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摊位需要海水。
在大连,市民生活用水一吨不过3.1元(含0.8元的污水费),而一吨海水却可以卖到近百元。据了解,海水买卖这个对普通人来说比较新奇的行业,目前我市专门有一批人从事,海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内大大小小的海鲜摊位。
一吨海水能卖100元
大连人喜欢吃海鲜,我市大小农贸市场均有海鲜出售,贝类吐泥沙,养活鱼、虾、螃蟹,都需要海水,“海鲜产品如果放在淡水里养,盐度不够,很快就会死亡,直接影响价格,用海水可以使海鲜多活一个星期左右。”玉华市场一位卖海鲜的商户说。那么这些海水来自哪里?“有人专门卖海水,要用的话打一个电话就有人过来给送,特别方便。”
记者联系上靠卖海水为生的王先生,他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六七年时间了,目前负责为包括桃源农贸市场在内的近50家商贩供应海水。王先生除了把海水卖给海产品批发商,还卖给各种海鲜酒店。
“100斤的海水卖5块,一吨水100块钱左右,全市的行情基本就这样。我这个水罐车,能装5吨水,一天基本能卖上一车,这样一天下来,刨去油钱和成本,至少可以收入二、三百块。”王先生说。
售卖的海水来自哪里?
据了解,以前王先生出售的海水都是自己从老虎滩海域用泵抽上来的,但近一段时间,个别客户反映其供应的海水质量不好,容易死货。对于这部分客户的海水供应,王先生转而从付家庄一家海水净水厂进水,“净水厂的水经过处理,杂质等相对少一些。”
任先生在付家庄有一个净水厂,全年供应经过加工的海水。任先生介绍,他出售的海水都是从5、6米深处抽上来的,海水抽上来后需要经过过滤、活性炭消毒、沉淀几个步骤,整个过程需要24小时,之后才对外出售。
“整个过程下来,一吨海水的成本大约需要3、4块钱,我往外卖一吨6块钱左右。”任先生说,目前,固定到他那里拉水的客户约有30人,由于夏季是吃海鲜的旺季,因此市场上对海水需求大增,“一天最多能卖七八十吨。”
“海水经济”的萎缩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专门有一批人在从事着配送海水的行业,“不少人在干这个,大大小小的水产市场都有人固定送水。”
据悉,我市最早卖海水的人叫王明星,他甚至一度将海水卖到了沈阳等内陆地区。近年来,由于一种名为“海水晶”产品的出现,直接导致“海水经济”的萎缩。
记者了解到,由于运送海水到内陆成本过高,因此有人发明了可以制造海水的“海水晶”。据悉,“海水晶”价格便宜,速溶,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按照比例和自来水搅拌即可调配成“海水”。
业内人士表示,“海水晶”调和海水的应用主要还是在内陆,大连等沿海地区应用相对比较少,“我们这边海水资源丰富,并且利用海水晶调节海水盐度还需要技术,有现成的一般也很少去调和。目前只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市场,一户两户的,单独送水合不上,商贩就用‘海水晶’自己勾兑,另外有些小饭店也在用。”
据了解,“海水晶”是一种化合剂制品,国家没有相应标准,此前,一些内陆城市的媒体对海鲜商贩使用“海水晶”的行为多次予以报道。
半岛晨报、海力网 记者佟亮 摄影记者阎昱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