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和“观世音”有区别吗?如果听到有人这样问,会不会感到很疑惑呢?这难道不是一个人吗?答案是真的不一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还真不是同一个人。首先就来说说“观世音”吧,这位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佛教人物,只是他并不是现在大众所熟知的佛教人物,看看下图这个长着小胡子的画像,有没有感觉到很陌生呢?

观世音菩萨后来为什么被称为观音(观音和观世音)(1)

唐朝时的观世音

人们现在所称呼的“观音”,又叫做“观音娘娘”。试问如果有人对着这么一个明显长着胡子的人喊一声“娘娘”,那种感觉就别提有多别扭了。这位,他的原名叫做“观世音”,虽然后来因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被改了名字也叫做“观音”,但是这哪里能和“娘娘”二字搭得上边儿啊。更可惜的是他改的这个名字,在此之前早已经有人在使用了,并且早已善名远播。而“观世音”这尊从西方来的佛陀也正是从改名之后,慢慢的淡化出民众的视线,并且最终被人有意遗弃。

更早使用“观音”二字的就是她了,她就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沈娘娘。用“娘娘”一词称呼一朝的皇后,这就显然就合适、合理的多了。沈婺华是一位端庄而且有才华的皇后,据《南史》记载“后性端静,有识量,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虽然后主陈叔宝对她并不怎么好,但她却也并不因此而去记恨过谁。后来陈被隋所灭,沈婺华和陈叔宝一起被送到长安居住,陈叔宝去世后,沈婺华还亲自为他写哀辞,文辞很是痛切。再后来等到隋炀帝被杀之后,沈婺华就到了毗陵郡(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附近)的天静寺出家为尼,自号观音。这就是我们要说的“观音娘娘”了。

沈婺华“大慈大悲观音娘娘”的名声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唐武德四年(621),李子通为抗拒唐军,在全国紧急征兵。毗陵的守将因兵源短缺,竟抓了一千多名老少男子和年轻妇女充数。负责训练新兵的将领不忍心让他们上战场送死,于是就私自跑到天静寺找到了已经出家的“观音”沈婺华商量对策。沈婺华先是设计从毗陵军中赚出军饷,给这些老弱百姓做逃命的费用。又让负责训练新兵的将领放走这些百姓。为让这一千多人能顺利逃走,她又巧扮天神,挡住了前来追赶这些百姓的士兵。

被这位“观音娘娘”所救下来的百姓后来虽然逃往到了全国各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这位“观音”对他们的恩德。他们也很是思念这位大恩人,于是“观音”巧扮天神时的样子便成了他们时时祭拜和供奉的画像。至此沈婺华,大慈大悲观音大士的美名也慢慢开始在世间传扬,正式开始了由一个历史人物向神话人物的转变过程。据记载,贞观初年,已经成为皇帝的李世民在听闻了沈婺华“观音娘娘”的美名后,也曾派人请她去长安。不过遗憾的是,这位沈娘娘也正是在这贞观初年的某一天去世的。

观世音菩萨后来为什么被称为观音(观音和观世音)(2)

沈婺华(观音)

不过说起“观音娘娘”可能很多人还会和“南海”两个字联系在一起,虽然观音娘娘大部分的时间都居住在中国的南方,可是从她的事迹里不难看出,“海”好像和她并没有什么联系,也没有去过海上。但是为什么又要称她为“南海观音大士”呢?是在哪里出错了吗?其实这也是没有错的,在中国的汉字里“海”这个字可并不单单指的大海。在《左转》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一节中就有这样的记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其中的“南海”和“北海”说的就是楚国和齐国相对于中原来说所处的方位。这里的“南海”和观音的“南海”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南面较远的无边的地方。而我们历史上的“观音娘娘”所处的位置也是在中原的南面,所以才称为“南海”。“南海”二字是并不特指某一个地点,而是指的一个区域。

真羡慕南方的小伙伴们,只要“娘娘”不出远门,就可以时时的得到这位先贤的庇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