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疗界的医生同行们,以及社会上的很多病患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一方面仅治疗了带状疱疹,以为疱疹消退了,就痊愈了,却遗留下烧灼样、针刺样、放电样的疼痛;另一方面认为疼痛不是大问题,忍忍就过去了,忽视了对疼痛的正规系统治疗的重要性。

顽固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最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顽固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有“不死的癌症”的恶名,其疼痛程度和疼痛时间非正常人所能想象,疼痛呈烧灼样、针刺样、放电样,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有的病人甚至一天发作数十次,每次发作数秒至数分钟,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皮肤触痛,不能穿衣,衣服碰到就会痛。还有的病人伴有爆发痛,发作时疼痛剧烈,甚至超过了生宝宝时的那种剧痛感,痛不欲生。长期忍受疼痛的折磨,很多病人都有精神抑郁,甚至还有自杀的想法,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因此如果患有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一定要积极尽早接受及时、全面、正规的系统治疗,避免发展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一旦发展成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难度大幅调高,病情预后程度也不是非常理想。

射频消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脉冲射频巧治)(1)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我们也有了新的方法、新的技术,不再谈虎色变,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有了治愈的可能。一方面要采用基础的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增强抵抗力等基础药物治疗,另一方面,我院疼痛科采用微创治疗方法:CT引导下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治疗痛苦小,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观。曾帮助很多顽固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患者解除疼痛,其中治疗难度最大的是一名80高龄,有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史近10年的老人。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好发于冬春季,VZV有亲神经的特性,人类是VZV的惟一宿主。带状疱疹容易治愈,但其引起的疼痛却非常麻烦,临床上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被国际疼痛学会列为最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病人在出疱疹期间及疱疹愈合后出现的神经痛,包括了一个月内的急性(AHN)或三个月内的亚急性疱疹性神经痛 (SHN) 以及三个月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这个病毒长期潜伏在感染者的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一旦抵抗力低下,身体素质弱时(如感冒、受凉、肿瘤、劳累等)这个病毒就抓住机会,突破了宿主的保护屏障,侵犯神经,并沿着神经纤维上行,使神经和皮肤发生强烈的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异常放电样疼痛。所以一般是先疼痛2-3天,然后皮肤就冒出来很多红斑、水疱。疼痛一般表现为放电样、烧灼样、针刺样,有的患者伴有皮肤麻痒感,有的患者伴有痛觉超敏,衣服碰到就会疼。有的患者还有爆发痛,每次发作,疼痛剧烈,很多患者都伴有焦虑抑郁。

射频消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脉冲射频巧治)(2)

年龄越大,身体素质越差,疼痛程度越严重的病人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越大。据《201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估计:6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PHN发生率为65%,7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PHN发生率为75%。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日益成为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

常规治疗

我们的原则是:早期、全面、足疗程、联合治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皮内注射、臭氧大自血疗法等等方法。一般而言,经过上述治疗手段,70-80%左右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但要注意的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带状疱疹发生后1个月以内,1个月至3个月治疗的难度会明显增加,而超过3个月后,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极少数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很难治愈。

脉冲射频术

脉冲射频术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在CT引导下把“针”精准放在受累神经的背根神经节旁边,通常使用频率2Hz、电压45V,电流持续时间20ms,间歇期480ms的脉冲式射频电流进行治疗,脉冲射频可以影响感觉神经ATP代谢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持续、可逆地抑制C纤维兴奋性传入,从而对相关神经的痛觉传导起到阻断作用。脉冲射频能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或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结构无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较多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脉冲射频巧治)(3)

射频消融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脉冲射频巧治)(4)

对于PHN这种顽固性疼痛,大家记住了:

※ 要早期诊断,早期开始治疗。一出现红斑丘疹,确诊带状疱疹后,就应到疼痛科就诊。

※ 常需要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才能有效治疗,避免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发展成PHN。

※ 对顽固性PHN,需要多种药物基础治疗,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