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原也在秦淮河上,现在早拆得只剩一点儿了……父亲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熟悉考场的情形,说来头头是道……所谓‘号’,就是一条狭长的胡同,两旁排列着号舍,口儿上写着什么天字号、地字号等等的……几天里吃饭、睡觉、做文章都在这轿子里……

这是朱自清1934年在文章《南京》中描写的江南贡院。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1)

号舍

如今的江南贡院也就是中国科举博物馆早已是另外一番模样,从地下四层到地上一层,足够你饱览古代中国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发展史。如若不是走马观花看新奇凑热闹,你可以在这里待个大半天,像喝茶那般细细品味。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2)

江南贡院在南京的秦淮河景区内,紧邻夫子庙和游船码头,包含有两个场馆。对面的场馆参观价值不大,可去可不去,所以我们只讲博物馆这个场馆。

检票进入之后,先要通过一个过道再下楼游览。过道上写有“连中三元”四个字,上面展示了哪三元:解元、会元和状元。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3)

状元,大家都明白。而解元和会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手写了一个关系图: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4)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概述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帮助大家了解秀才、举人和进士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其他的,就不详细解说了。写多了自己都迷糊,就不卖弄了。

在生活中或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三元及第”指的就是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以前不懂,看电视剧时听到这个词也不以为然。如今想来,人家可是相当厉害的了。

在明清时期至少中举人才有做官的资格,所以乡试是最重要也是最艰辛的一关。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5)

整个场馆很大,知识量也很多,从科举制度的雏形到它的结束都有介绍。因为很多讲解都是动画、视频或者雕塑、图片配以解说,所以,毫不枯燥,即便是小孩子都看得津津有味。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6)

这个屏幕的前面有一排座位。如果有时间,坐在这里静静地看一看考生入考场前的搜检程序。衣服从外到里一层层地脱下来检查,鞋子、袜子、帽子都得脱。而且穿的衣服必须是单层,鞋是薄底。考生带进来的糕点等食物要切开……如此严格的检查,想要作弊应该是不太可能了。

除了严格的搜检制度,考试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令人感叹求学和求功名之路的不易。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7)

就像朱自清所描写的那样,号舍就像是一个轿子,考生这几天的吃住答题都在这里面。上面的那个板子是可以拿下来放到下面的,这样就跟坐着的板子连到一起,睡觉时总算稍微宽阔一些。

号舍的墙壁上贴了很多的小故事以及考试时的一些细节,包括号兵的工作、发现作弊后的处罚、饭食供应等等。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8)

读着号舍里这些生活剪影,坐进去好好体会一下学子们的艰辛求学路,人生百态在脑海浮现,仿佛回到那熙熙攘攘的考试场面。

隔壁鼾声如雷、四周臭气熏天、饭食难以下咽、阴雨天潮湿难熬……如此条件仍能安心作答并取得功名者,真的是令人佩服!

明清科举考场南京(游南京逛江南贡院)(9)

这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内容值得你认真地看、仔细的品,如果你没有那么多时间,悄悄地告诉你:夫子庙的时间和金钱是可以省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