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原产地中国,古称“菽”,距今已有五千年的栽植历史了,现在通称为“黄豆”;在这五千多年的大豆栽植历史过程中,劳动人民通过智慧和经验累积了丰富的大豆培育技术;比如早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有广植“菽粟”为粮的历史;西汉农学家氾胜编著的《氾胜之书》中记载:“北魏时,黄河流域一带大豆和粟,麦、蜀黍轮作已较普遍”。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1)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描述:“大豆除了可与麻谷混种之外,还可在桑园间作豆类,可以润泽益桑”;清代蒲松龄在其所著的《农蚕经》中提到了:“豆、麻间作有利于麻的增产和防治豆虫”的观点;同时认为,大豆虽能增进土壤肥力,仍需适当施肥;而且对种豆用草灰盖之增产方法早已有所认知。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2)

由此可见,古代劳动人们早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大豆种植的经验财富;祖辈劳动人民也为大豆物种的延传生息,和大豆栽培技术的传袭,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难能可贵的是,世代劳动人民还把用汗水和心血积累的大豆培植技术与经验,用谚语的形式记载下来,直到现在,这些传袭下来的大豆种植谚语仍在指导现实的农业生产;比如你想种大豆,种好大豆,下面这几条谚语就可帮到你!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3)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这句农谚“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很明显地为我们指出了种植夏黄豆的适播时间;农谚指出,夏黄豆的适播时间是在夏至前后;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盛夏时节的开始;夏至的到来,预示天气炎热,降雨增多;而气温高,雨水充沛正好能为黄豆出苗和生长,创造出较高的温度条件和较好的土壤墒情。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4)

因为黄豆的发芽适温要求在15至25度之间,生长适温要求在20度至30度之间;夏至时节的较高温度条件利于黄豆出芽和出苗,利于保障黄豆播种出苗率和出苗质量;另外,黄豆发芽和出苗需要较高的土壤墒情,当土壤含水量高于70%以上时,更利于保障大豆一播全苗;所以说,夏至前后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可为大豆播种提供出苗保障;因此,民间还有:“夏至耩黄豆,一宿抗锄头;芒种芝麻夏至豆”的农谚说法。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5)

麦扎黄泉谷露糠,豆子耩在地皮上

很显然,农谚“麦扎黄泉谷露糠,豆子耩在地皮上”是对黄豆播种深浅的要求;农谚指出:“豆子耩在地皮上”,说明豆子不要播深,而是要求浅播;浅播到什么程度?农谚指明:豆子浅播在地皮上;这是因为,别看黄豆籽粒较大,但它胚芽的顶土能力较弱;如果黄豆一旦播深了,黄豆芽体一时无法破土出苗,会造成黄豆芽在土壤里窝苗,会形成不出苗或出苗弱的现象。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6)

过去还有农谚说:“埋麦漏豆;要想豆芽齐,点播在地皮”;意思是麦子可以适当深播,但黄豆千万不要深播,种子上只要覆盖一层薄薄的泥土即可;特别是农历五月里播种的夏黄豆,更不能播深,即便种子半露半埋,也不会担心黄豆能不能正常出苗;因此民间有“五月豆,半边露”的农谚指导。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7)

雨前玉米雨后豆,农民提前庆丰收

谚语“雨前玉米雨后豆,农民提前庆丰收”的意思,是对播种夏黄豆土壤墒情的具体要求;农谚指明,玉米可以在雨前播种,而夏黄豆须在雨后播种;因为黄豆出苗对土壤水分有较高要求,当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的时候,才是播种夏黄豆的合适墒情;另外一个主因,如果黄豆在雨前播种,我们前面讲过,黄豆芽出苗顶土能力较弱,一旦雨水喷灌,极易在播后黄豆土壤表层形成板结层,黄豆芽很难钻出这层板结层;所以,一般播后黄豆被雨水喷灌,立即暴晴的情况下,黄豆出苗率普遍不高;故此,夏黄豆要求雨后播种。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8)

稀豆不少打,稠豆草一把

农谚“稀豆不少打,稠豆草一把”,是对黄豆播种密度的要求;农谚指出:“稀豆不少打”,言外之意,黄豆播稀利于高产;“稠豆草一把”,说明豆子播种稠了,豆子光长茎秆不结荚,最终只能收获一把把豆秸;因为豆子是一种喜光作物,也是一种顶端优势较为明显的作物;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每一株黄豆都想争取到充足的光照,都想争取到充裕的生长空间,都想压制其它黄豆长势拔得头筹。

所以,稠植的黄豆都想拼命向上生长,这就形成了黄豆徒长现象;徒长的黄豆一般会呈现出茎秆高大,节间过长,叶片繁厚,花少荚稀,落花落荚,空荚秕粒的现象;所以会出现农谚所说的“稠豆草一把”的事实;那么,夏黄豆究竟播多稀为好呢?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9)

民间也有农谚指出:“牛眠落苏狗眠豆”;意思是牛可以卧在落苏之间休息,狗可以趴在黄豆株之间睡觉;落苏是指古代的茄子树,过去的茄子不像现在基因已经经过数代改良,茄株已经矮化;过去的茄子树高约数十尺,不适宜厚植,所以茄树之间能卧下牛;而黄豆株虽不如茄树高,但定植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小狗能趴在豆秸中间睡觉为宜;不过,现在的大豆基因经过改序提优,植株高度已经相当矮化;即便适当稠植,株距保持在30厘米,行距保持在70厘米,也不会影响产量。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10)

想种豆,四五六;一撒手,七八九

在农村,常听老辈人在播种黄豆时,念叨这样一句谚语:“想种豆,四五六”;不明其意的人会理解成,想种大豆,在四五六月种?或在早晚四五六点种?其实都不是,这句谚语是对播种黄豆每穴播入籽粒数量的要求;谚语指明,播种黄豆,每穴以播下四至六粒黄豆种为宜;有人会问,大豆为何适宜窝植?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11)

这是因为,大豆是一种具备根瘤菌特质的植物,它的根系能够着生根瘤,并通过根瘤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所以大豆能够自己制造一半以上的氮素,不需过多依靠土壤中的氮素就能形成量产;因此,单位面积内只播种一株黄豆,土壤中的肥能会有大量剩余,这会造成土壤肥能浪费和土地资源浪费;即便每穴多播入几粒种子,土壤肥力完全可以满足大豆苗期和生长期的需肥需求;等到了黄豆生育期,黄豆的根瘤可以自己制作氮素满足开花成荚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所以,即便播种黄豆时,偶尔播入七八九粒种子,也算正常;因此农谚还说:“想种豆,四五六;一撒手,七八九”;因为播种黄豆时,每穴播入的数量不能每次都数数,有时随手一抓,撒下会有七八九粒,这也不足为奇。

五一过后种黄豆行吗(农谚要种豆)(12)

概述

另外,民间还有“大豆恋秋,晚种无忧”的谚语说法;因为夏黄豆种植过早,生育期正好摊上伏季高温多雨季节;高温高湿条件会明显抑制黄豆的生育能力,会造成黄豆生长周期拉长,植株发生徒长现象;而且高温多雨还会致使黄豆落花落荚,病虫害高发的现象,不利于黄豆高产;而夏黄豆适当晚植,生育期正好避开高温伏季多雨季节,立秋后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利于黄豆形成高产;因此民间还有“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种豆不怕晚,越晚越高产”的谚语说法;如果你想种豆子,想种好豆子,这几句农谚就可以帮到你。

#真知新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