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平时的工作就是为患者解决各种肾脏问题。标题中所谈到的“水肿”它其实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体征”。并不是肾脏疾病所特有的。像心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性等多个方面如果出问题都可引起“水肿”。那肾不好所引起的水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就从专科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肾导致的水肿一般什么时候会消(很多疾病会引起水肿)(1)

水肿的简单解释

我们单纯的从字面上来理解,水肿就是指的组织间隙过多的液体积聚,当积聚的液体超过体重的4%-5%时就可表现为显性水肿(即肉眼即可看出,如眼睛、下肢等部位肿起来了)。它可划分为全身性、局限性两大类,像水肿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隐性水肿的表现。

肾导致的水肿一般什么时候会消(很多疾病会引起水肿)(2)

肾脏不好为什么会出现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因素引起的水肿我们通常称之为“肾性水肿”。从发病机制来探讨,主要分为以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为主的肾病性水肿和以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为主的炎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

●这里我着重需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肾病综合征”,它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注意,凡是可能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因素,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等都会引起肾病性水肿。

●究其原因,肾病性水肿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是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它就是造成组织间液积聚的原发因素。而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原因就是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大量随尿丢失(蛋白尿),白蛋白的丢失量每天可达10~20g(做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即可知晓),这个量显然是超过人体蛋白合成的能力的,从而造成人体白蛋白呈现“入不敷出”的状态。

肾导致的水肿一般什么时候会消(很多疾病会引起水肿)(3)

●有朋友可能有疑问了,为什么白蛋白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后就会引起水肿呢?我在这通俗点解释,也就是说我们“血浆 的白蛋白”具有抓住“水分”的作用,当你血浆的白蛋白减少后血液中的水分就会失去控制从而进入组织间隙,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引发水肿,如老百姓常说的“眼睑水肿”。

●由于持续的低蛋白血症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这时候我们全身毛细血管的滤出就会增加,在引起组织间液增多的同时,也会造成血浆容量的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我们人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系统)被激活,同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又激活下丘脑-神经垂体引起ADH(血浆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导致人体进入“水钠滞留”的状态,故而引发肾病性水肿。

肾导致的水肿一般什么时候会消(很多疾病会引起水肿)(4)

肾炎性水肿

●这里我主要需要介绍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少尿等、高血压和水肿)。它引发水肿主要是“球-管失衡”(肾小球、肾小管)导致人体水钠滞留所导致。其实质是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但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的相应减少。

●由于肾小球血管的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因疾病状态发生“肿胀和增生”。而炎性细胞渗出、纤维蛋白的堆积充塞囊腔,使得后者变得狭窄,故而通过肾小球的血流大为减少,这样的后果就是肾小球的有效滤过面积明显下降,最终肾小球对水、钠的滤过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完整的肾小管(它的重吸收功能没有被疾病所影响)仍以正常速度重吸收“钠和水”,故产生高渗性少尿甚至无尿,大量的水、钠滞积于体内,引起血浆容量和血管外细胞外液量的明显增多,组织间液因而增多而不能被淋巴回流所代偿,于是出现肾炎性水肿。

肾导致的水肿一般什么时候会消(很多疾病会引起水肿)(5)

综合总结

相信经过我上面对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发病机制详细的阐述,大家对于肾不好为什么会引起水肿也有大致的了解。在临床工作中也碰到不少患者并没有别的不舒服,只是脚肿了或者眼睛肿了过来医院检查一下发现原来是肾脏出问题了,所以“水肿”可谓是肾脏出问题的一个异常信号,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寄语:本文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耗费大量时间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点个转发帮助一下更多人,感谢支持。#「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健康乐享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