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东风吹来满眼春(死生契阔英雄山)(1)

□ 高建国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登山如读史。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登上苍松翠柏掩映的济南英雄山,缅怀为党的创立和新中国诞生英勇捐躯的革命先烈,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壮怀激烈的历史,齐鲁大地早期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又巍然矗立在眼前。

“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有这么多英烈长眠在这里,四里山就成英雄山了”

1952年10月27日上午8时许,从山东省人民政府交际处(今济南宾馆)开出的一辆黑色雪佛兰轿车,南行约两公里,向东拐进了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四里山烈士公墓。汽车驶近登山的石砌台阶,车门打开后,首先跳下车来的是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接着,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身穿一件深色大衣从车上走了下来。

毛泽东是10月26日18时乘专列抵达济南的。此番出京,毛泽东利用休假时间赴鲁豫等地考察。

26日晚,山东省和山东军区领导同志在安排毛泽东次日行程时,许世友介绍说:“济南大明湖的北极阁,是济南战役时国民党军王耀武的指挥所,他就是从那里坐小船逃跑的,请主席去看看!”

毛泽东欣然应允,问:“世友同志,黄祖炎的墓在什么地方?”

“在济南南郊的四里山。”许世友回答说。

“我要到祖炎的墓地看看。”毛泽东面有肃色,话语凝重。

许世友知道,毛泽东熟悉的山东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黄祖炎,是开国后我党我军第一位遭反革命分子杀害的高级干部。虎将理解统帅的心,爽快说道:“那好,明天我陪主席到四里山看祖炎同志的墓!”

“去的时候,只要个把人和我去,去多了人,以后你们要‘反’我喽!”时值党政机关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刚刚结束,毛泽东诙谐话语中的“反”字,引来众人一片笑声。

朝阳爬上了山峰,金色的阳光洒满斑斓多彩的林木,显得格外绚丽。拾级而上的毛泽东顾不上欣赏满山秋色,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1933年8月,正当毛泽东受“左”倾路线排斥被剥夺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之际,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纵队政委的黄祖炎来到他的身边,任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文书科长。黄祖炎为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遭到批判而愤愤不平,不辞辛劳协助他工作,尽心竭力当好参谋和助手。1934年9月,黄祖炎随毛泽东来到江西于都,恰逢红军受“左”倾路线影响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为挽救红军,毛泽东日夜操劳,加之受蚊虫叮咬,终于病倒了,连续3天高烧不退,打奎宁针也无济于事。黄祖炎抓紧派人跟中央政府联系,经专程赶来的红军医院院长傅连暲诊断,弄清是患了恶性疟疾。黄祖炎和警卫员日夜熬药喂饭,摇扇驱蚊,毛泽东病情慢慢好转。是年10月,黄祖炎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1938年从延安南下参加新四军,1948年任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讵料1951年3月13日,黄祖炎在军区文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突遭隐藏在军队中的反革命分子王聚民枪击,不幸遇难。

毛泽东在北京接到黄祖炎被害的报告后,十分震惊,于3月18日亲自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黄祖炎被刺杀事件的通报,指出,此事显系反革命分子在我党及人民政府坚决镇压反革命之际的报复行动,要求现在就要注意这个问题,保证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的纯洁和安全,决不可优柔寡断,姑息养奸。3月20日,毛泽东在转发中共山东分局就黄祖炎被刺向所属市、地委的指示的批语中强调,中央严重地唤起你们注意,务必重视此事,切勿等闲视之。4月19日,毛泽东又在罗瑞卿等关于黄祖炎被刺案的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

毛泽东行至山腰,迎面一座坐东朝西的穹形圆顶墓映入眼帘。

许世友指着陵墓报告说:“主席,这就是祖炎同志的墓。”

毛泽东点点头,缓步来到墓前,默默肃立着,目光停留在花岗岩墓碑上镌刻的“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烈士之墓”两排鲜红的大字上。时间仿佛凝固了,耳畔只有鸟儿清脆婉转的啼鸣。毛泽东默默注视着烈士坟冢和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良久,慢慢走上前去,俯下身子,双手轻轻抚摸着墓碑和“黄祖炎”的名字,泪水顺着脸颊悄无声息淌了下来。

“祖炎是个好同志,对党忠诚,办事认真,能文能武。他跑完了艰苦的长征路,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枪林弹雨没有倒下,却遭反革命分子枪杀。他的牺牲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真是太可惜了!”毛泽东说着,起身绕着坟墓走了一圈,满眼都是悲痛和不舍。

许世友被人民领袖拊心泣血的神情举止所震撼和感动,躬身打着手势,给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这桩发生在一年七个月前血案的经过。那时,山东军区没有开会的礼堂,黄祖炎是在军区借用市政府位于经二路的小礼堂遇害的。凶手王聚民系恶霸地主出身,因土改运动触动其家庭利益,出于阶级报复而行凶。王聚民作案后,当场畏罪自杀。

清风徐来,松涛入耳。许世友指着山间梯次分布的烈士墓给毛泽东介绍说,1948年10月济南刚解放,各界烈士公墓筹备委员会就决定,在四里山山顶修建解放济南烈士纪念塔。1949年5月,中共山东分局请中央领导同志为烈士纪念塔题词,主席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的题词,省委已经收到,纪念塔正在设计建造中。1950年上半年,济南战役牺牲的部分烈士遗骸,从市区60余处散葬点迁葬四里山,计有上千人。省、市两级已经决定,把打济南牺牲的烈士的坟墓,从周围几个山头都迁过来,把为革命牺牲的山东党的领导人的坟也迁过来。

毛泽东听到这里,颇感欣慰地点点头,慨然说道:“好啊,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有这么多英烈长眠在这里,四里山就成英雄山了!”

人民领袖饱蘸深情一席话,犹如点石成金,极大赞誉了四里山这座英灵会聚的圣山,使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新的升华。从兹以后,四里山革命烈士公墓的称谓,就变成了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王尽美和邓恩铭都是你们山东党的创始人,两人一起到上海参加了党的一大”

当天下午2时许,毛泽东与省和军区几位领导同志交谈有顷,兴致勃勃地说:“走,看大明湖,看北极阁,看王耀武的指挥所去!”

毛泽东一行看北极阁之前,乘车从大明湖南门入园,换乘游船来到北魏以来屡易其址,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建于湖心小岛的历下亭。毛泽东欣赏着迎面亭上“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对联,对大家说:“历下亭闻名天下,主要是因为杜甫公元745年到齐州临邑看望其弟杜颍,而后来到济南,与大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等人在历下亭相聚,席间杜甫挥笔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这首有名的诗篇:“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毛泽东娴熟地吟诵完杜甫这首诗,转头问同行的中共山东分局统战部副部长李宇超说:“你们山东的王尽美和邓恩铭同志,当年搞革命活动不是常到大明湖来吗?”

李宇超不了解这段史实,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毛泽东笑着说:“王尽美和邓恩铭都是你们山东党的创始人,两人一起到上海参加了党的一大。我们在会上看到王尽美的耳朵特别大,就叫他王大耳朵。王尽美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叫王瑞俊,参加革命后改名叫王尽美,寓意是实现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理想。”

30多年的峥嵘岁月转瞬即逝,毛泽东的建党记忆依然鲜活如初。

1921年7月,在上海法租界中共一大代表住宿地博文女校,毛泽东与来自山东的一大代表王尽美见面了。这个玉树临风的青年给他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清癯脸庞上的那双十分惹眼的大耳朵。

“润之!你的《湘江评论》办得真好!你的大作《民众的大联合》鞭辟入里,痛快淋漓!”

毛泽东为山东汉子的豪爽与坦诚所动,紧紧握住王尽美的手说:“你们的《泺源新刊》办得也很好,文章面向大众,切中时弊!”

素昧平生却心有灵犀,来自北国和江南的两位青年才俊,在博文女校,在望志路106号,在嘉兴南湖红船,相互切磋,倾心交流,在创立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伟业中,碰撞出了耀眼的光华。

上海一别,毛泽东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王尽美则在青岛等地开展工人运动,两人天各一方却相互瞩望。谁知天不假年,1925年,27岁的王尽美积劳成疾,被肺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岁月流逝,大耳朵的齐鲁之子在中共一大上的生命绝响,深深镌刻在毛泽东心里。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在接见来自山东的代表马保三等人时,一往情深地说:“革命胜利了,可不能忘记老同志啊!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搜集他的遗物。”

毛泽东缅想着长夜播火同道的神情样貌,喃喃说道:“王尽美耳朵大,细高挑,说话雄辩有力,大伙儿都亲热地称他‘王大耳朵’。”

在古老中国新的纪元即将开始之际,众人被毛泽东对党和人民事业奠基者的殷殷深情感动了。这是历史巨人间山高海深的情谊!

马保三从北京回到济南,立刻向山东分局领导汇报了毛泽东的指示。山东分局迅速派人到诸城县枳沟镇北杏村看望王尽美的母亲,发现老人住处家徒四壁,囊匣如洗。经询,1930年军阀混战,家中遭受土匪洗劫;抗日战争中,存放王尽美衣物的水缸又被日伪抢走,家中已无烈士遗物。当老人得知毛主席对王尽美一往情深、念念不忘时,忽然想起家中墙里藏有儿子的照片,遂流着泪走到藏照片处,哽咽着说:“瑞俊,出来吧,跟娘回家,是毛主席派人接你来啦!”

老人说着,双手使劲儿抠着糊在土墙上的纸,边抠边喊:“儿啊,毛主席还惦记着你,关心着你啊!你出来同毛主席说说话吧!”

墙纸抠开,老人颤巍巍地从墙洞里掏出一个纸包,小心翼翼一层层打开,露出王尽美的一张肖像照片。照片背面有王尽美的手迹:“二三年九月摄影于北京瑞俊”。老人记得,儿子这张风华正茂的照片,是在北京廊坊照相馆拍摄的。那时,他已改名王尽美,但家里的人不知道,于是在托人带给母亲的肖像照上仍署名“瑞俊”。

王尽美的珍贵遗照被带回济南,山东分局立即组织翻拍,选出照片连同赴诸城看望烈士母亲的情况报告,一并送到北京。

毛泽东看到王尽美的照片,睹物思人,感喟万端。他将照片送给出席过党的一大的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看,确认无误后,将其转寄上海有关方面。今天人们能够领略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风采,都出自这张藏于英烈故居多年,渗透着领袖情、慈母爱的遗照。

1957年7月,毛泽东首次来到青岛,置身当年王尽美领导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的海城,不禁又想起上海建党与王尽美相识相交的情景。他对在场的山东省委几位领导同志说:“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党的一大代表,是个好同志。听说他的母亲还活着,要好好养起来。”

不待在场山东省委领导同志表态,毛泽东又风趣地对大家说:“如果你们有困难,就把老人给中央送去。”

省领导被毛泽东诙谐的话语逗笑了,一致表示:“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把尽美同志的母亲照顾好,让她老人家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这一年,老人从沈阳王尽美长子王乃征家一回到诸城,已任山东省副省长的李宇超即派人把她接到济南,安排在省政府交际处院内居住。在毛泽东和山东省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老人安享了幸福的余年。

1959年7月8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王尽美遗骨从家乡迁葬至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与1927年殉难、在此前6天迁葬于此的山东省委早期领导人鲁伯峻的墓比邻。同年8月20日,黄祖炎烈士墓也迁来此处。2004年9月,1925年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衣冠冢在此建成。著名英烈墓区成为英雄山一道亮丽风景线。

“刘谦初是个好同志,很有才华,可惜牺牲得太早了”

在毛泽东于济南痛悼黄祖炎烈士7年8个月后,1960年6月,又有一位与毛泽东有着特殊亲情的著名英烈魂归英雄山。他,就是1931年4月在济南英勇就义的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

刘谦初是山东省平度县刘家庄人,自幼即有强烈的爱国热情,15岁参加过农民组织的讨袁义勇军。1919年,刘谦初在齐鲁大学参加五四运动受校方迫害离校,1921年参加燕京大学征文在全国拔得头筹,经校长司徒雷登批准入燕大学习,从此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并领导学生运动。燕大毕业后,1926年,刘谦初在广州参加北伐军,主持11军政治部的宣传工作,主编的刊物《血路》名声大震。

1927年1月,刘谦初在北伐军中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月7日,在武昌邂逅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深为毛泽东卓越的洞见所折服。之后,刘谦初和女友、湖北京山县委副书记张文秋专门赶到武昌都府堤41号楼拜访毛泽东。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热情接待了刘谦初和张文秋,详细询问京山县开展轰轰烈烈农民运动的情况,热心回答了刘谦初提出的世界形势和共产党与国民党及北洋军阀之间斗争等问题。交谈中,毛泽东说,11军的《血路》杂志办得很好,他非常欣赏杂志刊载的《11军北伐出师宣言》。当得知此文出自刘谦初手笔时,毛泽东赞赏有加,大有与刘谦初相见恨晚之感,特地邀请他到农讲所来作一次演讲。

1928年夏,刘谦初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29年春调任山东省委书记。1929年秋,因叛徒出卖,刘谦初在明水火车站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刘谦初坚贞不屈,号召难友把监狱作学校,把法庭当讲坛,在牢房翻译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领导大家开展绝食和越狱斗争。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多方组织营救刘谦初,终因新入主山东的韩复榘为做给蒋介石看决意大开杀戒而失败。1931年4月5日,刘谦初等22名中国共产党人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临刑前,他和前任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相视而笑,高呼口号,慷慨赴死。刘谦初用尽丹田之气喊的最后一句话是:“看,20年后的新中国!”

刘谦初壮烈牺牲后,4月20日,周恩来在上海党中央机关联络处秘密为他召开追悼会。周恩来在会上说:“谦初的斗争意志很坚强,值得同志们学习!”

1937年9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和大家一起观看话剧《弃儿》。剧中在白区工作的一对党员夫妻被捕后,他们的小女儿追着哭喊“我要妈妈!”或许是这一催人泪下的剧情令毛泽东想起妻子杨开慧牺牲后,儿子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流离失所的情景,他激动地站起来对导演说,这一幕再重演一遍。演出结束后,全场泪光闪烁,掌声雷动。毛泽东走上舞台接见演员,得知饰演弃儿的8岁小演员,是山东省委原书记刘谦初烈士的女儿刘思齐,不禁悲喜交加。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而革命呼啸猛进的每一程,都洒满了烈士的鲜血!当年在武昌都府堤,刘谦初和张文秋登门拜访时,两人尚在热恋。如今,谦初坟头的青草已经七载荣枯!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刘谦初牺牲的经过,十分沉痛地说:“刘谦初是个好同志,很有才华,可惜牺牲得太早了!”言讫,毛泽东疼爱地抱起小思齐亲了又亲,当场认她做干女儿。聪明的小思齐经大人提示,也乖巧地喊毛泽东“爸爸”。两天后,毛泽东又派人把小思齐接到家中,工作之余和她捉迷藏、做游戏,俨若父女。

1939年8月,张文秋在新疆乌鲁木齐被军阀盛世才扣押,刘思齐跟着母亲度过了8年铁窗生涯。1946年6月,经中共中央坚决斗争,张文秋母女随上百名难友出狱从新疆返回延安。毛泽东特地到中央党校看望大家,一见张文秋就急切地问:“我的干女儿在哪里?”刘思齐从人丛中闪出身,毛泽东惊讶地发现,那个在中央党校礼堂哭喊“我要妈妈”的小思齐,已经出落成16岁的大姑娘!从此,刘思齐又成了毛泽东家的常客,在与毛岸英的接触中,两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1948年9月的一天,刘少奇派警卫员把张文秋接到西柏坡自己住处,然后陪她来到毛泽东家。毛泽东给张文秋介绍了毛岸英和刘思齐相亲相爱的经过,征得张文秋同意后,定下了这门亲事,并陪她吃了饭。

在新中国胜利诞生的日子里,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丰泽园喜结良缘。毛泽东出钱请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吃了一顿饭,拿出一件自己赴重庆谈判时穿过的大衣送给两位新人,告诉他们,大衣白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两个人都有份儿。毛泽东到英雄山凭吊黄祖炎烈士时,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尚不足一年。而那时,刘思齐压根儿就不知道,她日夜思念的丈夫,随志愿军赴朝仅一个月就血洒大榆洞,永远长眠在三千里江山……

1957年,谢觉哉到山东时,张文秋托他给山东省委带了一封信,要求查寻刘谦初烈士遗体埋葬地点,建议将烈士遗骨迁葬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后经查找获悉,1931年4月5日刘谦初等烈士牺牲后,当时严重的白色恐怖令济南党组织无法收尸,曾为刘谦初辩护的律师李华南,冒着生命危险给刘谦初父亲刘禄打了电报。在乡亲们资助下,刘禄和邻居刘增赶着马车到济南为刘谦初收尸,拉回后葬在刘家祖茔。

烈士殉难地的灵山秀水,日夜呼唤着英魂。1960年3月,山东省民政厅将刘谦初烈士遗骸从平度县刘家庄迁至济南。4月,山东省委批准刘谦初烈士遗骸安葬于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当年6月归葬。

矗立英雄山巅的济南革命烈士纪念塔,1949年11月28日开工奠基,1968年初竣工。纪念塔平台以上高34.32米,底部东西长15.25米,南北宽6.15米,南北两面都刻有毛泽东题词,每个字平均2.8平方米。刻字贴金共用黄金5.167两,每两黄金制8平方厘米的金箔2000张。穿越世纪风雨,毛泽东的题词依然金光闪耀,璀璨夺目。

1983年7月23日,张文秋率女儿邵华、女婿毛岸青和外孙毛新宇等,专程赶赴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为刘谦初烈士扫墓。

1989年4月5日,在济南“四五”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上,刘思齐代表烈士遗属致辞。当年,毛泽东嘱咐她到岸英牺牲的大榆洞去看看。现在,在父亲英勇就义的地方,刘思齐面对父亲雕像泣不成声说道:“爸爸,亲爱的爸爸,你看到了吗?你洒在黄土地上的鲜血,早已变成绚丽的花朵,遍开在中华的广袤大地上,你生命年轮上的34个短暂春秋,已变成生生不息的火炬,永远照亮着我前进的道路……”

如今,充满英风浩气的英雄山,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遵循关于“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的指示,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和党日,无数心怀虔敬的人们走进英雄山这一红色教育基地和感人至深的大课堂,祭奠烈士,致敬英灵,感受革命先驱殒身不恤的英雄气概和崇高风范,奋进新时代的强劲动力如春潮奔腾,汹涌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