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大幂幂老师又上了一次热搜。

只不过,这次不是什么新戏上映,也不是什么美照出街。一段惊艳众人的影视片段,让被作者钦定的她,猝不及防地登上了头条的舞台。

乍看是紫霞,细看是郭襄,毫无违和感的演出,让网友大呼细思恐极。不过,除了面孔的确是杨幂本幂,这活灵活现的演技,生动可爱的表情,怕是粉丝也不敢轻易相认。

(东方四大邪术你了解多少)(1)

无敌AI,在线变脸,托UP主技术交流的福,我们看到了中国影视发展的新未来。同样的Deepfake技术,放在腐朽西方只能行不耻之事,放在这里没准还能解观众苍生的苦。

抠图群星不会想到,笑傲Adobe软件全家桶的他们,会有被新技术降维打击的一天;流量天尊也不会想到,自己或许连数数字的机会也将失去,机器调一调也比他们演得要好。

我不是朱茵,我也能是黄蓉,只要那后期大哥会武功。回望影视发展史,“变脸”这件事,从来都是一门神奇的江湖技艺,无数新老司机前赴后继,为的就是这项改头换面的事业。

易容术

无论中西,“变脸”一事,总是影视剧里的精彩桥段。

一说起变脸,必然得提川剧。这些年,从春晚到海底捞,甭管你看了多少次,只要那黑斗篷花脸孔的演员,摆出身段起了范,刹那间转变面容,你都会不自觉地为他赞叹叫好。

既是魔术,又是曲艺,变脸这项绝活儿,传到今天已是历经风霜。如同国产片《变脸》中,已故老艺术家朱旭扮演的那位变脸王,在时代沉浮里艰难求生,足见传承之不易。

如果脸谱切换靠得还只是身法,古代中国流传的“易容术”,就凭借它对人脸的直接改变,成了武侠世界里常见的绝技。

《剑雨》里的杀手林熙蕾,为了变成杨紫琼,“将蛊虫从鼻子放入,让其啃噬面部肌肉骨骼”,恐怖的过程,听着都十分瘆人。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一根插在“风池穴”的小小银针,让神医汪驴在吴耀汉与泰迪·罗宾之间变形,同样的法子,李冰冰从国师摇身一变为上官静儿,男人身一键进化成女娇娥。

(东方四大邪术你了解多少)(2)

当然,要论武侠里的易容达人,还得数《天龙八部》的阿朱。阿朱姑娘,不仅让易容术成了剧情张力的决定要素,还以生命献祭了这门江湖技艺。

想当年,小镜湖前小路上,乔峰遇见大仇人段王爷,几番争执后一掌将其劈死。谁料到,他的手下败将竟是一生挚爱,这被命运捉弄的悲剧一幕,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说完中医要术,再说西医功法。

学不会中华神迹,蠢笨的老外为了换脸,还得动用手术移植。轻轻捧起你的脸,慢慢放在清水中,尽管历经血呲呼啦的前期作业,但看着这“抠像”成果,还是诡异中透着萌萌哒。

良心探员为抓真凶,涉险换脸引蛇出洞,美国片《变脸》中,吴宇森用巧夺天工的鬼扯技巧,强行制造一人分饰两角的双雄对决,使得变脸成为个中关键。

从方脸型男屈伏塔,换成了鞋拔子脸的凯奇,这手术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至少,从凯奇要了亲命的神情来看,探员之所以如此震惊,不只是在感叹美帝医学的发达。

如果借助医术还算是常规操作,那么电影中的道具变脸法,就是不讲道理的存在。

上一秒,他还是飞天入地救女友的超人,动不动就能搞个大新闻;下一秒,只有一戴上黑框眼镜,他就能在闹市里游走自如,接着做小记者克拉克·肯特。

上一秒,她还是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肤如凝脂,手如柔驿;下一秒,只要一改变头饰,换上男装,她就成了铮铮铁骨的男儿,就算全世界都看穿了,男主角也发现不了。

捡到绿面具,往脸上一戴,嘭,小职员变成大邪神,变相怪杰就连泡妞技术都奇迹大增;遇到大爆炸,复仇系统自动启动,嘭,百变星君化身杨婆婆,超级市场里最恐怖的武器。

道具变脸法,就像是一个强行设定的角色buff,使得故事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就好比《碟中谍》系列,每次看阿汤哥智斗敌人时,我们都在想,咦,人皮面具怎么还没出来啊?

从身法到医术再到道具,进入科幻片的领域后,角色“变脸”更加地随心所欲。

《机械姬》,禁室培欲的科学家,将冷冰冰的机械体,换上不同妹子的脸,想找谁跳舞找谁跳;《阿丽塔》,父爱泛滥的科学家,给了少女第二次生命,双手成就了她的战士梦。

除了人机结合,还有人体变异,《X战警》里大表姐扮演的变种人“魔形女”,拥有了想变谁变谁的超能力,红发裸身行走人间,坦荡地成为了蓝哇哇的社会变色龙。

更厉害的,还得算电影《内在美》的设定,每天一觉醒来照镜子,你就成了另外一个人。精通易容术的大韩民族,如今突破了人种限制,性别之分,在电影上实现了变脸的究极进化。

影视剧里的“变脸”时刻,总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神秘奇观,无论把它放在现实背景,还是科幻世界里皆可适用,无不体现着创作者的想象力。

变身技

从古到今,“变脸”技术,见证了影视业的发展。

当一名职业的演员,遇上了形象迥异的角色,他首先进行的工作,便是从形体上靠近它。近如错失奥斯卡影帝的贝尔,不断增减体重的魔鬼筋肉人,刚刚为了演胖子切尼而大吃特吃。

远如阿米尔·汗,为了拍《摔跤吧,爸爸》,时年五十有一的他,硬是从大叔练成小鲜肉,满身腱子肉成为荣誉勋章。这样的铁人,即使有时拍了烂片,我们也得尊称一句“老艺术家”。

这些常年为戏献身的橡皮人之外,一些演员为了戏路转型,特意通过变化体重来改变气质。

举乔纳·希尔为例,出身烂仔帮喜剧的他,一直是好莱坞著名的小胖丑角,就像是《华尔街之狼》里小李的跟班。如今减肥成功后,他卸下了生理与心理包袱,开始演起严肃的主角。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最近爆照的西蒙·佩吉身上。为了和银幕上可爱的笑星形象区隔,本来就很瘦的他,只花了6个月,体重少了18斤,体脂降到8%,骨瘦如柴的样子让人都不敢认。

当你的身材改变时,走路的步调,说话的气息,当然包括脸上的表情动作,都会相应地有所变化。可惜的是,不懂这项“变脸”技术的明星们,不舍得糟蹋自己,于是只能去糟蹋角色。

为了达到“变脸”的效果,除了演员的自身努力以外,幕后团队也起着重要作用。譬如电影化妆一项,随着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对于角色塑造的帮助越来越大。

1993年,小罗伯特·唐尼入选奥斯卡影帝提名,他在电影《卓别林》中演技有如神助,特别是肢体语言更是本尊附体,只可惜,失败的晚年妆容,毁掉了妮妮近在咫尺的小金人梦。

2018年,同样是传记片,加里·奥德曼凭借《至暗时刻》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从奥德曼到丘吉尔,狗爹超神演技坐阵不说,幕后工作的加持也是功不可没。

狗爹的这张脸上,除了额头、眼睛与嘴唇,其它地方都用了特效化妆。化妆师特地为他定做了一个硅胶套,将他全部覆盖均匀涂抹,同时用假发头套模拟秃头,直逼丘吉尔本丘。

比起传统化妆为主的《卓别林》,《至暗时刻》大面积采用了特效化妆,借助物理道具之后的“变脸”大业,在人物外在形象上充分拟真,为更多形神兼备的演出提供了可能性。

说到特效化妆这项技术,它似乎在奇幻类影片里更有存在感。然而,要说在电影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则不得不提1997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化妆奖的《肥佬教授》

这部电影中,喜剧巨星艾迪·墨菲一人分饰五角,从男到女,从老到小,从胖到瘦,无一不包,表演难度可想而知。正是化妆师瑞克·贝克的发挥,帮助他完成了这次开挂的操作。

瑞克·贝克精心打造的“肥肉盔甲”,由硅胶制作而成,其中注入纤维与水,形成运动过程的晃动,同时,为了营造真实的松弛感,他还特地拿当地一个19岁的胖小伙打了样。

至于脸部的部分,肥佬的大下巴实际是个乳胶气囊,他会为了配合剧情需要,时刻给墨菲的下巴打气。如此实打实的化妆,让艾迪·墨菲可以专心表演,准确进入每个角色的状态中。

受到此片的启发,杜琪峰拍摄了减肥题材的《瘦身男女》。片中,郑秀文与刘德华两位大咖,胡吃海喝后变成的大胖子,用的正是特效化妆的技术。

如今,随着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技术的成熟,许多电影中的“变脸”技术,主力军已经从人工化妆,变成了“动作捕捉(Motion Caputure) 真人CG”。

啥叫“动作捕捉”呢,就是在你常见的花絮中,一边是演员穿着布满感应器的衣服表演,一边是电脑不停地实时演算;啥叫“真人CG”呢,简单说就是后期人员在绿幕与演员身上画画。

从《阿凡达》的横空出世,到《阿丽塔》的精益求精,作为行业领导者卡梅隆,维塔工作室强强联合,将动作捕捉提升到了更为人性的表演捕捉阶段。

终于,演员不再受年龄与身体的限制,每一分注入的情感都纤毫毕现。借助阿丽塔这个角色, 电影人也终于克服了CG似是而非的“恐怖谷”效应,让角色不再看起来那么怪异。

当然,这项技术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电影业CG滥用让人审美疲劳,自然已经是老生常谈;关于动捕表演到底该如何看待,业界似乎还没有结论。

就拿“动捕之王”安迪·瑟金斯来说,左拥《魔戒》的“咕噜”,右抱《猩球崛起》的“凯撒”,作为业界公认的老大哥,他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奥斯卡级别的肯定,无疑令人有些遗憾。

从真人演员到虚拟角色,这个“变脸”的过程,究竟是CG“化妆”的胜利还是演员表演的胜利呢?动作捕捉表演与电脑演算生成,谁在主导谁,谁又是角色的创造者呢?

作为一项技术的"变脸",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精密复杂,越来越惟妙惟肖,越来越无所不能。无数幕后工作者循着现实的渐近线而来,创造出真实可感的惊奇时刻。

求生诀

放眼江湖,“变脸”存活,乃是当今行业的现状。

以前是挤破头也要进来,现在是削断骨也要进来,影视江湖的求生之道,总是“变脸”图存。可惜,同质化的审美,让肉毒杆菌与玻尿酸齐飞,美白针与柳叶刀争锋,最终同归于尽。

君不见,新派的武侠剧不再追求百花齐放,而是放眼世界大同。这一回,不但是红颜知己难解难分,就连无忌哥哥都乱入花丛,找也找不到了。

世上本没有网红脸,整的人多了,便有了网红脸。医学美容本无过,奈何跟风病友多,在一个讲求个性的行业,观众却要在屏幕上玩连连看,实在是一件超级滑稽的事。

“东方四大邪术”,泰国变性,韩国整容,日本化妆和中国P图。作为美国秀秀的故乡,我国的影视业不仅爱在脸上动手脚,还爱在照片上动手脚。

七只脚趾金光闪闪,泪眼婆娑九张连拍,荧光双腿膝盖失踪,液化过度栏杆变弯。想要给自己创造倾世容颜的明星们,总在被群嘲的边缘徘徊。

由此可见,我国微博自拍界目前的基本矛盾,是明星日益增长的宣传需求与修图师落后的职业技术的矛盾,也是粉丝控评能力与路人鉴识水平的矛盾。

求好心切的明星,为了美颜而不得要领;谨小慎微的业者,为了换脸也煞费苦心。

柯震东一吸毒,《捉妖记》便大幅重拍,找来井柏然作为救火男主角;冯小刚一偷税,《江湖儿女》便断尾求生,让赵涛对着个侧影说话,顺便秀一把演技。

所谓环球同此凉热,劣迹艺人所到之处,必然都是秋风扫落叶。大洋彼岸,陷入性侵丑闻的凯文·史派西,前脚刚被《金钱世界》删除戏份,后脚就被《纸牌屋》就地赐死。

躲过拍摄风波,后期也有触礁风险。剪辑师的碗里,动不动就会被领导加鸡腿。

有时候,他们需要把说话的艺人抠出来,在旁边加上群众演员,让观众以为这是同一场戏;有时候,他们需要把说话的艺人剪出去,在旁边加上过渡画面,让观众发现不了这个破绽。

影视圈的“变脸”,一场资本与权力的游戏,周旋对抗中常常诞生奇幻的想象力。

改头换面谈何容易,影视江湖无限神奇。变脸这门手艺,是故事里的易容术,是技术上的变身技,是行业内的求生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