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fu-home ∣ ISSUE 08

概念

皮是制革的原料,革是由皮制成的。所以在一开篇的时候就得把这个问题先说清楚。现在所说的“皮革”是一个固定名词,指的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革”。现在有人把天然皮革简称“皮”,非天然皮革简称“革”,是为了区分天然和合成皮革。很多人对于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现在不少人往往把皮革简称为皮,把人造革简称为革,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严谨的。

皮:是指皮胶原纤维仍处于其在动物身体上时的状态(指化学结构,未经任何处理);

革:是指将动物皮经过物理及化学处理,除去了皮中无用的成分,并使皮的胶原纤维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同于其在动物体上时的状态。革干燥状态柔软易曲,潮湿状态也不易腐烂。

生产流程

1、浸润: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

将皮革浸泡在转鼓里,重新获得最初盐化(用盐处理过的生皮)过程中丢失的水分;

2、浸灰: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2)

去除皮毛,(石灰水泡过后毛就没了)皮革“裸露”的首个步骤;

3、刮脂: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3)

去除皮下残留脂肪的机械步骤,防止后期皮革发生化学反应,出现酸臭等;

4、剖皮: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4)

将表皮分为两层或多层。上层才能成为“全粒面”(通俗叫头层皮也就是动物皮本来表面长毛的一面)皮革;

5、浸酸: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5)

去除石灰并打开粒面孔的化学步骤;

6、鞣制: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6)

停止皮层有机分解过程,从而获得化学和生物稳定性(这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步,由皮不再是皮而是革);

7、筛选: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7)

挑选最佳皮革;

8、削匀: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8)

通过配有螺旋叶片的辊式机器中的步骤,决定皮层厚度(保证皮的厚度是基本上是一致的);

9、复鞣: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9)

决定皮革的最终外观:手感、质感、浓密性、颗粒感(再鞣一次);

10、染色: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0)

使用染料染色,均匀涂抹在整个厚度上(所以就会有张绿色的牛皮也就不奇怪了哈);

11、填充: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1)

润滑皮层,带来更好的弹性、柔软度和抗拉扯性(把凹的地方填补起来);

12、干燥: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2)

消除湿度:将皮层平铺在预热板上(就是一个大熨斗直接熨干这样最平整);

13、风干: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3)

以自然方式风干,打造皮革的柔软度(吹自然风);

14、拉软和打湿: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4)

软化并水润纤维,进一步软化皮革的手感;

15、缩绒: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5)

软化、水润并提升皮革的“触感”(运用了纤维特有的物理特性);

16、手工抛光: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6)

提高优雅光亮特性;

17、修剪: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7)

舍弃无法使用的部位;

18、精整: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8)

定皮革抗磨擦、抗掉色和抗污渍的能力;

19、熨平和压花: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19)

这两道程序都是为了让皮革的“粒面”更加均匀(各种不同的纹理就出现了);

20、测量:

皮革科普(皮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20)

皮层采用电子手段测量,从而确定尺寸。

关于皮的分类

真皮:

头层皮:直接由原皮加工而成,或对较厚皮层脱毛后,横切成上下两层,选纤维组织严密的上层部分。头层皮的皮质坚韧,结实耐用,即便穿破后,也不会发生断裂。天然的不规则的纹路,毛孔,光泽。

二层皮:厚皮用片皮机剖层而得的下层部分,组织纤维疏松,经过涂饰或贴膜等系列工序而制成,所以也称贴膜牛皮。二层皮仍然保持牛皮的特性,但耐穿性及耐折强度与头层牛皮相差较远。

再生皮:将废皮及真皮下脚料粉碎后,调配化工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皮张边缘较整齐、利用率高;但皮身一般较厚(不厚不行),强度较差。

仿皮:

PVC皮革:以聚氯乙烯为原料加工而成,颜色多样,阻燃耐磨,但不耐油,温度低时柔软性和手感不好。

PU皮革:以聚氨基甲酸酯为原料加工而成,轻软、耐磨、透气、保暖,优质的PU皮性能接近天然皮革。

超纤皮革:全称为“超细纤维增强皮革”,原料也是人造高分子(PVC、PU等),被单独分一类是因为它精密的制造工艺。得益于工艺,优质的超纤皮,柔软坚韧,透气舒适,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老化性能。

仿皮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性能与真皮已比较接近,特别是优质的超纤仿皮性能还优于真皮,但由于透气性、舒适性、消费观念等的原因,真皮在市场上还是占主导。

皮表面处理工艺: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牛皮产品除了有原色的以外,还有很多花色独特的,这就需要对牛皮表面进行处理,这里介绍一些表面处理工艺。

压花皮(embossed leather)牛皮皮胚经过钢制花版在重力压花机下压制,压制各种各样的花纹效果用来做成各种花纹的皮制品。荔枝纹压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款式,多用于包袋制品。压花纹制品常常不会选用全粒面(头层)牛皮来制作,因为全粒面本身就是品质的标识。

打光皮:以一种传统的皮革处理方式,用酪蛋白做表面涂饰,然后以机器玻璃滚筒重复磨光的皮面,以产生优雅的透明光泽,这类皮料叫打光皮,目前在高级的小牛皮,小羊皮,蛇皮上仍然应用此种方式处理,适用于高级皮鞋,这种皮鞋耐水性较差,在欧洲比较偏爱这种打光皮鞋,因为它色泽鲜艳自然。

漆皮(enamel leather)传统的漆皮革涂饰是一种非常耗费体力的方法,它是使用热的亚麻油进行涂饰,也叫热漆革涂饰。现在的漆革生产使用的是冷漆革涂饰方法,它是在颜料膏树脂底上再涂一层很厚的聚胺脂光亮剂层,以得到高光亮的顶层。漆皮要选真皮的漆皮,人造革的漆皮穿起来不透气。

擦色效应皮革是以底面用浅色涂饰,表面喷成较深的颜色,根据特殊需要擦去或经过布轮摩擦后,即可产生美丽的色彩渐变效果,再做封面、饰面。

粘膜革:即俗称的“植绒革”,在二层革层或革面上贴上一层植绒皮,其特点绒毛长,感观好,但穿时易磨损。

打蜡皮把皮料在打上一些合成蜡的布轮上抛磨,即可产生变色的烧焦效果。打蜡皮制革时皮身要求毛孔细,表面无伤痕。制成品毛孔,皮纹都很清晰,表面光泽自然,打蜡皮渗入性好较易吸潮,汗渍和水清碰及后容易变色.特别要注意防止油,咖啡,牛奶等液体滴在皮面上引起皮面变色,下雨天不可以穿着。

磨砂皮用磨砂机使原皮表面磨出砂面,需要什么颜色再用水染色。磨砂皮鞋其舒适度极佳,绒毛小手感好,就如同绒布表面,是主要用在注重温暖感鞋类的重要材料。

油皮用指甲一刮或用手撑开,颜色就会变浅,但以手抚平后又回复正常,其特点是油感粘腻,涂层着色原料有变色油脂和金属络合染料,此皮同时具有苯胺效应和皮层变色效应。耐湿强,皮质光亮弱,手感好,要讲究专业护理,这种油面皮做的鞋大多为休闲鞋,常见色为黑、深棕、咖啡等。

摔纹皮:有自然摔和压摔两种,摔纹牛皮这种皮革比较柔软,摸起来更加舒服细腻,看起来更加美观,广泛应用于箱包和服装。摔纹皮一般不用粒面而用修面皮,那么一些有瑕疵不完美的皮通过处理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翻毛皮:也叫反毛皮,分二层正翻毛和二层反翻毛(俗称“头层翻毛皮”),二层正翻毛是将皮革的表皮层去除,露出真皮层的纤维,再用机器进行加工,透气性能极佳,穿着时无折痕,但皮质比较纤薄,不牢固。二层反翻毛是将原生的皮革反过来,让真皮层朝上,表皮层朝下,只是对裸露在外面的真皮层进行表面处理,但皮质本身没有被破坏,相较于正反翻皮来讲相对牢固。有一些军靴就是采用这种材质制作的,非常耐穿。

纳帕皮(NAPPA):纳帕主要指的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代表工艺,现在一般所指的纳帕皮都为头层牛皮,品质很好。纳帕皮有着手感柔软的特点,因为成本高,只有豪华车型会采用纳帕皮做真皮座椅和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