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防一保的内容(八年时间干好一项工作)(1)

2020年9月26日,集通线沙日乃至平安地双线自闭区间开通,历时8年的集通线扩能改造东段建设项目主体施工全部完成。线路开通那一刻,项目管理部工程部部长马俊青不禁潸然泪下。

“想不起来的事情,问老马。”似乎是东段项目部所有人的共识。当有人问马俊青施工期间的工作时,他总能在日记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五防一保的内容(八年时间干好一项工作)(2)

马俊青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声音洪亮,给人一种“大老粗”印象。但在工作中,“大老粗”却是“细线条”。他每天都会把一天的工作、重点事项记录下来,不时翻看,确定工作重点。铁路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内容繁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马俊青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一边详细记录日常工作、一边按照计划和记录事项,一项一项抓,一条一条打钩销号,合理铺排各项工作,保证施工作业有序推进。几年下来,随着集通线大板站至哲里木站343公里增二线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他已写了16本日记。

马俊青宿舍摆放着一双磨偏鞋底的运动鞋,他说:“忙的时候,整天在施工现场,一天走2~3万步都是正常事儿。”保证现场安全、确保施工进度、沟通联络重点事项都是马俊青的“分内工作”,他几乎一天到晚在施工现场“健步走”。自参加工作就进入工程部的工程师于罡,偶尔也会随着马俊青参与到选址规划、征地拆迁、方案审查、施工组织、清理概算、工程验收等工作中,与上级部门、地方政府沟通协调、联络信息,一双鞋穿不了几个月就磨废了。“跟着马部长工作,废鞋!”于罡开着玩笑。几年间,集通线关键部位的平交道口封堵、查布嘎至平安地顶进涵施工、大板站改建等重点任务都逐一落了地。马俊青很忙,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回不了家,妻子只能从老家赶来,每次都会在宿舍门口看到一双她没有见过的穿坏的运动鞋。12双磨坏的运动鞋见证了马俊青的艰辛与付出。

马俊青负责施工的路段途经赤峰和通辽市境内48个村庄。“增二线”施工需要将既有平交道口改为公铁立交桥。由于“平改立”施工需要封堵原有平交道口,农牧民外出会受到一定影响,马俊青就和同事到村里一家一家找,一户一户谈,设身处地为农牧民解决诉求,赢得农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马俊青走村串户沟通协调,与农牧民交朋友处感情,早已成了农牧民的“亲人”。村东头王老汉养的几头毛驴卖了什么价钱、村西头张大娘养的羊又下了崽子、谁家几亩地都种的啥……马俊青都“门清”。为了尽快完成铁路建设任务,同时又不影响农牧民生活,他想方设法、依法合规达到“双赢”效果,几年来,在施工过程中建起31座公铁立交桥,也在农牧民心里建起铁路与地方的“连心桥”。

推荐人

李冰 谢鸿亮

评论

精彩呼铁建设需要“愚公移山”精神

在集通线扩能改建东段项目部工作的八年里,马俊青遇到问题,就一个一个解决,需要沟通,就一个家一家地跑、一户一户地谈,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破楼兰终不还。实现精彩呼铁目标,就需要有这种“咬定目标、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踏石留印、抓铁留痕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文字:吕海龙

海报:宋佳琦

来源: 内蒙古铁道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