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油粘度,大部分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机油标号中低温粘度和高温粘度存在错误理解。今天博Sir就帮大家纠正错解,走出误区。

机油5w20和0w30有什么区别(5W300W20机油到底如何选)(1)

黏度等级的完整标识为SAE xxW-xx,比如SAE 0W-30。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简称,以SAE前缀代表采用的是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这也是国际通用标准。那么0W和30分别代表什么呢?

坊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W前的数字代表的是机油的倾点;W后的数字代表的是机油适用的夏季气温范围(30就代表适用最高温度为30℃、40为40℃)。

真的是这样么?

看懂下面这张图表,谣言不攻自破。

机油5w20和0w30有什么区别(5W300W20机油到底如何选)(2)

从图表可以发现,W前的数字确实对应着不同的温度数值,0对应-35℃,5对应-30℃,10对应-25℃……以此类推,但这并非机油的倾点,因为机油在倾点温度下几乎是不能流动的,又何谈保护发动机?实际上这些代表的是机油在该温度下的一些低温特性。

对比下面这两张图片就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机油5w20和0w30有什么区别(5W300W20机油到底如何选)(3)

机油5w20和0w30有什么区别(5W300W20机油到底如何选)(4)

同样0W-30的两款机油,技术参数中的倾点一个是-60℃,一个是-50℃。这说明W前数字所对应的温度并不代表倾点!否则这两款机油的倾点都应该是-35℃。

短杠后的数值代表机油适用的夏季气温范围的说法就更不靠谱了,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机油的温度都在100℃左右,按这种说法岂不是没有任何一款机油可以承受这个高温!

那么正解是什么?

可以这样理解,机油黏度的前半部分体现的是机油在大气温度下的黏度(低温黏度),后半部分体现的是机油进入正常工作温度后(100°C左右)的黏度(高温黏度)。

机油5w20和0w30有什么区别(5W300W20机油到底如何选)(5)

W前的数字越小,机油的低温起动性能就越好;短杠后的数字越大,机油的高温性能就越好,高温黏度越大。

读懂了机油黏度,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低温黏度的选择

冷起动磨损是造成发动机磨损的主要原因,对于同样黏度级别的机油,温度越低,流动性会越差。而W前的数字越小,机油低温黏度越小,冷起动保护越好。因此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机油的低温黏度越小越好。

2.高温黏度的选择

高温黏度要根据发动机的设计需求来选择,通常设计越精密的发动机,要求黏度越低。车辆的使用说明书中都规定了适用的黏度等级,这是严格按照发动机的设计需求给出的,因此是最适合的。

高温黏度选择过小,会造成密封性达不到发动机的要求,后果就是可能造成机油消耗过大,也就是俗称的“烧机油”。

高温黏度选择过大,则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功率损耗上升,油耗增加,散热变差。

综上,对于机油粘度的选择,低温黏度我们可以根据车辆使用环境及个人需求适当改变等级,但高温黏度建议一定按照厂家规定等级选择。此外,对于老旧车辆,发动机由于自然磨损,各摩擦面之间的间隙会变大,密封性下降,出现功率下降,“烧机油”等问题。此时可适当提高机油的高温黏度等级,比如5W-40改为5W-50,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动机工作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