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虽已过,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秋意却还未至,天气还是一如既往地炎热。
此时此刻,空调、手机、大西瓜的组合,想想都觉得惬意。
不过先别急着“惬意”,毕竟今天再吃西瓜的话可能免不得一顿教育和数落。
因为老辈人都知道“立秋以后不能吃西瓜!”。
这句话寻不得起源、出处,太过武断、笃定,但让人烦就烦在老辈人都知道且认可还总爱讲。
不夸张地说,只要你听到这句话就注定得在科学和亲情上斟酌。
虽然我能立足科学,客观有力地反驳“立秋以后不能吃西瓜!”这件事,但我还是选择闭嘴妥协,暂时放下手中甘甜、解渴的西瓜,安静地听着其中道理。
说我发泄心中郁闷也好,讲我故意给文章找个主题也罢,既然暂时吃不上,那我就写西瓜。
要问世界上谁最爱西瓜,中国绝对当之无愧,毕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和消费国。
如果一个西瓜按10斤来计算,那我们每年大概要吃掉160亿个西瓜,即便平均下来,一人还要吃10多个。
不过即便我们吃那么多的西瓜,但关于西瓜的诸多“秘闻”,并不是所有人都知晓。
吃不上西瓜那咱就一起吃西瓜的“瓜”,我就给大家讲讲西瓜的“秘闻”。
含水量超多却原产于沙漠
中国人爱吃西瓜的原因,除甜之外那一定是解渴,西瓜是一种含水量非常丰富的水果,果实平均水量高达94%(不同品种、条件存在微小差异)。
如果用百分比还不能突出西瓜的含水量,那我换种方式表达,对于西瓜,我们当地不说“吃”用“喝”。
可就是这么一个含水量超高、可以“喝”的水果,在当前考古、科研等众多有力证据之下,其起源地却在非洲大陆上的干旱沙漠地区。
为何如此呢?
浪漫一点说,这是大自然给予沙漠的馈赠,是大自然怜悯沙漠中那些难以寻找水源的飞禽走兽,而赐予的礼物。
现实一点讲,野生西瓜有着吸收能力超强且庞大的根系,要知道西瓜的主根能生长至地下1——1.5米左右,主根上还能形成4——5条一级根,一级根在土壤中的覆盖半径就可达1.5米左右。其后还能形成二、三级根,此时覆盖半径可达3——4米,主根和一、二、三级根上还附着着大量具有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毛细根。
所以西瓜如此庞大的根系系统保证了西瓜植株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下仍能获取充足的水分。
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解释,为何沙地西瓜,旱地西瓜更好吃了,毕竟从栽培西瓜的“先祖”开始,它们适应了那样的环境具备了耐旱不耐涝的特性。
有的西瓜不能吃、有的西瓜不吃瓤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栽培西瓜品种。
尽管西瓜品种丰富却还是给了我们绿皮红瓤、甘甜多汁的固有印象,那些黄皮或黄瓤的西瓜,由于数量稀少已经算得上相当另类了。
不过即便再另类,黄皮或黄瓤西瓜和绿皮红瓤瓜一样都是能吃且吃瓤的,但西瓜圈子中还有更另类。
有的不能吃,有的不吃瓤。
不能吃的西瓜是野生药西瓜(注意“野生药西瓜”是西瓜属“药西瓜”的一个变种不要理解成“野生”的“药西瓜”,“药西瓜”还有另一个无毒的变种“淡味药西瓜”),原因很直白,野生药西瓜有毒,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死亡。
野生药西瓜外形与普通西瓜极其相似,但果实个头要小得多(个头、重量和绿宝甜瓜差不多),其主要分布在北非及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的荒漠地带,因此如果大家到上述地区旅游或工作时,千万不要摘来吃。
不过药西瓜也并非没有经济价值,它具有较高的医学研究价值,因此21世纪后我国新疆地区也开始引种。
不吃瓤的西瓜是籽瓜,它是普通西瓜的一个变种,籽瓜瓜瓤多为白色、淡黄色或淡粉色,含糖量低、风味寡淡,比普通西瓜的味道要差很多,不过其含水量高于普通西瓜。
籽瓜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种子上,中国人最早吃的瓜子就是籽瓜的种子,籽瓜种子按颜色分有两种,分别是黑瓜子和红瓜子,前者主要产自北方,后者主要产自南方。
我讲籽瓜不吃瓜瓤,可能很多年岁稍长的朋友会极力地反对,尤其是家乡在西北地区或湖南道县,广西恭城、信都,安徽含山等地朋友。
确实至少90年代的时候,籽瓜的瓜瓤还解渴的利器,不甜也比喝水强,我小时也在乡间道旁白吃过籽瓜瓤。
但当前籽瓜商业化栽培之后,也确实极少有人再吃籽瓜瓤了,年龄小些的甚至都不知道籽瓜是啥。
西瓜正朝着“小个头”发展但拇指西瓜真不是西瓜的孩子
仍记得我小的时候,西瓜一定是以大为美,市场上也基本都是大个西瓜的天下,那个时候一家人吃一个西瓜,能让每个人肚子都鼓鼓的,才叫真正的幸福。
不过近十几年来,市场上西瓜的个头越来越小,当然这与市场需求改变的结果,调查和实践均告诉我们在当前消费大环境下,消费者更乐于购买小个西瓜。
显然客观来看接下的消费环境,小个西瓜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因此西瓜由大变小的趋势已成必然。
但请大家注意一点,即便西瓜个头变得再小,也不会变成拇指西瓜那样。就算作为一个农业人我再相信我国的育种技术,但是至少当前以及未来短时间内,西瓜不会有拇指西瓜这样的孩子。
前几年拇指西瓜刚上市的时候,推广运营的人非让它叫西瓜“爸爸”,但事实上拇指西瓜和西瓜只是同科的植物,亲缘关系并不近。
拇指西瓜是葫芦科番马㼎儿属植物的栽培品种,拇指西瓜的“亲爸”原产之至中美洲,根本不可能和远在非洲的西瓜相见,更别提下崽了。
吃过拇指西瓜的朋友也都知道,它一点西瓜味都没有,倒是和黄瓜味十分相像。
正常营销多好,为啥非得乱按亲戚,乱认亲戚。
好了西瓜的“瓜”就写到这里,我去吃西瓜啦!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头条号@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