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历史上曾经独立存在将近三百年的王朝,明朝在建立之初就有着十分完善的学校与书院教育体系。

仅就官学而言,明朝的官学可以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则可分为三部分,国子监、宗学和武学。

本期的聚焦点就是中央官学中的国子监!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1)

图1-1. 秋天的国子监

国子监也分南北

明朝实行双京制,有京师北京及南都南京,两地都分别设有国子监。

南京国子监历史悠久,气势恢宏,教室宽敞且环境优美。除正堂和支堂作为主要教学场所外,还有建筑设施如书楼、射圃、馔堂(餐厅)、号房(学生宿舍)、光哲堂(外国留学生宿舍)、养病房、仓库、文庙等。

北京国子监则非有明所固有,乃公元1403年时明成祖增设而成,故而规模上不及南京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亦简称北监,南京国子监则简称南监。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2)

图2-1. 北京国子监

国子监的监生

国子监作为明代时的太学(最高学府),其学生称为监生。

由于出身不同,监生被分为五类:

凡此五类学生,在入学后按照学问高低分进六堂之中。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3)

图3-1. 明朝时,原琉球(现日本冲绳)中山王察度曾送王子孜每、阔八马进入国子监学习

国子监的六堂

六堂,即由正义、崇志、广业初级三堂,修道、诚心中级二堂加上率性高级一堂组成。

编入高级堂以后,监生便依据积分制来决定其最后是否派充官职。

凡是1年内积至8分者为及格,予以出身,派充官职;如不满8分者,仍旧留堂学习。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4)

图4-1. 北京国子监——崇志堂

六堂的管理

在管理上,国子监六堂每堂设堂长一人,管理全堂事务。

堂长除要用集愆簿记载堂内诸监生的过错外,还要承担起惩罚的义务,要根据监生犯错数量的多寡对之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类似于班长和教务主任的集合体。

除此之外,堂长还要检查堂内监生的出入,担当起宿管的职责。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5)

图5-1. 清国子监监照——学历证书

国子监规矩严苛

①对监生管理严格

国子监的管理十分严格,凡上课、起居、饮食、衣服、澡浴及告假出入等,都有详细规定。小有过失,动辄体罚。至洪武十五年(公元1385年)又颁禁例,诏国内学校镌刻“卧碑”,中央学校、地方各学校普遍颁发。

②对教员要求众多

除了对学生要求严格之外,国子监对于教职员的人选也特别慎重。

例如,对司业一职,往往特选当朝大学士、尚书、侍郎充任。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6)

图6-1. 龚用卿——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在教职员,也就是教官的种类上,国子监便有10种之多。

凡此10类教员,覆盖了国子监监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7)

图6-2. 北京国子监——绳愆厅

国子监的教学内容

作为传统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学院,国子监授课仍旧以四书、五经为主。永乐年间明朝廷曾制定四书、五经“大全”,颁行各学校作为必读之书。

除此之外,国子监监生们还有其他课程学习,包括: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8)

图7-1. 性理大全

其中,《御制大诰》为明太祖所编撰,主要内容是教人民守本分,纳田租、出夫役、替朝廷当差的训话,还列举了一些人犯罪的罪状。

在每日的课程学习上,除了初一、十五两日例假外(例假仍要学习射箭),监生们每日需上晨午两课。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9)

图7-2. 御制大诰

国子监监生实习制度

除了针对在校生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到外,对于监生们毕业后“找工作”国子监同样有一套成熟的实习制度——即国子监监生历事制度

国子监监生在学习到一定年限之后,会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此举称为“先行吏事”,亦称“拨历”。

“拨历”的监生通称为“历事监生”。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10)

图8-1. 北京国子监

历事监生的历事部门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中央部门,另一种是分派到州、县。

历事时间上,根据各人各有不同,有的3个月、半年,有的长达1年,甚至还有更长的。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11)

图8-2. 国子监牌坊

但无论时间长短,历事期满后都会有考核,监生经过考核后分为上、中、下三等。

在官员任用上,上、中、下等还有不同。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12)

图8-3. 国子监夜景

国子监的福利待遇

国子监监生与现代的国防生很像,在严格的管理下进入政府各个部门任职,相当于和国家签订了卖身契。

既如此,其待遇肯定就不差。

待遇上,国子监生有六大福利:

大明国子监是学校吗(明代的学校与书院)(13)

图9-1. 清国子监生熬药陶壶

总结

明代国子监监生,作为最高学府(太学)的学子,是整个明王朝的佼佼者。国子监内可以说是众星揽月,群英荟萃。

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即使没有这些严苛的管理制度,我想监生们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吧!

参考文献

[1] 郭齐家. 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J].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