来自冀鲁豫陕,这可都是有历史沉淀的人口输出大省。
11.宁夏:京津鲁陕青豫
宁夏人口不多,夹在甘肃、内蒙和陕西之间,加上地理条件不错,有塞上江南之称,因此五湖四海的百姓聚集于此,自然在人口的构成上也有较大的包容性,是地道的北方特征。
12.新疆:苏
新疆姓氏的构成年代应该不算远,其主要的来源可能是兵团、川黔移民,以及从商的各省人,因此在姓氏的匹配度上和北方各省就有较大的不同。
与江苏的雷同或许巧合,或许渊源,需要再深入了解才可揭晓。
13.四川、贵州:湘渝
一直以来,西南这块区域总让人很难理解,同样是山区地形,这里有蜀道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险峻,但却没有东南丘陵各省那般方言遍布、民系错乱的现象,反而是一派祥和、趋于一致的状况。
难道张献忠入川大屠杀,以至于两湖两广填四川的传说是真实的?
从图中,我们似乎也看到这种趋势,四川和贵州这两个地形最恶劣的地方可以说是同根生,而临近的重庆和湖南也成了该二省的至亲。
14.云南:甘
之所以说云南是南方中的北方,从地图中一看便知,姑且不用管甘肃与之相近的成份,单单从相似度上看,黄河沿岸省份在雷同度上就远远超出长江流域,甚至东南沿海。
这种现象,大概是历代朝廷不断开发云南,并最终使云南成为南方诸省中最后一个完全中国化的省份,而达成这种结果的关键是一波又一波的北方官军,因他们的成份较南方各省实在太新太近,以至于还没能被南方化。
15.重庆、湖南:川黔
川黔和湘渝这种组合其实是有悖大众常理的,四川和重庆在几十年前还是一个整体,若不是重庆直辖,我们根本不会关注重庆与湖南的关系竟然有这么接近。
从历史角度看,四川和重庆统称巴蜀,但巴是巴,蜀是蜀,这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族属,巴国很早就被楚国征服,而蜀国则是在后期被秦国所吞并,故而事实上巴楚才是更接近的一体。
但后期受到填四川的影响,湖南作为湖广的核心,算是四川的主要源头,先近后远,重庆较四川更接近湖南,也合理。
16.湖北:赣
同样的道理,湖南湖北这么相近的称谓,却在关键时候掉链子。
湖北受地形影响,西高东低,且西边多山多丛林,故而在人口影响方面,湖北主要与东部做交流,就像当初刘表与东吴、益州关系一样。
这样看,江西与湖北相近也就不会那么牵强了。
17.江西:鄂
江西和湖北这对CP,真的让人猜不透,毛主席对江西的称谓“老表”实在印象太深刻,以至于湖南和江西的关系让人难以忘记。
而随着江南省分为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江西和江苏、安徽的联系也就同样被忘记了。
但说到江西,其实是有极端的,北部是徽州风格,南部是客家天下,这两类人群可以算是不同的民系,他们共同组合而成的江西则成了与湖北最接近的人口结构。
不过整体看来,江西有江南的成份,也有两湖风格,算是混合的表现。
18.安徽:苏
有人说,南京更像是安徽的省会,此话对一半错一半。
作为过去强大的江南省会,南京是众望所归的,而安徽作为其中的一员,与江苏亲近实在是太合理了。
若不是现在安徽经济不太乐观,谁能把安徽不当一回事。
19.江苏:徽
江苏,苏北是北方,苏南是南方,有时候表现的像水火不容一样,可不管怎样,这两个地方却总在一起,就是融不到一块去。
但整体上看,江苏表现出来的还是以南方为主,它与安徽的关系就好比苏南北一样,尽管不相为谋却如同一体。
而从图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江苏人一直在往西走,从东部经华中到达西南,然后往西北,这咋看起来像是官兵西行呢,或许与明朝有关呢。
20.上海:苏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自然是吸引了各省各色人等前往创业谋生,有点大杂烩的感觉,不过整体上还是以江苏为主体。
一直以来,宁波人在上海都是一大群体,但放到省级来看,浙江竟然没什么优势,这或许是浙江人口构成与江苏差异太大的缘故。
而江浙沪皖包邮圈除了地利外,在人口相似度上也值得一提,再加上江西,就算是构成了上海的主体了。
21.浙江:闽
浙江,不管有什么证据,在很多人心里,那绝对是江南核心,与江苏安徽本应是同一文化圈,但从姓氏看,竟然与福建最亲近。
从各省第一姓地图中,其实已经给我们一个大方向,东南沿海的几个省份都是陈姓第一,而这几个地方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商业头脑佳,爱做生意,而他们就是同一类人,所以浙商与闽商放在一块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而这种现象,我称之为环福建。
22.福建:台
闽台闽台,在很多时候都是一起说的,所谓五缘,指的就是闽台之间在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有传承性,趋于一致。
事实上,在台湾被纳入朝廷版图时,是以福建省一个府的角色出现的,人称第九闽,只是后来西方人骚扰海疆,为了加强防卫,才让台湾立省。
故而,台湾与福建相同也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此外,福建作为南方的祖地之一,与山西有同等地位,如客家人的祖地一般称是宁化县石壁村,而闽方言的祖地则多为莆田甘蔗林,如此一山一海,所衍生的人口各接近一亿人,实在难以忽视。
23.台湾:闽
如福建所述,台湾的至亲自然是福建,而从人口组成看,除了解放期间老蒋带过去的“外省人”外,台湾人的主体主要来自福建的漳州和泉州,统称闽南人,第二大人群为广东的梅州和惠州,称客家人,而来自广东潮州的潮州人则并入这两个群体中,其他零散的为福建福州和莆田。
台湾因闽南人口占到八成,所以在语言及风俗上以闽南为主,也算是合理,而语言有时也被叫做台语,其实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24.海南:闽
海南,在过去属于广东管辖,理论上说,不管是地缘还是物缘,都应该和广东相像才是,可事实上,亲人却是福建。
这就正好印证了“环福建”的说法。
海南话属于闽语的一支,其来源以福建为主,这得追溯至福建强大的海上航行力及宋代变态的科举能力,使得上至文人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能轻易从福建转移至海南。
25.广东:闽台川黔
与广东接壤,不代表能与广东人扯上关系,如果从结果上看,却是如此。
然而,事实又不是这样,只能说广东多元化太严重,内部分歧的存在使得广东的特征不太明显。
从组成上,广东有三个主要文化圈,其一为珠三角的广府人,其二为闽粤赣交界的客家人,其三为粤东、粤西的河洛人。
广府人与广西应更相近,河洛人其实就是福建人,海南之所以与福建相近,是因为临近的雷州半岛也是闽派的,而客家人则与闽西、赣南同源。
如此折算,福建拥有闽语系和客家系两类人群,自然与广东要亲近一些,而福建的近亲台湾也就搭上便车了。
至于川黔,或许就是平均水平在作祟,当然这两个地方也有不少客家人,当初两广填四川自然不在少数,合情合理。
26.广西:粤
和海南一样,广西所在的地图颜色一片黄,海南好歹能溯源到福建,而广西则是地道的孤家寡人了。
矮中找个高个子,就只好拿广东来凑数,二者好歹有粤语这个通用方言做桥梁勉强拉进距离,只是广西壮族人口太多,一下子就把姓氏特色体现出来,如强大的韦姓。
综合以上,我们做个简单的总结。从姓氏地图上看,全国大概可以分成三块,北方以王、张为主,西南及华中为李姓,东南为陈姓,他们分别代表北方混合区、南方山区和南方海区。
北方以有历史传统的人口大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为主体,闯关东生成东北三省,走西口发展内蒙和西北。
而西南则是经历了历代朝廷的军事镇压和百姓融合,以江苏、安徽,及湖南、湖北为核心不断人口输入,从而衍生出西南官话的氛围,而这些地方的人又再次北上向西北进发,使得西北成了南北方的融合重地。
至于东南沿海,则是以早期北方移民目的地福建为基础,在人口爆发后,北上浙南,东向台湾,南下广东、海南,西向湖广四川,从而产生了闽语系和客家系两个据说最具中国传统的的人群,而这些人也是海外中国人的主体。
如此,中国的人口组成便是北派、南山和南海三个分支,而江西就是这三个流派的汇聚点。
注:西藏因姓氏不明显,未进行统计,而香港、澳门因不便画图也未进行说明,二者也基本以闽粤特色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