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何其深远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表扬的手势,都会让孩子铭记于心,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最佳动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让孩子受启发的电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让孩子受启发的电影(孩子厌学成绩不佳)

让孩子受启发的电影

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何其深远!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表扬的手势,都会让孩子铭记于心,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最佳动力。

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是人们赋予教师的光辉形象,可是有一部电影却颠覆了我们对教师的认知。捷克电影《女教师》彻底颠覆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基本形象。女主玛丽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女教师,她利用学生家长,一心为自己谋取私利,最后导致学生自杀,家长联名申诉的故事。

道德败坏的老师为何还能继续任教?作恶多端的老师为何还有家长庇护?不奉迎讨好老师,你的孩子会有怎样的下场?……甚至孩子厌学,成绩不佳都能从电影《女教师》里得到启发……

一、电影《女老师》剧情介绍

新来的女教师玛丽似乎对学生家长的职业很感兴趣,第一堂课便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她会一一记录,尽量让每个家长做到“人尽其用”。作为交换她会向家长透露考题,帮助他的孩子拿高分,并且屡试不爽……

一天,玛丽想给远在苏联的姐姐寄面包,但捷克严禁生活物资外运。于是玛丽请在机场工作的丹卡爸爸帮忙,可丹卡爸爸讨厌奉承别人,更不想触犯法律,他直接拒绝了玛丽。

从此丹卡的成绩直线下滑,很快成为班级倒数。玛丽更是斥责丹卡:智商低,学习态度差,让她回答问题简单就是浪费时间!……

丹卡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她每天更加努力地学习。可无论丹卡怎么努力,她都无法通过玛丽的考核!

意识到问题的丹卡爸爸找到玛丽,向她说明情况:我只是个会计,与机组人员并不熟悉。玛丽虽然遗憾,但她希望丹卡爸爸不要多虑。

丹卡爸爸随后安慰丹卡:老师会让你回答问题的,你以后需要更加努力……

课堂上玛丽总让海伦回答问题,于是愤恨不平的丹卡向玛丽提出质疑:为何海伦总能知道考题?

玛丽怒斥丹卡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运动才是你的强项,你不是读书的料……

玛丽给丹卡贴上“笨蛋”的标签,很快她就成为同学嘲弄的对象。

丹卡开始厌学,妈妈看到心痛不已,但她却无可奈何。因为玛丽背景深厚,妈妈无力与她抗衡。于是妈妈让丹卡转学,爸爸却不同意。

妈妈说,这不是玛丽一个人的错,这是学校、社会的问题……

爸爸坚持不转学,不堪重负的丹卡开煤气自杀,幸亏妈妈及时发现并送到医院……

丹卡自杀事件震惊学校,校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必须追究玛丽的责任。

忌惮于玛丽深厚的背景,校长欲借校董会之力将玛丽开除。他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联名申诉玛丽。

会上玛丽的支持者说:玛丽刚刚丧夫,我们帮她纯属助人为乐……丹卡成绩差只能怪自己,岂能甩锅给老师?……

校长回应道:丹卡成绩并不差,学校的智力测验成绩可以说明,玛丽不能侮辱丹卡的智商……

玛丽的支持者反驳道:你们背后诋毁玛丽,我们要申诉……

大家都愣住了,只有菲利爸爸站了起来。他曾是摔跤冠军,为人正气,但也易暴易怒。

菲利爸爸讲述了他的故事:

他对儿子向来粗暴,但他坚信菲利能明白他的苦心。学习摔跤的菲利面临比赛,可他却总是缺席训练。玛丽乘机状告菲利爸爸:你儿子表现不好。于是菲利被爸爸暴揍一顿。如今菲利爸爸已明白玛丽是故意为之,因为他们家从未给玛丽送过礼物,也未给玛丽任何帮助,所以玛丽总是故意找茬,为难菲利。

一天,丹卡被同班男生欺负,菲利替她打抱不平,反被玛丽一顿谩骂:你和你爸一个德行!课堂上玛丽被人戏弄,她就怪罪菲利:我就知道是你,小混蛋!

菲利为自己辩解,玛丽压根不听,却要带他见校长,菲利不肯。玛丽发疯般殴打菲利,她怒吼道:我说是你,就是你!你这个该死的小混账!……

后来玛丽每天借故留下菲利,不让他参加训练……

为了平息老师的怒火,菲利和丹卡决定放学后帮助玛丽做家务……

父母没有奉迎玛丽,孩子们决定依靠自己。他们完全低估了家务的劳动强度,当他们干完所有家务活后累得直想趴下,菲利哪还有体力训练?

菲利爸爸想帮助他们,但丹卡祈求他不要插手。

一天,玛丽请菲利爸爸修洗衣机。菲利爸爸乘机将玛丽堵在卫生间,他威胁玛丽道:我儿子不需要靠给你做家务来加分,他和丹卡都不需要,你听明白了吗?……

玛丽微微一笑说道:但我的孩子们很爱来我这里。

菲利爸爸回敬道:他们不是你的孩子!你无权叫他们做家务!你的职责是教书!……

玛丽高傲地回答:你一定会后悔的!

随后她投入新同学卡罗爸爸的怀抱,娇滴滴地哭诉道:他威胁我,我好害怕……幸亏你在这里……

菲利爸爸讲的故事没人相信,谁会相信一个有案底的人?虽然他入狱只是因为保护妻子才打伤别人。

一片沉默,玛丽的支持者提议散会。

这时一位身体残疾的家长站了起来,他要声援丹卡并签名。

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残疾家长家境贫寒,他能供孩子读书已实属不易。可是玛丽偏偏在课堂上总是支使孩子为她购物,残疾家长即使被玛丽歧视,他仍主动向玛丽揽活。现在丹卡自杀,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他直言后怕……

玛丽的支持者攻击道:你可真虚伪,好处捞完了,就掉转枪头……

最后签名的是新同学卡罗的爸爸。玛丽偏爱卡罗,大家有目共睹。卡罗爸爸怎能如此忘恩负义?

他的故事更让大家惊讶:

转学第一天,班上玛丽如此介绍卡罗:卡罗来自单亲家庭,他只有一位慈父。或许有人会问:他妈妈呢?他妈妈远走海外,背叛祖国,背叛了卡罗。卡罗很不幸,他的妈妈太让人失望了……卡罗太可怜,我们要尽力帮助他……

玛丽信守承诺,尽力帮助卡罗。一天,卡罗违反校规,玛丽没有批评他,而是约见了卡罗爸爸。

她温柔且暧昧地对卡罗爸爸说:我常常会想到你,我懂你的感受,我很乐意帮助你……

卡罗爸爸被吓得落荒而逃,玛丽又追至家中,带来很多食物。玛丽甚至谴责卡罗妈妈狠心,竟然抛夫弃子……

卡罗爸爸说:我妻子30岁就是研究所所长,她是为了谋求职业发展才离开的……

卡罗爸爸拒绝了玛丽的示好。

目前已签名三家:丹卡、菲利、卡罗。残疾人家长见势不妙,选择退出。

散会前,校长宣布:玛丽班级的升学率最差,不到全校的15%。

家长们面面相觑,然后安静地离开。

会后玛丽的支持者将一切告诉了玛丽,不顾保密原则。

保持沉默的家长们悄悄返回,找到校长,要求签名。

玛丽得知卡罗爸爸签名后,冲到他家谩骂道:别人会听你的话吗?叛国贼的老公!……

卡罗爸爸没有理会她,因为他已想好要将卡罗送到妈妈身边……

最后玛丽被学校开除,班级迎来新的老师。

多年之后,丹卡成为名医,菲利成为修车工,卡罗则与父母在国外团聚……

让人毛骨悚然的结局:作恶多端的玛丽换了一所学校,她的老套路又将重新开启……

二、《女教师》带给家长的启示

电影《女教师》让无数中国观众产生共鸣。遇到好老师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也是家长最大的期盼。可是好老师可遇不可求,心中有爱的老师会给孩子无穷的信心和力量。而师德败坏的老师却只会无情地辱骂、打压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

如果孩子非常不幸,遇到道德败坏的老师,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1.家长应该成熟理智,弄清真相之前,保持冷静思考;

2.与老师保持沟通,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若是孩子的问题,理性支持老师的同时帮助孩子改正不良;

4.若是老师故意针对孩子,按情节严重程度分类讨论:

(1)情节轻微,有缓和余地的,参见上述1、2、3点;

(2)情节严重,对孩子造成一定伤害的,可给孩子调班或转校。同时将该老师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公之于众,让他接受舆论的谴责。

(3)情节恶劣,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的,直接投诉教育局,拍照录像作为证据,让他接受应有的惩罚。

总之,师德败坏的老师只是少数,如果孩子不幸遇到,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对暴力行为和言语侮辱坚决Say:No。

我是香若百合,欢迎点赞、评论、关注及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