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树勤

方言日记深度分析(方言字漫谈续二)(1)

醭:标准普通话注音(bu),应是河南或山东一带方言转注。其旧读音为(pu),解为酱油、醋等食物表面所生白色的菌。富平方言读如(mu),所指与各地基本一致。

按有关专业解读,凡注音韵母为u 的汉字,所表达都有覆盖之意,比如醭(mu)不管生在何处都会形成一层盖。所以,白居易有“酒瓮全生醭,歌筵半委尘”之诗句,即言在无干扰条件下,醭就会不断扩张、增厚。因此家庭腌制咸菜时除盐要保证足够外,还须经常翻动,以防生醭。临时泡制的泡菜及窝制的酸菜因不含盐或含盐少,尤须不时搅动,以阻止醭的快速生成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醭其实是一种被称为念珠菌的生物在作怪,但如善加利用则可服务于人。

制作豆腐乳、豆豉包括酱、醋、酒等,其实就是通过益生菌使食材改变性味,从而更利于食用。但食物所生菌发红、绿、黑等色则是杂菌感染,就不能食用了。

方言日记深度分析(方言字漫谈续二)(2)

富平人运用“醭”字很有想像力。一是认为此事不可能或太难得,则故作惊讶:“哎呀,这黑馍咋还出了醭啦!”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事实,即较黑面馒头而言,白面馒头因淀粉含量高,因而更易生菌。二是谓初生婴儿为“醭娃子”或“醭豆娃”,概言其胎毛覆盖,有一种毛茸茸的感觉,从而表达一种爱怜之情。(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