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转型数据分析(数据化人生骑手)(1)

程序员转型数据分析(数据化人生骑手)(2)

告诉你一个有些科幻的真相,欢迎来到数据化人生。

- 1 -

美团没有“人性”?

这段时间,《人物》推了一篇比较煽情的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在列举了外卖骑手在外卖平台AI算法下的种种不易之后,它提了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

数字经济的时代,算法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这句话说得很含蓄,其实它的真实意思是:

算法会用来奴役人类吗?

美团一直是效率主义的忠实信徒,在掌握了无数外卖大数据之后,美团精准模拟了配送全过程,可以说它缩短配送时间这个决定的背后是有真实的大数据作为支撑的,我毫不怀疑这里面的严谨性,甚至算法里都包含了低楼层和高楼层,电梯和非电梯。

一句话:这个算法可以满足骑手收入、美团收益和用户体验的收益最大化。

但是,它依然被人批评。

我想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算法本身:算法再精确,也无法完全模拟现实情况,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变量是不可忽视的。

2、算法剥削:虽然美团的算法平衡了骑手、平台和用户三者的利益,但是我们其实很容易发现,作为个体的骑手是这三者地位最低的,没有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算法不断地优化。

美团的这种算法实践,看似没有“人性”,但是在效率大于公平的当下中国,有不少市场。

但是这种算法的前提是大数据,而大数据正是我们已经或正在面临的困境。

- 2 -

数据化人生

我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个人信息的滥用。

有一次和老婆聊天聊起某个品牌的数码产品不错,功能如何如何好,接下来的几天,打开抖音、爱奇艺和微信公众号,全部都在给我推送这个产品的广告。

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各类算法将会成为我们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知道,数据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也会刀刃向内的。

否则,类似外卖员的困境,会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

所以,我的意思有两点:

1、要尽早学习其他国家来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对相关部门和企业涉及个人信息使用进行限制和规范。

2、如果国家暂时无法做到,个人就要提高对自己信息和隐私的保护意识,对一些非必要的app关闭麦克风、摄像头以及地理位置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