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封来自远方的信,送到了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区阿金斯科耶小镇的一位谦逊的中年集体农庄工人手中。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而是从德国汉堡寄来的信。这封信的作者转达了一位老妇人的灵魂发问,她在苏德战争中失去了儿子古斯塔夫·埃里希。这位老妇人质问年迈的村民:"你是否曾为在战争中被你亲手枪杀并且在烟斗上刻上记号的敌人祈祷过?"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1)

战时大士、苏联退伍老兵谢苗·诺莫科诺夫给老妇人回了信,内容简短而明确:"亲爱的女士,我抽烟的烟斗上很有可能也有一条关于您儿子的记号,我不记得在战争中倒在我步枪下的所有强盗和杀人犯。我在列宁格勒附近无情地歼灭了法西斯恶棍。如果您亲眼目睹了您的儿子在列宁格勒的所作所为,您会毫不犹豫地臭骂他。"

谢苗·达尼洛维奇·诺莫科诺夫(Семен Данилович Номоконов)上前线时已经41岁了。1900年8月12日,诺莫科诺夫出生在现今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希尔金斯基地区德柳恩村。他鄂温克汉尼岗人,汉尼岗人是鄂温克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是一个单独的民族,是由外贝加尔的布里亚特蒙古部落和通古斯满洲部落相互通婚而形成的。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2)

在过去,汉尼岗人又被称为"马背上的通古斯"。这支游牧民,通常从事育马的工作。但是,与许多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一样,汉尼岗人保留了游牧民族代代相传的狩猎技能。谢苗·诺莫科诺夫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猎人,由于他精于射术,被族人称为"鸢之眼"。顺便提一嘴,他小时候不叫谢苗,直到15岁接受洗礼后才有了这个名字。

年轻的猎人很早就成家了。1919年,才19岁的谢苗·诺莫科诺夫已经是已婚男人,一家之长。诺莫科诺夫一家居住在乌鲁尔加河岸边由白桦树皮搭建的帐篷里。狩猎成为了这个外号"鸢之眼"的男人的主要职业,他通过出售狩猎猎物换取食物,抚养了六个孩子,然而猩红热夺走了他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生命,仅有儿子瓦洛佳存活下来。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3)

五个孩子的死给了诺莫科诺夫的妻子沉重的打击,她在悲痛之中离世。独自抚养儿子的诺莫科诺夫意识到家中没有女主人生活是十分艰辛的。他的第二任妻子名叫马尔菲,她要求自己的丈夫过定居的生活。于是诺莫科诺夫在"新生活曙光"公社的下斯塘村(село Нижний Стан)安了家,并在那里找了一份木匠的工作,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时不时地外出狩猎。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悍然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战争。战争爆发后不久,希尔金斯基地区兵役局便要求41岁的木匠谢苗·诺莫科诺夫加入工农红军(咱们中国工农红军的名字脱胎于苏联)。起初,这个个子矮小的中年男人并没有引起指挥员们的注意,他被分配到野战厨房帮厨,因为他们认为他不会成为一名战士,然而没过多久谢苗就被厨师退货了,理由是他切面包的方法不正确。

1941年8月初,诺莫科诺夫负了轻伤,不久被送到卫生队工作。由于他不太会说俄语,因此经常被同事责备。而诺莫科诺夫本人由于之前的生活经历对此并不在意,在责骂声中继续在卫生队里做着抬担架等辅助工作。如果不是一次突发事件,他可能跟所有在后方工作的苏联士兵一样度过平凡的服役生涯,等待着回家,过上和平的生活。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4)

1941年的战争异常血腥,一天,他所在的前线医院被敌人包围了。卫生队的绝大多数军人在惊慌失措中被敌人打死了,而谢苗并没有被吓到,而是镇定地逃出了包围圈,并且辗转回到了己方阵地。所有从包围圈中逃出来的士兵和军官都被立即编入新组建的第34集团军,诺莫科诺夫也不例外。他被分配了一支编号为2753的图拉兵工厂制造的步枪,成为了斯米尔诺夫中士的步兵班的一名战士。

1941年8月16日,诺莫科诺夫所在的部队奉命投入战斗。在战斗中,他用手中的步枪击毙了几名德国士兵,但随后敌人的坦克出现了,在这场战斗中,整个班仅有斯米尔诺夫中士和诺莫科诺夫活了下来。战后,指挥员再次决定将这位中年鄂温克人派去从事辅助工作,于是诺莫科诺夫成为了步兵第529团的一名工兵。但是,又是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他的命运。1941年9月底,他用手中的步枪在瓦尔代高地干掉了8名德国侦察兵,挽救了指挥员的生命。

他的这一壮举引起了上级指挥部的注意,指挥官们终于意识到这位不起眼的中年鄂温克人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于是,诺莫科诺夫被命令到伊万·列宾中尉的狙击排报到。1941年12月,一篇关于狙击手谢苗·诺莫科诺夫的文章刊登在了西北方面军的内部刊物《祖国报》上,文章中称赞他作为狙击手击杀了76名敌军官兵。就这样,他开启了成为整个苏联家喻户晓的著名狙击手的人生。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5)

令人惊讶的是,一开始,诺莫科诺夫击杀"弗里茨"时(战争年代苏联军民对德国侵略者的蔑称)用的是不带光学瞄准镜的步枪,整个1942年他都是这样做的。他每杀死一个敌人就会在形影不离的烟斗上刻上一道记号,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破坏步枪,他不会在政府下发的武器上留下记号。

很快德军就发现了这名出色的苏联狙击手,并开始像怕火一样地畏惧他。德国人宣布对诺莫科诺夫展开真正的猎杀,但是这位鄂温克战士的行踪难以捉摸。他似乎有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甚至有传闻诺莫科诺夫拥有神奇的萨满技能,当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这一点,但是他的狙击技能是有目共睹的,在整个战争岁月里,诺莫科诺夫击杀了至少360名德军官兵,其中还包括一名国防军少将。

诺莫科诺夫甚至在外出执行任务时携带的弹药都与其他战士区分开来。他总是随身携带各种绳索,镜子碎片和其他在别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在普通人看来他就像是魔鬼,这个狙击手似乎会巫术。

事实上,诺莫科诺夫只是出于作战目的携带这些物品。鞋子上绑上马毛能够让他的脚步变得悄然无声;镜子碎片是用来引诱敌人开枪,以便发现目标;在绳索的帮助下,诺莫科诺夫可以让备用钢盔动起来(绳子绑在钢盔下的棍子上),也是引诱敌人开枪的把戏。在战友们看来,他在狙击时的表现就像是戏剧表演或举行萨满仪式似的,战友们把他称为鄂温克的萨满巫师不是没有原因的:对于战争年代见过太多事物的前线士兵来说,他似乎太不寻常了。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6)

狙击排里的其他狙击手根本无法与排名迅速上升的诺莫科诺夫相比。诺莫科诺夫以大士军衔退役,要知道这是没有进入军校学习的苏联士兵能够晋升到的最高军衔了。对于大字不识几个的这位前鄂温克猎人来说,已经到顶了。

除了执行狙击任务外,诺莫科诺夫还参与了前线条件下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狙击手的身份训练狙击手。在他严格指导下,超过150名战士掌握了狙击技能,当然他们都没有达到像他们师父那样的狙击艺术高度,但他们也为战胜纳粹德国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趣的是,另一位苏联著名狙击手托贡·桑日耶维奇·桑日耶夫(1904—1942)是诺莫科诺夫的学生兼战友。他在牺牲前共击杀186名德军士兵和军官。桑日耶夫是布里亚特人,来自布里亚特自治区莫戈伊图伊斯克地区察岗奥加村,他跟诺莫科诺夫一样,37岁时响应号召走上前线与侵略者厮杀。

不幸的是,1942年6月26日,桑日耶夫在诺夫哥罗德州旧鲁萨市附近的一场狙击对决中牺牲。一颗敌军狙击手的子弹击中了桑日耶夫的头部,而射向诺莫科诺夫的子弹,使他的肩膀受伤。但是受伤的"鸢之眼"并没有抛弃他的战友,而是把他的尸体带出了战场。诺莫科诺夫很快决定为袍泽的死亡报仇。三天后,他找到了那名德国狙击手,并最终击杀了敌人。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7)

1942年时,诺莫科诺夫已经成为苏联家喻户晓的名人,甚至赤塔州党委特地派了一个代表团拜访他,向这位狙击手赠送了一份宝贵的礼物——一只手表。以谦逊著称的"鸢之眼"本人不仅不夸耀自己的战功,甚至不愿意上报自己的战绩,他认为自己只是在为祖国履行职责。顺便说一句,恰恰是他这种谦逊的性格,才是让指挥部没有立即发现他狙击才华的原因。这位鄂温克猎人很少谈到自己,也不炫耀自己击杀德军的数量。

在纳粹德国投降后,诺莫科诺夫的战斗之路仍在继续。他曾在马里乌波尔步兵第221师服役,该师在对德作战结束后被立即调往远东参加对日作战的"八月风暴"行动。在大兴安岭的支脉上,莫诺科诺夫结束了他的狙击手生涯,在对日作战中他又击毙了8名日军士兵和军官。师长弗拉季斯拉夫·库什纳连科少将亲自下令,莫诺科诺夫可以在退役后带走步枪、双筒望远镜和一匹马,以奖励他在前线的特别服务。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8)

荣归故里的诺莫科诺夫继续在战前的同一个集体农场中工作。1960年代初,他举家搬到了布里亚特自治区莫戈伊图伊斯克地区祖加拉伊村,在村里他继续工作到高龄退休。

1973年7月15日,谢苗·达尼洛维奇·诺莫科诺夫去世,享年72岁。在他堪称传奇的一生中,荣获1枚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2枚红星勋章和数枚奖章,但是苏联的最高荣誉——苏联英雄称号,诺莫科诺夫从未获得过,对于击杀368名敌人的他来说是不公平的。苏联为了纪念他,在外贝加尔边疆区蒙戈图耶竖立了一座纪念碑。在诺莫科诺夫的同胞心目中,无论是否获得这一殊荣,他都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在"外贝加尔伟人"中无疑排在第一位。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9)

苏联顶级狙击手击杀400人 41岁上战场击毙368名法西斯(10)

2010年,诺莫科诺夫的同胞向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提出申请,追授他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但俄罗斯国防部给予的答复是,莫诺科诺夫大士已经荣获了多枚勋章和奖章,对得起他的功绩。生活在外贝加尔的人们并没有因此气馁,因为他们相信莫斯科总有一天会屈服,给英雄追授他应得的荣誉,击杀368名侵略者的莫诺科诺夫是当之无愧地配得上金星奖章的人。

(2021年1月13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