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之茅击子之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马克思的话。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的主语换成“科学家”,或者“社会科学家”,总之是在理论中讨生活的人。理论至少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解释世界的理论,一种是改造世界的理论。解释世界,就是说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研究“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科学道理。改造世界,就是说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研究“目的-手段”关系,做事应该认真,做人应该讲良心,现实不是这样,所以要改变它。

哲学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不管什么家,他们既不是神,也不是科学本身,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人。他们的理论也一样,是写出来给人看的,不是不能看、只能信的符咒。谁也不能阻止我们用他们自己的理论,去研究研究他们的理论本身。让那些理论自己研究一下自己,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样一来,谁都会出问题,不只是那位又卖矛又卖盾的仁兄。“这句话是汉语”,是废话;“这句话是日语”,是假话;“这句话是假话”,是悖论。为什么?因为一句话必须至少包含两个东西,才有意义。“他说的是假话”,这句话有意义,前提是他和我不是一个人,他说的和我说的不是一句话。就像自己说自己,只包含一个东西的话一样,理论自己研究自己,也会出问题。

但是理论写成书,有人信,这理论就不只是书斋里的理论了,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用其他理论,比如社会学去研究这种社会现象,比如写本科学史什么的书,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用同一个理论研究自身的社会影响,还是会有点麻烦。理论研究的是社会,但是理论肯定和现实不一样,要是和现实完全一样,就用不着有理论了。为什么新理论更符合现实,但是现实社会不接受新理论,怎么理解理论和现实的不一样,是所有理论的前提。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和理论体系的完整,相互矛盾。有两种态度,分析的态度是说现实其实是符合理论的,现实没错,理论也没错,解释世界的态度,优先解释能力,下面我们把这种态度叫做知识综合的态度是说现实和理论不一样,现实错了,理论没错,应该在现实中实现理论,改造世界的态度,优先理论体系,下面我们把这种态度叫做伦理。不会有第三种,第四种,现实没错,理论错了;或者现实错了,理论也错了。自己说自己错的理论,是不太正常的。

有的理论,前提是知识,理论本身是伦理。比如“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前提是现实符合理论的知识,理论本身是要求把理论变成现实的伦理。

有的理论,前提是伦理,理论本身是知识。比如经济学,前提是你应该做个经济人的伦理,理论本身是包含一大堆等式的知识。

有的理论,前提是知识,理论本身也是知识。比如佛教,前提是印度教什么的神其实是佛教的诸天这种知识,理论本身也是关于世界观等的知识。

有的理论,前提是伦理,理论本身也是伦理。比如“信则灵”,前提是信这种要求你改变的伦理,理论本身也是神应该会让好人得好报的伦理。

理论肯定和现实不一样。理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前提是理论解释和改造理论本身。理论不仅是研究对象用的工具,理论也是研究对象本身。也许这是理论的自我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