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最有名的歌颂母爱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作者孟郊,又名孟东野,唐代诗人大家。

关于孟郊的歌曲(悲伤悲苦的孟郊)(1)

可这个大诗人,活的并不是潇洒,如意,快意人生,他真实的生活的很清苦,并不如意,甚至说很倒霉,悲催。

他家里很穷,过的日子很清苦。父亲死的很早,靠母亲支撑家里生计。读书很认真,却屡屡不顺。四十岁前基本在读书、考试。科举屡试不中,同伴韩愈,李观都考上了,他却没考上。拿现在说就是超大龄考生了。因为穷,也因为读书,自然顾不上娶媳妇儿了。

孟郊并未气馁,终于四十六岁那年,公元796年,才考上进士。可朝廷像忘了他一样,没给安排任何工作。终于在他五十岁,中进士四年后,得到一个官做。溧阳县尉。

有人说,《游子吟》是临考进士之时作,也有人说是上任县尉时所作。这有争议,但背后他感念母亲的支持与无私奉献之情是真实的。四十六岁才考上,五十岁国家才安排工作,如果没有母亲这一路的心酸坎坷没人坚持下来。

关于孟郊的歌曲(悲伤悲苦的孟郊)(2)

在他当县尉这几年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几年。他结婚了接连生了三个孩子。

当他六十岁时,即公元810年,一场意外发生,大儿子得病夭折。孟郊痛不欲生。但命运弄人,其余的孩子接连夭折。

他悲哀中写了首诗,《悼幼子》送给孩子。

孟郊孩子们死了不久,他母亲也去世了。

第二年春天,杏花绽放,春意盎然,他睹物伤情"零落小花乳,斓斑昔婴衣,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归"

没几年,孟郊也离开人世。当时穷的连下葬的钱都没有,是朋友们出钱料理的后事。

这位才华横溢,敏感细腻的大诗人生前是如事此悲苦,可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