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有一种说法是“供奉稀世珍宝,可以庇佑一方平安”。现在我们仍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有供奉珍宝,祈求当地政通人和,物阜民丰。所以在2013年,由故宫博物院等专业文博机构,将全国珍藏的国宝文物进行评选,选出“九大镇国之宝”,今天就通过邮票了解一下这九件“镇国之宝”。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

秦石鼓,经过央视《国家宝藏》的讲述,故宫所藏的十面石鼓的故事,各位小伙伴应该不会太过陌生。其导演于蕾之后接受采访表示,团队最开始是做了一定量功课才敢去故宫做调研,最开始各位专家都在推选自己研究门类的文物,突然角落里有一个专家,淡淡的说:要是选择最能够代表中华文明,肯定非石鼓莫属。突然现场所有专家,都异口同声表示肯定。导演自己当时都蒙了,这件获得众多专家首肯的国宝,之前不仅没听过,居然是“九大镇国之宝”之首。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

▲2018年《中国书法艺术-篆书》30g银币——《先秦.石鼓文》

石鼓因最初在陈仓发现,所以也被称为“陈仓石鼓”。从唐朝被发现之后的千年时间里,无数学者投入到研究之中。因其所采用大篆錾刻的四字诗文诘屈聱牙,在流传的千年光阴中又饱受战火洗礼,文字多有脱落,直接导致在千年之后的我们,对其所产生的时间,所表达的内容,甚至其排序都存在争议。只能以鼓身文字开头两字,依次命名即汧沔鼓、车工鼓、田车鼓、銮车鼓、酃雨鼓、作原鼓、而师鼓、马荐鼓、吾水鼓、吴人鼓。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3)

▲来源:故宫博物馆

但其所承载千年之前秦人东出函谷的豪气,让我们千年之后仍旧享受文轨一统的福利。无论如何,谁都无法否定石鼓作为汉字传承千年的最有力的见证,更是千年不熄的中华文脉讲述者。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4)

在四川金沙遗址中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作为众多金银器的代表,位列“镇国之宝”。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5)

▲个13《太阳神鸟》个性化专用邮票

太阳神鸟金箔饰,整体呈圆形,器身极薄,仅厚0.02厘米,整体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绕日而行,生动地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中间的十二道光芒,可能寓意十二月或者十二生肖。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更彰显了古蜀人的金属冶炼锻造的技术之高超。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6)

▲2016-13《文化遗产日》邮票(2-2)文化遗产

这件文物出土之后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太阳神鸟金饰又随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象征着中华民族如神鸟一样,实现了千年飞天梦。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7)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作为西周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位列“镇国之宝”之列。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8)

▲T75《西周青铜器》邮票(8-3)利簋

武王伐纣因为小说《封神演义》缘故,基本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是其标志性战争——牧野之战,因为距今过于遥远,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说商纣王调动了七十万的军队用于抵抗。在那个遥远时代,如此大量的军队调动是否能够实现,是存在一定争议。因为文献的缺失,甚至对西周王朝的建立时间都存在争议,而关于这场牧野之战的时间,在利簋出土前,史学界存在四十四种说法。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9)

▲利簋铭文拓片(来源:国家博物馆)

利簋出土后,在其内壁33字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铭文不仅可以知晓簋的原主人是一位名为“利”的官员,更主要的是知晓了“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该释文为张政烺先生所做的释文)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0)

▲利簋(来源:国家博物馆)

现在考古学家根据这件簋上的铭文,并且结合天文学和物理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努力,基本推测出牧野之战的发生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早上发生。因此这件簋也被称为“武王伐纣簋”,并且在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作为重要文物。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1)

1972年在山东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作为文献书简类的代表,位列“镇国之宝”之列。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2)

▲来源:央视《国家宝藏》

提起“孙武”与“孙膑”两位,今天的我们知晓其是两位跨越时代的著名军事家,但是在历史上这两位可是曾经存在很大的历史谜团。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3)

▲1994-9《中国古代文学家》(二)邮票(4-3)司马迁

因为在《史记》之中分别有《孙子吴起列传》与《孙膑列传》两篇文章,并且言明两者均著有兵法,但是传世只有一部《孙子兵法》。当时就比较尴尬了,给曾经的史学界留下无限猜测空间,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孙子,名武,字膑,著有《孙子兵法》,也称《孙膑兵法》。这个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那是相当盛行。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4)

▲1995-26《孙子兵法》邮票

还有学者认为《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都存在,但是都散佚了,现存的《孙子兵法》是曹操所著,托名于孙子名下,传于后世。当然这些猜测,在1972年银雀山竹简出土后,才重新被定义。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5)

目前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在众多书法作品中脱颖而出,作为书法作品的代表入选“九大镇国之宝”。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6)

▲2011-6《中国古代书法—草书》邮票(4-1)平复帖

要说书法作品的代表,肯定很多人会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但是入选的这幅《平复帖》为西晋大文人陆机手书真迹,距今已有近1700年,比王羲之的手迹还早七八十年,是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篇鼻祖”。它长不足一尺,只有9行字,却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朱印累累,满纸生辉,被收藏界尊为 “中华第一帖”。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7)

▲来源:故宫博物院

当年张伯驹先生为了避免国宝流失,欲要购藏《平复帖》。但是最开始卖家开价是20万大洋,小伙伴们可能没有概念,这20万大洋在当时是北京的正常公务人员300年的工资收入。张伯驹先生一直秉承“永存国宝于吾土”便找了张大千等人去当说客,在1938年,最终以4万收到囊中。后即便被绑架,索要赎金也明确表示“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平复帖》。万一将国宝流到洋人手里,我张伯驹岂不成了千古罪人?”在全国解放后,无偿将这件国宝捐赠给国家。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8)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五牛图》,相传是唐德宗的宰相韩滉所绘制,这幅千年之前的纸本绘画,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传世纸本绘画,所以作为绘画的代表,位列“九大镇国之宝”。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19)

▲2021-4《五牛图》邮票

以牛入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体现了农业古国以农为本的主导思想。相传韩滉任职宰相期间,注重农业发展,此图可能含有鼓励农耕的意义。在宋徽宗的《宣和画谱》中,共记载其有36幅传世作品,但至今唯有《五牛图》孤本传世。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因此不论其艺术成就还是历史价值都备受世人关注。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0)

▲2021-4《五牛图》小型张

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幅流传千年的古画惨遭洗劫,下落不明。在上世纪50年代惊现香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挥下,这幅千年古画才可回归祖国,入藏故宫。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1)

这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放学的学生去苏州瑞光塔掏鸟蛋而被“掏”出来的真珠舍利宝幢,因为其巧夺天工的制作技术,代表中国手工艺制作的顶级水平,因此位列“九大镇国之宝”之列。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2)

▲来源:苏州博物馆

经幢(chuáng),源于古代的旌幡,随着佛教的传入,逐渐成为佛门的一种标志。而这件北宋年间的木质经幢,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制作者根据佛教中所说的世间“七宝”,选取名贵的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银等材料,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绘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可谓巧夺天工,精美绝世。整个真珠舍利宝幢用于装饰的珍珠将近4万颗;塔上17尊檀香木雕的神像更见功力,每尊佛像高不足10厘米。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3)

▲来源:央视《国家宝藏》

这件文物凭借其精湛的制作,千年之后的我们也啧啧称奇,犹如一颗“时光胶囊”一般,完美凝固了北宋年间,苏州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4)

▲1996-28《城市风光》邮票(2-2)苏州盘门

因此,这件旷世珍宝一直被封存在盘门旁边的瑞光塔之中,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几个小孩无意中发现,然后就成为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5)

中国又称“瓷国”,因为千年以来冶陶烧瓷的历史,窑口众多,佳作如云。而北宋定窑烧制的孩儿枕作为瓷器的代表,位列“九大镇国之宝”之列。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6)

▲来源:故宫博物院

定窑原为民窑,创烧于唐代的邢窑,因其白瓷“白如雪,薄如纸,声如磬”到了北宋中后期就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其这一时期的代表就是著名的——孩儿枕。整件瓷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翘。身穿长袍,外罩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为长圆形,四面开光,正面开光内印螭龙纹,背面开光内光素,两侧开光内印如意云头纹,开光之间亦以如意云头纹为饰,。通体施牙白色釉,底素胎无釉,有两个通气孔。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7)

▲2002-6《中国陶瓷-汝窑》邮票

定窑匠师独具匠心,将瓷枕塑造成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男孩儿形象。孩童眉清目秀,眼睛圆而有神,神情悠闲得意。整件作品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名品。更标志着,定窑这一民间窑口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其与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合称“北宋五大名窑”。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8)

收藏于北京北海公园团城的渎山大玉海,因为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是一件堪称中国玉雕史上的里程碑。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29)

▲来源:北海

元代的渎山大玉海是现存最早的大型玉器,鲜有出其右者,且在历史上流传有序,元明清三代都有历史记叙,承载的历史记忆非常丰富。大玉海从广寒殿到团城,也间接反映了北京的历史变迁。

五牛图邮票发售时间(通过五牛图邮票)(30)

▲特15《首都风光》邮票(5-2)北海

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制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采用独山玉制作完成。其制作意图是为了反映元代国势的强盛。其雕琢装饰继承和发展了宋金以来的起凸手法,随形施艺;俏色处,也颇具匠心。渎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预示了明清时代又一个玉作高峰的到来。

这九件国之瑰宝,是否符合你心中对于“镇国之宝”的地位认知呢?

最后

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