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这是《山海经》中形容“凤凰”的描述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元素之一,常被人们用来象征祥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山海经凤凰记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海经凤凰记载(山海经凤凰传1凤凰来历与图腾的精神寄托)

山海经凤凰记载

“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这是《山海经》中形容“凤凰”的描述。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元素之一,常被人们用来象征祥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凤”和“凰”原指两种五彩鸟,凤是凤鸟,凰则是皇鸟,据《山海经》记载: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凤和凰为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凤凰、龙、麒麟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随着历史的演变,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越来越复杂,自秦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女儿们开始称凤后、皇后(凰后),凤凰的形象也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

据传,凤凰共有五种即五凤。《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而《大藏经》记载:“羽嘉生应龙。应龙生凤凰”,认为凤凰是应龙后裔。

凤凰生性格高洁,“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所以就有了凤栖梧桐、凤食练实、凤引醴泉等说法。凤凰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和龙一样,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人类借助于龙、凤,沟通和大自然的联系。龙、凤同为中华民族两大图腾,崇凤是一种浓厚的民族情结。自古人们就赋予了凤凰很多美好的特征: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

凤凰是“华贵、伟岸、进取、太平”的象征,凤凰自古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而风的甲骨文字和凤的甲骨文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和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上之意。

而同时凤凰也是爱情的象征,凤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吉祥,自然也包含了爱情的幸福。凤有了象征爱情的涵义。龙凤呈祥,凤自古被人们用来祝贺婚姻美满,比喻夫妻和谐。

北宋年间,流行以赠送凤钗来定情,而凤钗是妇女的一种首饰。男女订婚,女方多以凤钗赠与男方,以表示自己对男子的忠贞不渝。

凤凰作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和龙一样,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凤的象征意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不再把凤当作专制皇权的象征,而是把它当作民族文化的象征。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原始彩陶文化中,就有凤形象的雏形。在距今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代青铜器上也出现了凤纹。以致在以后中国历代的装饰艺术中,都创造出许多以凤为题材的艺术珍品。这些以凤纹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是传统艺术的代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从龙凤艺术的角度来看,凤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与龙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即可以说,华夏民族也是凤的传人。

凤凰在民间自古就代表着和美、和谐。爱情的忠贞。凤凰作为一种和谐观念的精神与物质载体。是建立在巫术与鸟图腾的结合之上,融合各个时代与不同部落所崇拜的图腾。凤凰文化的和谐理念涵盖了生活的社会与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先秦时期,凤凰的图案出现在权力的象征玉器和青铜器上,后世又逐步成为皇家独占御用的纹饰,出现在各种皇宫建筑,使用器物之上,并以礼制和法律的形式予以维护。凤凰和龙一样,自古就是我华夏人们的精神寄托,它寄托了自古以来无数华夏人对图腾的崇拜崇敬。(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