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方的春节习俗 一起来聊聊老呼市人的春节传统习俗(1)

三十那天不能说脏话、

掌灯之后不能大声喧哗、

晚上要转转旺火烤一烤、

闹过矛盾的街坊邻居也要

互道一声“过年好”......

呼和浩特人过春节

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我们来聊聊从年三十到二月二

都要做哪些事儿:

除夕夜感受最传统的年味

以前呼和浩特人在除夕夜都干嘛呢?家家户户门前要点一个灯笼,掌灯之后不能大声喧哗,走路要轻手轻脚,而且还不能去骂人。在三十这一天,掌灯之前,老呼市人还要进行一项活动叫做“请云”,其实也是祭祖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我们传统孝道的一种体现。

在没有电视看春晚的日子里,老呼市人熬年的时候会一起讲笑话、猜谜语。在呼市旧城,猜谜语曾经被称作“贡一贡”,也就是“猜一猜”的意思。

晚上旺火烧起来,人们都要转转旺火烤一烤,特别是老人们 ,在转旺火的时候还要解下自己的“棉腰腰”去烤一烤,祈求的是健康、吉祥和平安。

内蒙古地方的春节习俗 一起来聊聊老呼市人的春节传统习俗(2)

过了三十就到了大年初一了,在过去孩子们一定要磕头拜年。当然,孩子们最期盼的是可以领到压岁钱,在过去压岁钱是压制晦气的含义。曾经的压岁钱数额并不大,图的是讨一个好彩头。

当然,除了给父母拜年,还要给其他的亲戚和长辈去拜年。除了孩子之外,前一年新过门的媳妇同样可以领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而且老呼市人还说,如果街坊邻居曾经闹过一些矛盾,在过年的这一天仍然要互相问候一声过年好。

初一过年是在自己家 ,结了婚的儿子要带着儿媳在父亲母亲家过年,到了初二,媳妇是要带着姑爷回娘家的。虽然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家的观念也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独生子女这一辈人,结婚后过新年就没这么多讲究了,有时候双方父母会在一起过年,全家团团圆圆。

新的一年通通顺顺平平安安

初三初四同样是拜年的时间 ,按照老理儿说,除夕到初五之间是不能打扫家的。因为打扫家可能会“轰走”了财神。初五也就是破五这一天 ,倒垃圾的时候要放鞭炮。

大年初八这一天还要游八仙,出门走一走转一转,去一趟通顺街(塞上老街),这一年都会通通顺顺、平平安安。

大年初十,传说是老鼠要娶媳妇的日子,而咱呼市人都要吃莜面。吃莜面的时候不仅会用各种方法去品尝莜面的美味,而且在这一天还不能搬动石头 ,因为这一天也被称为“石日”。

内蒙古地方的春节习俗 一起来聊聊老呼市人的春节传统习俗(3)

过了初十盼的就是正月十五,在这一天北方人要吃元宵,而南方吃汤圆。正月十五吃上几个元宵,寓意这一年团团圆圆。

除了吃元宵、吃饺子,现在很多人还会看元宵节的晚会。当然,老呼市人这一天还要观灯,去看舞龙舞狮和社火活动。

内蒙古地方的春节习俗 一起来聊聊老呼市人的春节传统习俗(4)

忆往昔看今朝

当正月十五一过,我们最期待的就是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 ,男人们都要出去理个发、剃个头。民间传说正月里小孩是不能剃头的,否则会对家人有不好的影响。虽然这是一句吓唬孩子的话,但是曾经很多人还是遵从这样的老理儿,会给孩子留一个“舅舅毛”, 一直长到孩子很大的时候才会去剪掉。

内蒙古地方的春节习俗 一起来聊聊老呼市人的春节传统习俗(5)

二月二这一天,除了去理发外,大伙还会去“搬山”。因为在腊月期间做好的“枣山”在二月二这天要把它吃掉。

过完了二月二,这春节也就彻底过完了。从以前讲到现在,很多老理儿还在延续着,这也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在节日的承载下代代相传着。

内蒙古地方的春节习俗 一起来聊聊老呼市人的春节传统习俗(6)

来源:玉泉故事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