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心似缱

在梅树边

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

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悠远的萧声中,清清袅袅的男声圆润婉转,被刻意拖长的尾音仿佛笔锋在宣纸上辗转腾挪,声音在舞台上勾勒出一幅水墨丹青。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2)

张军在上海朱家角课植园演绎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

这是421年前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唱段《江儿水》,由“昆曲王子”张军全新演绎。转折处细若游丝却又强韧不断,像是一丝高古的奇楠香,直沁人心。台下观众的表情沉醉,典雅的昆曲遇到了知音。

曲子中段后,舒缓的小提琴加入,就如同黄药师的玉箫和洪七公的长啸隔海斗法,小提琴和背景音乐渐渐加强,但始终压不过又亮又韧的男声。

待打併香魂一片

阴雨梅天

啊呀人儿哇

守的个梅根相见

张军没扮妆,穿着日常的男装,但声音描绘的水墨丹青中,绘出杜丽娘满腹心事、柔肠百结的形象。唱完台下掌声欢呼声一片,大概只有在这样的雅集上才能有这么多懂行人。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3)

昆曲王子张军

11月29日下午,长江之滨张家港市,东方胤社文化研创平台一周年活动在此举行。除了开场演出的嘉宾张军外,专程赴会的嘉宾还有:荷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中心科学研究员Jet Bakels博士;知名主持人夏磊;课程开发专家戴昊以及世茂集团苏沪地区公司董事长蒋立丰、东方胤社平台负责人杨珊,以及来自建筑界、文化界、媒体等众多精英……

最受欢迎的都是中式的

“……雅集在东方中国,已经有近两千年的传承,可以说,今天我们的聚会,正是因为带着这种历史的余热,才让我们如此欣喜振奋。”在活动现场,苏沪世茂董事长蒋立丰如此开场。

雅集是中国古代精英独创的赏心乐事。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时任绍兴地方长官的的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政坛文坛偶像谢安、当红辞赋家孙绰、摇滚歌手般狂傲的谢万、高僧支道林等当红流量42人,于今天绍兴的兰亭雅集。大家散坐蜿蜒的溪水旁,将羽觞放入溪流,停在谁面前,谁就赋诗,作不出来,罚酒三杯。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4)

明代祝允明《兰亭序》局部

最后得诗37首,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用蚕茧纸、鼠须笔为诗集写了一个序,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这类东方特有的风雅盛事自此成为传统。无论是竹林七贤寒素的诗酒雅集,唐代进士中榜之后汇聚长安曲江畔的“曲江大会”,还是苏轼米芾等文坛巨子荟萃的西园雅集,“文采风流,照映一世”的苏州昆山“玉山雅集”……雅集成为传统文化中风雅的象征,形式不断变化,或宴饮赋诗,或联袂作画,留下一段段佳话。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5)

2018年,苏沪世茂联合众多嘉宾发起东方胤社文化平台

去年,东方胤社成立之时,苏沪世茂就遍撒英雄帖,邀请了鉴宝大师傅申、策展人陆蓉之、昆曲王子张军、中华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谢明宏、苏州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谢士强等一众海内外名家赴会,参会者的共同点是都在致力于东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苏沪世茂联合这些嘉宾,以及建筑设计师、城市非遗技艺传人等同道,共同发起了东方胤社这一文化平台,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当时就有人提出质疑,

一个房地产企业要来文化界抢饭碗了?

并不是。

在现代各领域壁垒日益森严、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的时候,敢于打破壁垒的都是勇者,他们大胆跨界,最终玩出新格局,玩出新境界。

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跨界设计的珠宝作品“时间之眼”“高贵之心”撼人心魄;创立PayPal的马斯克转型创立SpaceX进军火星;马爸爸和李连杰吴京合作拍微电影《功守道》形成话题和曾梵志合作油画《桃花源》拍出高价……,很多“闯入者”通过跨界,带给内行新眼界、新思维,专业交叉和跨界交流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风。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房企纷纷根据自身禀赋进行跨界尝试,积极寻找新蓝海,并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探索原有版图之外的可能性。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6)

世茂集团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7)主席许荣茂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丝路山水地图》

世茂的跨界看似跨得很远,但它其实是企业原有逻辑的自然延伸。世茂集团1989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三十年来,许荣茂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8)主席一直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夙愿,斥巨资从海外回购的《丝路山水地图》,并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捐8000万元,资助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在福州打造紫禁书院;在泉州筹建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等。

世茂的产品也一直打文化牌,尤其是龙胤系和国风系。讲究山环水绕、曲径通幽的苏派建筑被认为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者,苏沪世茂对其进行传承和再创造:用白墙黛瓦、人字顶来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圆形月亮门、曲折回廊来表现东方意境;国风九溪这个项目还“神还原”了拙政园中的一个亭子,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1:1等比例复制出来,通过建筑得窥东方文化的堂奥。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9)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0)

国风九溪项目“神还原”拙政园中的一个亭子

选择“东方文化”这个核心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顺应大势。蒋立丰坦诚:“卖了20年的房子了,曾经流行法式、西班牙式、托斯塔纳式,但那不是咱们自己的。现在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追求西式建筑、西式生活,而是不断追寻更适合自己的东西,东方的园林就更适合中国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以西为师、以洋为荣,但到了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不再是垂死需要被拯救的,而是被更多人发自内心地理解、喜爱、认同。这并不是打打嘴炮,而是在商业上被用真金白银不断地验证着。“近5年来,卖得最好的房子都是中式的,” 蒋立丰说,“我们越来越有东方文化的自信,它是跟着时间生长的。”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1)

东方胤社将举办一系列“世界非遗文化展”

苏沪世茂希望成为东方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因此才会通过搭建东方胤社这个平台,让更多的文化活动在这个舞台上登台、唱戏。

一年来,东方胤社风风火火,一路高歌。

增加与传统文化的接触频次

苏沪世茂凭借人脉资源、地产公司具备的场地优势以及凭借情怀与热情,在苏沪各城市举办了以建筑、文化和艺术为核心的各种展览、沙龙。据统计,东方胤社平台这一年累计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160余场,参与人次、辐射人群超过百万。杨珊高兴地说:“有些活动最早只有10个孩子,到后来塞得满满当当,后来的人都塞不下。”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2)

东方胤社周年纪沙龙现场

从左至右分别为:夏磊、张军、蒋立丰、Jet Bakels及翻译、戴昊

“其实一句话可以道出全部玄机——让文化日常化。” 蒋立丰总结道,让文化下沉到社区和家庭这两个“基本单元”——增加人与文化的接触频次。苏沪世茂的文化活动最早的参与者主要来自世茂业主,但后来就不局限于业主,成功破圈,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甚至走出国门。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3)

蒋立丰在东方胤社周年纪活动中发言

2019年4月,东方胤社受邀参加联合国万国宫第十届联合国“中文日”,作为10年来首个登上联合国“中文日”展台的中国建筑界代表,除了将人居建筑代表作龙胤系产品带到世界的舞台,还将世茂与璞远教育合作开发的《非遗故事·苏州桃花坞年画》作为中文日礼品,赠予各国大使。东方胤社给联合国官员讲述苏州园林建筑、桃花坞年画等东方文化的精粹。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4)

杨珊向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介绍《非遗故事》

这套《非遗故事》是苏沪世茂与长期合作伙伴璞远教育联手打造,用国际领先的STEM教学方法,给孩子们讲述一城一非遗的故事。除了苏州桃花坞年画,还有张家港哨口风筝、宜兴紫砂壶、盐城海盐晒制、无锡泥塑、湖州湖笔。

所谓的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个词的缩写。它是一种用科学眼光看待世界的教育方法,同时强调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5)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6)

“为少年中国”桃花坞年画活动现场

研发团队深入实地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探讨。经过一年多的策划、设计和近千人次的教研测试、优化,最终形成了国内第一个“非遗传承”主题 “STEM科学探索”模式的标准化课程《非遗故事》。

相比过去更人文感的讲述方式,《非遗故事》更“理科”、更理性,比如讲桃花坞年画,先教孩子们构建一个传统的大宅,学习年画制作后,孩子们要考虑不同的年画贴在哪里,这样就潜移默化地熟悉了传统建筑的格局、功能以及年画的内涵。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7)

2019年10月,《非遗故事》被两所学校作为试点项目引入。2019年12月底,《非遗故事》将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正式发行,与全国的读者见面。

新的创意是激活传统的触媒

即便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江浙一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面临诸多困境。张军在沙龙的分享环节说道:“中国建国70年的时间里,昆曲只招了六代的学生,总共八百人左右,被称为八百壮士。古老的艺术,真的需要一路同行的伙伴。”传承了600年的昆曲在今天仍然找不到最心仪的学生,“上海戏剧学院,每年2万人报名,只录取25个。考上的孩子都在想怎么才能成为胡歌,但没有人想要成为张军”,笑谈的口吻说出,但可以听出其中的落寞。

张军同东方胤社平台一样,通过跨界和创新的方式帮助更多人爱上非遗。之前他将昆曲和爵士、说唱等等融合,出版了《水磨新调》黑胶唱片,并在5月18日在上海开了“水磨新调”万人演唱会,都是在和年轻人做链接,探索昆曲新的可能性。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8)

东方胤社一年来活动的图片展示

正像昆曲盛事“水磨新调”演唱会,获得了企业赞助才得以举办,东方胤社平台想要成功运作也离不开世茂的商业优势。苏沪世茂希望:一方面,用商业的力量,为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整合资源、联结人脉;另一方面,将商业逻辑注入文化——为人居建筑产品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只有真正让文化人、文化产业活下来,文化才能传得下去。

在人们印象中,谈到传承传统总会让人感觉是有压力的。Jet Bakels博士介绍荷兰文化传承经验时提到:“荷兰传统的花车游行,会鼓励孩子参与,孩子们对花车的装饰会采用很多新东西,比如僵尸花车,传统一定要加入新的创意,新的趣味,方能真正传承下去。”

东方文化传承的同时,同样要创新。而创新之后,取悦下一代受众就显得没那么难。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19)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20)

蒋立丰曾在一次公益活动中,陪着一个五岁的患病女童做湖州的善琏湖笔,枯燥的传统文化通过新鲜的传播形式,让孩子把一支简易的湖笔和笔架制作完成。女童尽管还不认字,但一直兴致勃勃地用这支毛笔写写画画,奶奶说,回去给你报个书法班。女孩立即说,好啊好啊。兴趣就这么简单地培养了起来。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21)国家的复兴需要载体,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蒋立丰说道。不仅是企业,传统文化之兴亡,匹夫有责。看到第一季《非遗故事》的传播效果,张军已开始和东方胤社探讨,如何让孩子们放松地感受到昆曲之美妙。

就像看美剧,第二季会更精彩,对吧?

一键开启苏沪世茂线上非遗博物馆,

感受“非遗”的非凡魅力。

(部分图片来自东方胤社)

策划:三联.CREATIVE

作者:方禾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22)微信编辑/设计排版:赵姝萌

冬日游园会心得(冬日雅集风起东方)(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