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的故事妇孺皆知,而且还入选小学语文教材,说的是诸葛亮神机妙算,深为东吴大都督周瑜所嫉妒,被激将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按常理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谁料熟谙气象知识的诸葛亮,第三天凌晨趁着大雾弥江,约上鲁肃,率领二十多艘扎满草人的大船逼近曹营并擂鼓呐喊。曹操多疑,命弓弩手轮番射箭。当箭射满了一侧,压得船身倾斜,诸葛亮命令各船调转船身,继续擂鼓呐喊以吸引曹军射箭。天亮后,诸葛亮将十多万支箭交给周瑜,周瑜慨叹,自愧不如。

草船借箭跟谁借(草船借箭与草人借箭)(1)

“草船借箭”的故事很精彩,但纯属虚构,赤壁之战中并无此事。不过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的注解所言,赤壁之战五年后的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正月,孙权与曹操对峙中,倒是有过相似的一件事。此事在《魏书》中也得到了印证:“权(指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指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看来是罗贯中为了追求小说的戏剧性而张冠李戴添油加醋了。

中国历史厚重绵长,奇闻轶事层出不穷,史料记载中,与“草船借箭”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又比这更精彩的事,还真的有这么一件,在史学界称之为“草人借箭”。

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叛军以破竹之势席卷中原,迫近长安,唐明皇李隆基外逃避难。眼看大厦将倾,不少地方官如“墙头草”般倒向叛军。公元756年七月,判将令狐潮围困雍丘(今河南杞县),张巡据守不降。守城官兵苦战四十余日,外无援军,内乏粮草,讯息不通,张巡苦思退敌之策。

草船借箭跟谁借(草船借箭与草人借箭)(2)

据《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记载:

“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藁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惭,益兵围之。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

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这篇史料译成白话文就是:

城中的箭都用完了,张巡令将士们捆扎了上千个草人,套上黑衣。晚上,将士们用绳子将这上千个草人往城下悬放,令狐潮的士兵发现有人缒城,争先恐后以箭射之。很久之后,(大概是草人身上的箭太多太重,偶有悬绳被射断而落地的,被贼兵捡到)才知道是草人,大呼上当。张巡由此得箭数十万只,白天将士们用这些箭继续与叛军对抗。又一天夜里,张巡故技重施,不过这次缒城的不是“草人”而是真人。贼兵看到后以为张巡又来骗箭,觉得可气又好笑,也就不加防备。于是张巡缒下城的这五百名死士,旋风一般杀向令狐潮的军营,潮军大乱,烧掉营垒逃跑,张巡所部追出十多里才回城。

令狐潮恼羞成怒,调来更多的贼兵继续围困雍丘。

张巡派部将雷万春在城墙上与令狐潮通话,贼兵用弩射雷万春,雷万春面部中了六箭,为了稳定军心,竟然一动不动。令狐潮怀疑看到的雷万春是个木头做的假人,(或许是怕张巡再来一次出人意料的“草人”计策)于是派探子问明详情,(得知真相后)令狐潮大吃一惊,站在很远的地方对张巡说:“刚才看见雷将军,方知你军令如山,但是(大唐将亡),你怎么就不懂得顺应天意呢?”张巡嘲讽地对令狐潮反诘道:“(身为大唐臣子)你连怎么做人都不知道,又怎能懂得什么是天意!”

时过不久,张巡派兵出战,抓获贼兵将领十四人,斩贼兵首级一百多,贼兵于是连夜逃跑,退到陈留,不敢再出来。

草船借箭跟谁借(草船借箭与草人借箭)(3)

就张巡“草人借箭”这一历史事件的主题而言,写到张巡选派五百名死士缒城杀退敌军就该收尾了。但从史书叙事的目的来说,加上张巡讽刺令狐潮的那句“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的反诘和之后令狐潮再次以惨败收场的结局后,显得“草人借箭”的故事人物性格更加丰满,故事背景更加厚重,因为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唐的江山在此之后又延续了一百五十余年,判将令狐潮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

我觉得,如果将“草人借箭”这一史料搬上教科书,和“草船借箭”的故事同单元讲授,应该更有认知价值和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