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口中经常谈到的“成功”与“成就”之间到底有何不同呢?

我们在初出茅庐,初入社会的时候,老是想着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怎么让工资变得更高,一年内买辆豪车,三年内买套房。

年轻时埋头苦干、无差别地积累经验,打磨技能;人到中年,精力不济,最划算的投入变成了精准定位与增长“智慧”。

有副对联这样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1)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境界。

“立德”和“立言”于曾国藩而言,以他的个人努力及发展情形来看,这些似乎都不在话下。

唯有“立功”一项,只有帮助清廷剿灭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才有可能做到集治身、治学、治家、治世、治政、治军于一身,从而达到为师、为将、为相的所谓“完人”,

这就是曾国藩心目中的“完人”。

立德者或许没有机遇或者天赋,难于立功立言。

立功者可以立德,却难于立言。

立言者也可以立德,却难于立功。

毛泽东曾说,曾国藩是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至高境界之完人。

鲁叔孙豹在《左传》里这样给不朽分类和定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这其中所谈内容顺序很有讲究,难度也有差异。

01

“立功”

人生一世,大部分人都以追求“立功”为平生的目标。

像古代将士一样,每个人都渴望着立战功,扬名立万,青史留名。

战争中不必多言,在和平年代亦是如此,无休止的竞争,得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生活,在竞争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

每一年都会出现新的首富,谁成为了全球首富,把全球的人的目光汇集一处,光芒闪耀,过了下一年,又换了个新的首富,这多么赤裸裸地描绘出我们人类社会财富的金字塔,立功成为了他们毕生所追求的。

02

“立德”

我们常把“德”和“行”连在一起说,即“德行”。

能够成功“立德”之人,多数是使用了超越自我局限的方法不断立下功绩的人。如印度国父甘地,用无我成就大我,一句“非暴力不合作”践行一生,感召了几代印度人,拖垮了殖民者统治机器。

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2)

不拘泥于一城一域,持久为社会增加福祉的人方能立下“德行”,而被时间和现实检验过的原则方能成为世间万全之法,才会被普罗大众欣然接受。

03

“立言”

古人常说:“人生如履薄冰,需谨言慎行”

自媒体的光速跃进使得“立言”看上去变得无比容易。

随便在网上发表个文章,话题,讨论,即可为“立言”,但却不然。依我看这实属是“发言”。

从古至今,说出一句有道理、有价值、有新意的话尚且不易,

更不用提被不同时代下的民众所检视、成为经典、最终流传百世有多难了。

“好言”流传百世,成为人们心中的名言警句。

冯唐在他早年的很多文章中喜欢谈三“不”原则,告诫年轻人在做事时要“不害怕、不要脸、不着急”。

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3)

浓缩而有力的话语给人以力量,在我们每每遇到困难和挫折之时,一句笃定的无所畏惧,终会让你东山再起。

“三不朽”

“三不朽”的实质是人生的大格局

“三不朽”强调的是人生要有大格局,即要为社会民众谋利益,要以天下为己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任何人成就事业,首先在于人生格局,因为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一个格局大的人,可能出身的环境很贫苦,但是却很有可能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源于他们身上优异的品质很多,其中身在红尘不随俗,志存高远心系国是最为显著的特点

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