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孩子们自带探索精神。他们会安静地蹲在一处,只为了观察蚂蚁。路过一条河,他们能仔细观察河面,根据每天不同的河水变化,得出与天气有联系的结论。

船过去后河面带来的波浪,提到了“惯性”。孩子问什么是“惯性”,因为骑着电瓶车,就用刹车,让孩子感受“惯性”。令人意外的是,从电瓶车上下来,孩子开始奔跑,一会跑,一会停,快停下来时,嘴里说着“妈妈,快看,我的惯性,我的惯性”。

孩子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让人感到意外和感动。意大利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写过一本《孩子是个哲学家》的书,借用他的书名想说,孩子们除了是天生的哲学家,也是天生的“科学家”。

面对小小“科学家”的十万个为什么,不是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能给出解答。很多时候,孩子的提问,会触及到我们的知识边界。此时,带孩子做个小小的实验,比单纯地给出答案,更有力量。

做什么实验?如何带孩子做实验?要如何设计?用实验回答一两个“为什么”还行,多了就真的很考验大人。这两天发现,在这本《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里,有孩子曾经问过的很多“为什么”的答案,比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结冰”“天为什么是蓝的”“飞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这些问题,《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里,都有答案。有解释,不稀奇,毕竟现在随便一搜,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难的是,怎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所以《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令人感动的,不是它对知识的解释,而是书中对知识原理,通过一个个简单的实验,让知识变得好懂又立体的方式。

《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DK系列书,看名字已让人有所期待。孩子翻开后,更是会沉浸其中。

儿童自己都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一边玩一边探索)(1)

做实验,让孩子的思维升级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里提到,从小带孩子做实验,会给孩子带来三方面的好处:

  1. 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2. 让孩子更有主见,不盲从
  3. 让孩子更有洞察力

做实验,能帮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有时抽象概念理解起来,真的有些费力。但经过实验的展示,抽象概念也能让人秒懂。

《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里,通过实验,展示了这些概念:• 混合物• 力• 磁力• 摩擦力• ……

这些看起来有点枯燥的概念,通过生动的实验,让孩子有了具体的理解。

做实验,还能让孩子们变得有主见。孩子们太愿意相信大人们说的话,但大人们所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吗?并不一定。亲自动手做做实验,是验证观点的好方法。

做实验,还能让孩子们变得更有洞察力。说起做实验,生于1823年的法国昆虫学家、博物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堪称孩子们做实验的榜样。法布尔能写出《昆虫记》,离不开他对昆虫的细致观察,和对做实验的热爱。想验证一个实验,细致的观察少不了。孩子从小多做实验,会有更深入的洞察力。

想带孩子做实验,挺考验家长的知识储备量。什么样的实验适合孩子?怎样的内容设计更合理?大人不会没关系,书籍来帮忙。《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这本书适合3-8岁的孩子。书中的家庭小实验,能让大人省心不少。书中列举的家庭小实验,内容设计上,根据每页的主题不同,而有所不同。实验需要的材料比较常见,操作步骤对孩子来说,简单易上手,同时安全性又有保障。

比如了解力与惯性,只要几枚硬币,和一张光滑的纸就够了。感受静电,只要一个气球就行了。

儿童自己都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一边玩一边探索)(2)

看到这些家庭小实验,我家孩子跃跃欲试,恨不能立马把书中提到的所有实验,都操作一番。

跟着《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做实验,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巧探索,保持孩子内心的好奇心

好奇心能让一个人的眼里有光。前几天遇到一位退休老人,讲起喜欢的新事物,用“手舞足蹈”来形容也不为过。他从小就对拆解各种电器很有兴趣,总想知道里面的构造是怎样的,是如何运作的。

可以说,好奇心伴随着他长大、变老。就算现在退休了,对市面上新的产品,也很有兴趣。好奇心,让年龄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是天生的“好奇大王”。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在这本《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里,能得到很大的满足。

从目录页开始,翻翻页的设计,开启孩子们好奇心的大门

儿童自己都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一边玩一边探索)(3)

立体的内容设计,让陌生的知识,点燃孩子们内心的好奇火苗

儿童自己都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一边玩一边探索)(4)

伴随着翻看书中的翻页、立体内容,孩子的嘴里发出的是停不下来的“哇”,这是好奇心被满足的场景再现了吧。

如果说这些翻页、立体的内容,直观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那么,书中的“家庭小实验”,就是带领孩子走上亲自探索的道路,让好奇的火苗,燃烧得更旺。

快速制作冰激凌

儿童自己都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一边玩一边探索)(5)

起跳小纸片人

儿童自己都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一边玩一边探索)(6)

每一个家庭小实验,对孩子来说,都是简单易操作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验证书中提到的原理与知识。

《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里的实验,让孩子踏上好奇心的探索之旅。

看优秀童书,让知识活起来

孩子们缺各种各样的知识吗?海量的知识摆在那里,孩子们缺的不是知识,缺的是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不理解,吸收太多,只会造成大脑的消化不良。前段时间报了一门小白的中医课程,里面很多的知识不懂,问老师希望能得到解答。老师的回答,倒是干脆利索“先记住再说,等学了后面的课程,自然就明白了”。

老师的回答,解答了我的困惑吗?并没有,卡在那的知识点,就像噎在喉咙里的饭,令人难受。后来,阅读不同的书籍,才算把不理解的内容弄懂。大人对不理解的内容,尚且如此,更别说孩子了。往孩子们的大脑里塞各种知识,不如让知识活起来。

一本适合孩子的优秀童书,就像一座桥梁,让知识在孩子们的眼中,变得有趣又有用。

怎么和孩子说“原子”、“机械”、“能量”等等的概念?又该怎么让这些内容,变得有趣生动?《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来帮忙。书中对基本概念的讲解,通过翻页、立体呈现、实验等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孩子全方面理解一个“概念”。

儿童自己都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一边玩一边探索)(7)

哪怕书中的概念,因为孩子还小,不能完全理解也没关系。能“看”懂书中的立体变化,能“感受”实验所带来的知识呈现,这或许也已经够了。

《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它就像是一粒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知识的种子。

写在结尾的话

有人会问,该如何选童书?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但大体上,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说,选他们喜欢的,适合他们的。从大人的角度来说,如果经由童书的阅读,能让孩子们了解世界,打通与生活的联结,那是大人给孩子选童书时,内心的一点“小私心”。

养娃的路上,偶有焦虑,但想想何帆在《变量4》里提到,想要看懂这个时代,要关注“政策、趋势”这两个词,又能变得坦然一些。

理解政策,跟随趋势,养娃不焦虑。《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思维方法、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简单的几个字,孩子们真正掌握,有很多的途径,同时也需要时间。

学校有学校的课程,家庭生活里,也可以有同样的思维、能力上的熏陶,比如阅读这本《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在这本书里,有科学知识的分享,有思维方法的展示,有科学方法的实践,整本书如同带着孩子们一点点练习“探究实践能力”。

看《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会有点感动,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人都是倾向于“懒”的,实验很好玩,但如果需要准备的东西太过复杂,往往也就停留在了“想”的这一步。《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里的家庭小实验,让孩子们从“想”到“做”,变得更近一步。

一本书,孩子真正能吸收多少?不得而知。但是孩子操作过的实验,实践过的场景,会让他们有所印象。如果实验还能引发他们更大的好奇心、更强烈的探索精神,那再好不过。

因为,好奇心,很珍贵。探索精神,也是。

打开《DK翻翻玩百科·炫酷科学探索》,让孩子进入科学探索的世界,唤醒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