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欢乐颂》时,被樊胜美的妈妈给活活气到半死;没想到《我的前半生》,罗子君妈妈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角色特别有意思,她的出现颠覆了我对传统小老太太所有的认知印象……

我的前半生最终罗子君嫁给了谁(比樊胜美家人更可笑可悲的是罗子君的妈妈)(1)

从穿着,她很时尚,一头卷发,各种鲜艳的色彩服饰,最吸引我的大概就是不合年龄不相适宜的红嘴唇了,那未免太火烈点,让人有点无法接受,更无法把她是一个37岁女儿的老妈联系到一起。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她显得很与众不同。

第一次去女儿家,保姆熬了一锅粥,她舀了一小碗,吃到了一颗蜜枣很是享受,然后非要给二女儿尝尝,接着又专门去锅里专门多盛了些枣……这个细微的小动作,让居家的保姆一脸不屑的表情挂在脸上,我却笑了很久。

她生动的刻画出了那种一夜暴富的嘴脸,因为以前穷的时候,很想吃却没有和不舍得吃的,现在一朝富裕了,就发狠似的吃,似乎要把过去那种缺乏的全部给弥补过来,这种骨子里的小市民并不会因为她拎着LV的包,脖子里的爱马仕丝巾而变得上了档次。

这也就是真正意义的穷,穷怕就穷在骨子里,一旦有了穷性,一辈子便永远无法变得高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推崇:人穷志不短价值所在。

第二次让我印象深刻的罗子君离婚后,她和唐晶的一段对话。她心疼女儿,更了解子君,这些年除了当全职太太,她什么也不会做,于是竟然求对方赶紧给介绍个好男人,寻找下一任的饭票。看到这里,禁不住哑然失笑,她虽然滑稽,荒唐,但许在中国传统妇人的眼里,女人生来似乎就是享受的,就该找一靠谱有钱的男人,作为依柱共度余生。

这样的妈妈是可怜的,她自己活了大半辈子都不知道,能让自己女儿幸福的只有她独立的人格,而不是靠一个男人。靠男人而活的女人最终也要被男人所摒弃!

第三次大抵就是她看到贺涵开的车,一脸的羡慕,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真挚的,之后迫不及待逼对方给自己女儿介绍对象,如果有合适的,子君的妹妹子群也立马可以离婚。你可以骂她,势利眼,嫌贫爱富,婚姻岂是儿戏,怎么能说离就离,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思维真的有错吗。

我的前半生最终罗子君嫁给了谁(比樊胜美家人更可笑可悲的是罗子君的妈妈)(2)

作为母亲,谁都希望自己的姑娘嫁给一个有担当有本事的男人,如果不幸,嫁给了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家伙,任谁都是十分痛心的,别说是她,即使是我,如有一天,我未来的姑爷明明一事无成,还一身的臭脾气,我是片刻不能容忍的。男人没本事就低调老实点,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人,怕就怕没本事还没有自知之明,这就是永无出头之日了,跟着这样的人在一起,最后也只能是唏嘘收场!

说到这里,谈谈所谓的嫌贫爱富吧,从小就被父母教育“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到底有没有错?首先,我们要弄懂,我们嫌弃的不是贫穷,而是与己有关的,甚至会成为自己累赘的,否则,你穷你的,与我何干;其次,是嫌弃因为贫穷而激发出穷人的一些恶劣的本性,最典型的就是:我穷我有理,这会让我们无法接受甚至因此深恶痛疾;此外,爱富,爱的只是富人经验和资源,希望为己所用,最终使得自己富裕。说白了,没有人不嫌贫爱富,这就像生物的趋光性是一样的道理,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一种本能,无可厚非。

所以,欢笑之余,又有点心酸……心疼一个母亲的溺爱,她虽然爱的方式另类,但是却依然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