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元青花的自白:元人与酒那些事儿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

来源: 博物馆丨看展览

原标题:保定窖藏酒器的自述:元人与酒的那些事儿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元代的一组酒器。出生于浮梁,就是今天的景德镇。

我们的主人是元代保定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英勇善战,靠他的赫赫战绩得到了这组御赐的酒器。主人对我们十分爱惜,只有重要场合才把我们拿出来使用。

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了保护我们不毁于战争,主人忍痛将我们连同他心爱的绿松石山子、玻璃瓶、玉片等埋入地下,小心的做了标记,希望战乱过后再将我们完好无损的取出来。

只是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等我们再呼吸新鲜空气时已经是1964年。物换星移几度秋,埋藏我们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所学校,不变的是世人见到我们时的连连惊叹。

“是一批元青花!”

▲卵白釉双龙纹菱口盘局部

图片来自《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

▲青花海水白龙纹梅瓶局部

图片来自吾有好爵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3)

▲青花釉里红罐顶部狮纽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4)

▲蓝釉梅梢月纹盏局部

图片来自《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我们的配色代表了元代上层人士的审美。

爱蓝色,爱白色,爱蓝配白,爱白配蓝。

想要生产出我们其中一个已经非常不易,生产一组更是难上加难。

你们看大罐哥那庞大的体型,想要拉坯成型这么圆润(pang)的瓷器,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是做不出来的。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5)

▲青花釉里红狮纽盖罐

保定窖藏出土一对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再看看它脑袋上的狮纽,满身的青花以及它鼓鼓肚子上的镂雕装饰,看到上面的釉里红了吗?要知道釉里红烧造温度十分狭窄,将青花和釉里红烧造在体量如此巨大的器物上着实不易。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6)

▲青花釉里红狮纽盖罐局部

图片来自吾有好爵

因此大罐哥也被学者誉为工艺最复杂、装饰最华丽、最费工时的元瓷。

再看看梅瓶哥、玉壶春瓶哥、执壶哥我那修长的八棱身材,采用了最复杂的八棱成型工艺。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7)

▲青花海水白龙纹梅瓶(失盖)

保定窖藏出土一对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8)

▲青花八棱玉壶春瓶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图片来自吾有好爵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9)

▲青花八棱执壶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图片来自吾有好爵

我们的成型、装饰、烧造过程太复杂,成功率很低。因此数量都比较稀少,比如梅瓶哥就是孤品,迄今为止世上仅此一对。

物以稀为贵,然而我们不仅仅是贵可以形容的。在我们那个年代有钱也买不了我们这样一组酒器。

因为我们是供御产品,皇家制造,但求质量,不计成本。

看到我们身上的四爪龙纹、麒麟纹、凤纹、金彩了吗?这可都是禁限纹饰,官府已经明令禁止老百姓在器物上用描金或使用麒麟、凤、龙纹。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五爪龙纹,印有四爪龙纹的我们是皇帝专门用来赏赐高级官员的。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0)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1)

▲青花梅瓶上的麒麟纹、凤纹装饰

图片来自吾有好爵

03

从实用性上来说,我们兄弟虽然都是酒器,但分工各不相同。

我们分别是:

储酒器(青花釉里红狮纽盖罐一对、青花海水白龙纹梅瓶一对)

斟酒器有时兼做温酒器 (青花八棱玉壶春瓶一件、青花八棱执壶一件、蓝釉描金匜一件)

饮酒器 (卵白釉印龙纹菱口盏一件、卵白釉双龙纹菱口盘一件、蓝釉金彩盏一件、蓝釉金彩盘一件。以上组成盘盏两付。)

储酒

储酒器一般为大型的瓮、罐及梅瓶、小口的鸡腿瓶等,带盖的玉壶春瓶有时也被用作储酒器。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2)

▲储酒器瓮、梅瓶等

山西阳泉东村元墓壁画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3)

▲储酒器罐

山西兴县红峪村1309年墓壁画

为了防止酒气散发,酿造好的酒一般都要密封保存。作为一个储酒器,密闭效果很重要。有的储酒器会在装好酒后用泥封口。

可是用泥封口有损我哥的颜值,设计酒器的老师傅匠心独运在狮纽盖罐的盖子内部设计了一圈凹槽结构,龙纹梅瓶盖子内部设计了柱状插榫,使盖与口完美契合达到密封的效果。既美观又实用。

以前,再烈的酒一般也很难超过18度,而在我们那个年代,已经出现高度数的蒸馏酒,我们叫做“阿剌吉”。

只是人们喝惯了黄酒、米酒、果酒这种低度数的酒,对于“阿剌吉”这种元代新出现的,喝起来很辣,喝一点就浑身发热的酒很不习惯。

于是他们在小本本上默默的记下了:“阿剌吉,尤毒人!”“阿剌吉,有大毒!”

(阿剌吉表示:这个锅我不背!你们对我一定是有什么误解。)

酒从储酒器中倒出来并不马上饮用,我们那时的酒并不像今天这样清澈,有的酒糟与酒液是混合在一起储存,有的酒比较浑浊有沉淀或酒渣。

最近比较火的白居易先生曾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诚挚的邀请它的小伙伴刘十九一起取暖品尝新酿的未经过滤的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没有过滤,上面漂着一层酒渣,小小的红泥炉烧的通红。天色已经晚了,马上就要下雪了,我们一起喝一杯如何?

诗中就将未过滤的酒,酒面上漂浮的微绿的酒渣形容为“绿蚁”。(为什么突然间不想喝了=。=)

梁山好汉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筛一碗酒来吃”,筛酒就是将酒过滤一下的意思。

温酒

过滤好的酒我们习惯把它温一下再喝。大家耳熟能详的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都有提到温酒。温酒虽是一件不起眼小事,想要将酒温的恰当好处却不太容易,每一次都将酒温到合适的温度恐怕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一位叫宋季的男士想在杭州找一个颜值与才华并重的妾室,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中意的姑娘。有一天有人介绍了一个叫奚奴的漂亮女孩。见面后,宋季抛出了他的问题——你的才艺是什么?

别的姑娘都说什么琴棋书画。奚奴却说我会温酒。

听到这里围观宋季相亲的吃瓜群众哄堂大笑。(内心os:温酒算什么才艺)

后来奚奴开始了她的漫漫温酒生涯。第一次温的太热了,第二次又温的太凉了,第三次温度刚刚好。然后以后的每一天奚奴都能将酒温到第三次的温度。从宋季与奚奴结婚,直到宋季去世,奚奴温的酒“无过之或不及”。

宋季死后,将遗产留给了奚奴。奚奴因此暴富,人们尊称她为奚娘子。

书中评论:“一事精至,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

认真努力的人最动人

宋时,常见温碗注壶为一套的温酒器,温酒时将注壶放入碗中,以碗中的热水温之。温碗注壶既是温酒器也是斟酒器。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4)

▲青白釉温碗注壶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那我们的时代,用什么温酒呢?

有学者认为匜就是温酒器。也有学者认为匜是斟酒器或饮酒器。为了保持匜的神秘感,我决定保守它的秘密,期待更多资料出现,学者们能够解开它的身世之谜。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5)

▲蓝釉折枝纹匜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不过呢,我倒是可以偷偷告诉你它的另一个秘密,想知道它blingbling的金彩是怎么画上的吗?

emmm……这可能是一个有味道的故事。

《景德镇陶录》:“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

就是说这种描金工艺是用金箔加铅粉研成粉末,再调大蒜汁描绘在瓷器上,经焙烧之后用玛瑙打磨而成的。

是不是有点重口味。

除了匜之外,玉壶春瓶有时也会做温酒器使用。

《事林广记》“把官员盏”条记载:“酒以壶瓶盛之,须荡令热。”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6)

▲山西阳泉东村元墓壁画中的温酒场景

壶瓶即为玉壶春瓶,将酒装进玉壶春瓶中将其烫热。壁画就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画中男童身前有圆几,上置仰莲座火盆,火盆上有铁釜。男童手握玉壶春瓶的颈部,利用铁釜中的热水温酒。

饮酒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首都汴梁的酒店里经常能见到两人对坐饮酒,桌子上摆着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

宋墓壁画中也有这样的场景。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7)

▲白沙宋墓壁画

到了我们元代呢,温碗注壶就没有那么流行了,比较“潮”的是用玉壶春瓶与台盏配合着喝酒。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8)

▲卵白釉印龙纹菱口盏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图片来自《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19)

▲卵白釉双龙纹菱口盘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图片来自《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卷》

酒杯与盘组成盘盏(台盏)一套,成套的盘盏常在釉色与纹饰上常相互呼应。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0)

▲蓝釉描金梅梢月纹盏(配套的蓝釉金彩盘已碎)

保定窖藏出土一件

图片来自吾有好爵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1)

▲玉壶春瓶与台盏配合使用

山西阳泉东村元墓壁画

我们曾亲历过一次敬酒仪式,那天家里有尊贵的客人到访。主人使用我们敬酒以示隆重。那天的情景是这样的: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2)

▲壁画中的敬酒场景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壁画

敬酒人捧着台盏站在前面,仆从一人拿着果盘,一人拿着玉壶春瓶并立在敬酒人的后面。

敬酒人捧着台盏走向前,先让仆从从玉壶春瓶中斟一杯酒。然后敬酒人亲自尝尝酒的温度是否刚刚好,然后将些许酒倾倒在盘中,再令仆从将酒斟满,然后跪下把酒献进客人,后面的仆从也跟着一起跪下。

敬酒者说:“小人没有什么孝敬官人的,只有一盏淡酒,希望官人不要见怪。”

等客人接盏后,敬酒人拿着盘向后退三步,再跪,等到客人喝完后才起身走上前再跪用盘接盏。

如果客人没有喝完,则要再跪劝他喝完才能接盏。接下来后面的仆从依次进献水果、食物等。

(我们那时敬酒的礼仪太繁琐!敬酒仪式结束后我的膝盖有一点痛,啊,对,我没有膝盖……)

没有客人的时候,主人也经常将我们拿出来赏玩,他经常看着匜底的折枝纹在酒中摇曳恰似疏影横斜,手中把玩着梅梢月纹杯,心中吟诵着林逋的小诗慢慢品酒: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人赏梅时虽有梅但无酒,而使用这组酒具喝酒时即使无梅无月,也能带主人进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当中去呢。

是不是还没有喝酒就已经醉了呢?

参考文献:

赵巨川、何直刚:《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

郭学雷:《保定元代窖藏主人及相关问题的探索》,《幽蓝神采2012上海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孙机:《中国之谷物酒与蒸馏酒的起源》,《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

部分图片来自微博用户:吾有好爵,已获授权,未特殊注明的图片均来自考古简报。

【转自新浪收藏】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3)

元青花为何拍出2.3亿天价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成为亚洲艺术品中的天字第一号,从而震撼了国内学术界、艺术品收藏界和投资市场,至今仍是研究和爱好中国瓷器者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元青花的艺术、科学、历史价值很高,尤其是商业价值,多年来一直屡攀新高,始终受到国内外艺术品投资收藏家和爱好瓷器人们的青睐与追逐。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4)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故事来自于元代版画《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它表现了战国时代齐、燕交战中,孙膑被燕国囚禁,他的师傅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的故事。同样的一件元青花“锦香亭图”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万人民币的高价。该罐上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王仲文杂剧《孟月梅写恨锦香亭》,表现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陈圭与孟月梅曲折的爱情故事,此两罐是稀世珍品——元朝人物故事青花罐八件中的两件。两罐绘画中的主题人物故事虽不一样,但器物的高度、直径等却大致相同。颈部、肩部也都分别绘上了相似纹饰。只可惜“锦香亭图”罐的罐口有了修补,其价值便大大低于“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瓷器的装饰纹饰大多为牡丹、竹梅,龙纹、莲纹、花鸟等,因此,青花瓷器上历史人物故事的出现,就显得更为珍贵。

我国虽早在唐代就已经烧制青花瓷,但成熟的青花瓷器诞生在元代。元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元代中晚期景德镇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器,而且质量很高。青花瓷器从此成为景德镇窑乃至整个中国瓷器生产中的最主要产品,被人们誉之为“国瓷”。同时,元朝还在景德镇设立了全国唯一一所管理陶瓷机构——浮梁磁局。但由于所存资料和器物有限,因此,我们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和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人们常说的元青花主要是指元代晚期(1341——1368)的至正青花,至正青花是元青花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能涵盖整个元代青花瓷器。元青花的存世量少,主要与多年来的征战,以及明初统治者野蛮焚毁元代器物有关。

元代前前后后还不到一百年,作为一个王朝,它虽然短暂,但元青花却是我国瓷器中璀璨夺目的一颗珍珠。有趣的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如明、清直至民国,仿元青花瓷器几乎没有,因为元青花瓷器当时资料和器物都很缺乏,况且看到的元青花瓷器上也很少书写纪年款识。因此,在元末明初青花瓷器的断代界限上,也每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了明朝永乐、宣德时期,又是中国青花瓷器的高峰之一,后人中爱好者和牟利者都很关注明朝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器,却忽略了元青花才是真正一座尚未开发的宝藏。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仿元青花瓷器才出现。

元青花瓷器在我国历史上,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大量销往海外的中东地区。陶瓷艺术品以大件为主,如大盘、大罐、梅瓶、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长颈瓶、高足碗等。而盘、碗、杯、小罐等小件器则多行销到东南亚一带。在当今世界上,元青花收藏最多的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和伊朗国立考古博物馆。此外,在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亚的日本,以及西亚、非洲、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与出土了元青花瓷器。

【转自腾讯大渝网/瓷都中国】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5)

常见的元青花鉴定方法

 1、波浪——元青花上的波浪纹应用于大盘的边沿、盘内纹饰间的隔离及花卉纹的底纹。边沿采用波浪纹的大盘一般为菱边。

波浪纹由浪纹和波纹两部分组成。元青花上的浪纹以轻重变化的粗线勾勒,形状如“佛手”,如棕榈叶又如姜芽,称姜芽海水。波纹以极细密的线条画成,放射状或旋涡状,后者如人的指纹。浪与波之间有留白以增加空间感。有些波浪纹中加绘简笔朵花。

模印的花卉纹饰带有些以波纹衬地,作为相邻的波浪纹的延伸。

明初青花波浪纹已简化,浪纹用细线双勾中空,有的加绘细小圆圈以示浪花。波纹粗而疏,层层叠叠,汹涌起伏。已不见指纹状的旋涡。

2、变体莲瓣

莲瓣分写实性质的和抽象性质的,后者为变体莲瓣,有仰覆之别,应用很广。元青花上的变体莲瓣纹饰于瓶、罐类器物的颈部和胫部。每瓣独立,由外粗内细双框组成。内框细线一笔勾成,外框双勾后填色或粗线画成。粗线画成的分两笔,均从中间起笔。莲瓣肩部方折。内框线条和莲瓣内纹饰连笔。莲瓣内填杂宝(火焰、宝珠之类)、花卉(以莲菊为主)或云头,云头下加一圆圈。

明初变体莲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圆柔,莲瓣内图案简单,有宝相花、旋涡纹等。

3、回纹

元青花上的回纹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单体绘制,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有变形回纹,笔画简化而不完整。

明初青花回纹两个一组,笔画相连,借用一条边线。明初回纹的另一种画法是整个饰带一笔完成,从外向里画后再逆向画出,开始第二个单位。

4、卷草纹

元青花上的卷草纹每一单位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无中心波谷曲线,明初卷草纹先画一中心波谷曲线,在上伸发卷草纹,明中期起,有不画中心波谷曲线的卷草纹。

5、钱纹

元青花上的钱纹饰于盘沿口和瓶口等处,有整钱组成的装饰带,也有半钱交叉组成的饰带。钱纹以外圆内方为基本造型,有种种变化。有些钱纹中的方穿画成菱形,菱形每边加一点,如菱形饰带画法。

6、菱形

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圆口大盘一段用菱形饰带装饰边沿。每一单体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内菱形中心和四边各有一点。

【转自中国轻工业网/国联资源网】

真假元青花对比鉴定技巧详细图解(你知道元青花的故事吗)(26)

本期编辑:千鸿

【免责声明】“众奢汇品鉴”头条号部分文字和图片转载于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因编辑需要,部分文章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请告知,本平台将及时删除。欢迎交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