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诗坛,诗鬼李贺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对他,后世一直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称,虽然只活了27岁,但却能与李白并称,可见他的影响力。李贺是继屈原和李白后的另一位浪漫主义巨匠,他的经典名句不少,无论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还是“雄鸡一声天下白”,都令人印象深刻。

韩愈写补天石(李贺17岁写的神作)(1)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贺的一首成名作,诗名《雁门太守行》。写此诗的时候李贺17岁,关于这首诗,《唐语林》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一日,韩愈送完客人困了准备睡觉,17岁的李贺上门求举荐,他将诗集交给门人上呈。韩愈读到诗集中的这首诗,困境全无命人出门迎他进府。那么这首令韩愈惊为天人的神作,到底写得如何呢?让我们来读一读:

韩愈写补天石(李贺17岁写的神作)(2)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一首边塞诗,用的是乐府旧题。诗的大意是:敌将如黑云压城般,滚滚而来。我部严阵以待,一片片铠甲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满天秋色,号角声响彻云霄;将士们的血凝结成紫色。半卷旗,驰援军赶赴易水;霜重的秋夜里,鼓声低沉。为报君恩,他们手持宝剑,毫不畏惧。

韩愈写补天石(李贺17岁写的神作)(3)

全诗最妙的一、二句,这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诗人不直接写敌将进攻,而是用黑云压城的比喻来烘托,只用了7个字就将沙场紧张的气氛写尽,不可谓不高明。而后一句“甲光向日金鳞开”则是写应战,金色的铠甲色和黑云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这两句的动词用得也是很高明的,“压”、“摧”和“向”、“开”一一对仗,意境全出。

韩愈写补天石(李贺17岁写的神作)(4)

但这两句也曾引起不小的争论。对于这两句诗,多数人都是极尽溢美之辞,唯有北宋王安石读到这两句,说了句大实话:“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意思是这个场景根本就不会出现,是不合理的。其实细想王文公说的也是没错的,但明代杨慎却称自己见过此景,还痛批王安石根本不懂诗。清代文人薛雪也在《一瓢诗话》中批王安石:“儒者不知兵”,说王安石不知兵就有些搞笑了。对此小编的看法是,李贺当时写这两句是为虚写,至于会不会有这样的景象,确实很难说,但诗句本身确实是有气势的。

韩愈写补天石(李贺17岁写的神作)(5)

诗接下来的两联则是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来描写沙场的情形。诗人将人物和卷旗、鼓声都置于一片浓浓的秋色中,令整个场景沉郁而又悲壮。同时在色彩搭配上,诗人也拿捏得恰当好处。而最后一句则豪气冲天,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纵观全诗,不但色彩鲜明,而且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字字锤炼,17岁的李贺用笔已十分老道,令人赞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