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有哪些玩的(上海动物园传喜讯)(1)

新生獐宝宝和妈妈。 本文图片 上海动物园 提供

上海动物园的土著獐家族又添新宝宝了!

6月9日,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传来喜讯,1只獐宝宝“呱呱”落地,这是乡土动物区开门迎客一个多月以来迎接的首个新生命。10日下午18时许,这只獐妈妈又产下1只幼仔;14日,另外一只母獐分娩出2只獐宝宝。

6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4只獐宝宝“三男一女”,目前体况良好,由它们的妈妈自己哺育,已经在展区与游客见面了。

据园方介绍,今年5月初,饲养员观察到2只母獐怀孕了。獐生性胆小易惊,怀孕的母獐就更加警觉,一有动静就噌一下跑掉。

为避免其流产,饲养员在打扫和饲喂时尽量轻手轻脚,即便观察也离它们远远的。饲养员们还早早为两位“准妈妈”准备了产房,草坪上的四间小房子里都铺上了干草,干爽又能避雨。

同时,饲养员还为它们补充营养,增加了新鲜的树叶、胡萝卜和玉米。随着产期临近,“准妈妈”们胃口也越来越大,精料从一天一次增加到一天两次。

小獐出生后,兽医和饲养员就协同华师大科研人员为小獐称重,做标记。

上海动物园有哪些玩的(上海动物园传喜讯)(2)

科研人员在为獐宝宝测量体长。

6月19日,兽医和饲养员们为4只幼仔打了耳标,黄色的耳标加上“男左女右”的规则,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分辨。当天,园方与华师大科研人员再次对4只幼仔进行了称重,并测量了肩高、体长、耳长和尾长,采集了口拭、肛拭和毛发的样本,以期通过数据的积累,结合它们的身体和行为状况,建立与它们健康有关的指标体系。

上海动物园有哪些玩的(上海动物园传喜讯)(3)

科研人员采集的獐宝宝毛发样本

刚出生的小獐体重1000克左右,肩高20公分左右。而6月19日获得的数据显示,小獐的体重已在1400—2200克之间,肩高也都接近30公分了。其中体重最重的那只小獐,也是长速最快的一只,比出生时重了1000克,差不多以一天100克的速度在增长。

上海动物园有哪些玩的(上海动物园传喜讯)(4)

科研人员在为獐宝宝进行数据采集。

这几天,饲养员们已经发现迷你版颗粒状粪便,说明已经有小獐开始自己觅食了。小獐长势喜人,但毕竟还小,游客驻足展区,可要睁大眼睛好好观察,因为小獐身上有纵行排列的线色斑点,吃饱后就自己躲藏在树丛或是山后,把自己藏得很隐蔽,不易被发现。

据上海动物园介绍,獐是东亚地区特有动物之一,历史上曾广泛分布在辽东半岛、华北平原和长江两岸,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就有獐分布,在松江广富林遗址中就有獐的骸骨,19世纪末数量还相当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栖息地遭到破坏,20世纪初,獐在上海就再也没有野生记录,这一消失就是将近100年。

鉴于獐的进化和生态价值及其濒危状态,与上海市城郊近自然生态系统重建的需求,2006年,獐的重引入项目在浦东华夏公园启动,从饲养、适应、繁殖到野化试验,再野放,如今已在华夏公园、松江浦南林地、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南汇东滩、上海明珠湖公园、松江新邦等6个地点建立了半人工条件下的獐饲养繁殖种群和野外放养种群,种群数量达300多只。

“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獐的展出,是公众了解土著物种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让我们去了解更多其背后的故事。”上海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獐的重引入项目,其目标是为了继续恢复獐这一土著物种,通过建立繁殖种群,野化,野放,再扩大繁殖种群,再野化,再野放,让獐能形成可自我繁殖的野生种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