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通讯员 王欣欣

市民在苏州河长宁段和普陀段漫步时,抬头可看到一片更清朗的天际线。

2021年12月29日上午10时,随着梯子上工作人员的“最后一剪”落下,长宁、普陀二区苏州河飞线整治工程宣布收官。这也预示着经长宁和普陀二区联手架空线整治,两区苏州河岸线11公里沿河37根“苏河飞线”全数清零。

上海最好的天际线(上海两区苏河飞线)(1)

最后一剪 本文图片均为 长宁区建管委 供图

长宁-普陀苏州河飞线整治工程于2021年8月开工,范围涵盖长宁区、普陀区,涉及列入市架空线整治三年工作计划的长宁区万航渡路、长宁路、北翟路及普陀区光复西路、苏河沿线的江苏北路西侧、中山西路东侧,以及中环线立交地面道路的跨越苏州河三处飞线(共37根)。

上海最好的天际线(上海两区苏河飞线)(2)

最后一剪现场

长宁建管委副主任陈岗表示,项目实施过程艰难,最初经现场排摸及梳理,三处飞跃苏州河的通信线缆存在运营商多,协调困难,过苏州河信息管孔紧张等多种问题。针对此次苏州河飞线整治工程的施工特点、技术难度、各项管理目标和人员分布等实际情况,各部门围绕施工生产、项目管理和党组织工作三个重点,在飞线整治工程中开动脑筋,采取多项措施,最终于12月29日圆满完成了三处跨越苏州河的通信线缆的入地工作,为长宁—普陀苏州河飞线整治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上海最好的天际线(上海两区苏河飞线)(3)

长宁-普陀苏州河飞线整治工程收官汇报现场

普陀区市政水务建设中心主任马旭宏表示,根据今年4月2日在市指挥部开展的《研究跨苏州河架空线入地工作》专题会精神,普陀区与长宁区联合开展苏州河飞线整治建设。通过此次长宁-普陀苏州河飞线整治工程,破解了架空线“黑色污染”难题,改善市容市貌环境,提升了居民整体幸福指数。

因水而生、依水而兴,苏州河对上海有着非凡的意义,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后又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一江一河”是上海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剪断了这最后一根架空飞线,清理了黑色‘蛛网’,我们还上海、还苏州河一个更美丽的蓝天。” 长宁区建管委说。

责任编辑:徐晓阳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