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面对学校内部事务繁杂、上级部门要求落实文件较多等现实情况,我认为,校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扎实推进学校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有所不为方有可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所不为方有可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不为方有可为

来源:【中国教师报】

面对学校内部事务繁杂、上级部门要求落实文件较多等现实情况,我认为,校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扎实推进学校管理工作。

为“大事”,不为“小事”

所谓“大事”,即办学理念、发展方向等,包括校训、校风、学风的拟定、落实及发展规划的确立等工作。所谓“小事”,即学校日常管理,包括教师出勤、卫生检查、班级评比、后勤管理等工作。校长抓“大”放“小”,把一些事务性、日常性工作交给相关部门人员落实,自己才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学校发展方面的大事情。

不过现在,有些校长常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工作都自己出马,大小事情都亲力亲为。

在一次校长工作交流会上,我发现很少有校长谈及自己的教育理念、治校方略,大多数校长都称自己会议多、很繁忙,每天要例行检查教师出勤到岗及学生卫生打扫等情况。有的学校锅炉坏了,总务主任也要请示校长该如何处理。从校长的发言中可以看出,由于管理思路不清晰,学校管理状况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一边是校长自己忙于“小事”行色匆匆,另一边则是学校中层干部无所事事,而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这些纲领性问题则长期无人问津。

因此,校长要有做“大事”、谋全局的管理理念,不可因“小”失“大”。

为“实事”,不为“虚事”

所谓“实事”,即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学生成长等教育教学主业。对于学校主要工作,校长不能当“甩手掌柜”,不仅要自始至终参与其中,还要起引领示范作用,要带领全体教师将这些工作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完成。所谓“虚事”,即与学校相关但不是学校主业的工作。

如一所学校为落实上级安全教育通知要求,将“一盔一带”作为学校主要工作,值周教师甚至要把家长戴头盔、系安全带等情况纳入班级评比。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向家长大量转发通知、视频等资料,要求家长学习、配合。家长表面上支持配合,背地里却有不少非议,认为学校“不务正业”。学校是几头都不讨好。

所以,学校管理切忌“虚”“实”不分,轻重颠倒。

勇担当,不推责任

校长除了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还要有担当意识,要善于化解学校内部矛盾,要保护学校、师生正当权益不受侵犯。有的校长对内强势、对外软弱,对上唯唯诺诺,遇到家长投诉不认真调查了解情况,不全面分析事情原委,一味强调教师的问题,让本该可以提前化解的矛盾逐渐激化,把教师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教师一旦工作积极性受到伤害,则很难重燃工作热情。

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顽皮孩子的家长投诉班主任孤立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班上不受欢迎。这样一个原本可以协商解决的简单问题,由于校长拖延推诿、简单对待,结果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逐步加深。最后矛盾升级,双方互相指责,造成学生转学、班主任负气申请调离的尴尬局面。

校长一身正气,敢于直面问题、解决矛盾,学校才有安宁平静的教育教学环境。

能创新,不甘平庸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一所学校要形成特色,必须在管理理念、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走出自己的路子。校长踏实肯干,不甘平庸,敢于创新,才有可能建设出一所好学校。

但我们发现,目前也有一些校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安稳思想较为严重,这样的校长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职位,却耽误了学校发展,阻碍了师生进步成长。

校长对教育教学有独特见解,有成就师生的教育情怀,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成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抱负,创造性开展活动,带领全体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学校才有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独辟蹊径开创学校管理新局面,主动寻求学校发展新路径,努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这样的校长才是教师需要、学生喜欢、社会敬佩的好校长。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枨冲完全小学副校长)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