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杭州余杭的严惠群在朋友圈

分享了女儿红灿灿的录取通知书!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1)

然而

很多熟悉严惠群的人

只知道她有个明年才高考的女儿,

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孩子?

其实这是她,

用十年恪守的一个承诺!

回想起一个月前的凌晨,

严惠群收到了一条微信,

顿时激动得差点落泪。

“我被录取了!是一本!”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2)

原来发来微信的,

是一名18岁的哈萨克族女孩,

名叫阿丽娜尔•沙吾列别克,

生活在新疆伊犁新源县的

阿勒玛勒乡铁勒喀拉村。

十年前,

素不相识的她们

因为一张合影建立起联系,

十年后,女孩不负期待走出大草原,

考上了新疆师范大学,

即将奔赴500多公里之外,

去往乌鲁木齐读书。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3)

“阿姨和你合影”

十年前的新疆旅途中

因一张照片结缘

严惠群是余杭区农村农业局的

一名工作人员。

2012年的暑期,

她跟随旅行团来到新疆伊犁游玩,

来到了一片茂盛的草场。

“很多牧民的孩子在帮忙放羊,

招呼游客和羊合影,

收费是五块钱一张。”

人群中,

唯独有一个腼腆的新疆小女孩,

脸颊晒得红红的,

也不开口和游客搭腔,

年纪和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

严惠群拿着准备好的零钱走过去说,

“阿姨想和你合影。”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4)

当时的合影

彼时,

阿丽娜尔正在镇上读小学二年级,

来自普通的牧民家庭,

全家的生计全靠父亲放牧的收入,

母亲留在家里照顾她和弟弟妹妹。

“这个孩子身上有一种纯良的品质,

我就想用自己

一点微薄的力量帮助她。”

通过旅行团负责人,

严惠群联系到阿丽娜尔的父母和堂哥,

提出了想要资助孩子的愿望。

回到余杭之后,

就收到了8岁的阿丽娜尔

从新疆打来的电话,

汉语说得磕磕绊绊,

却透着满满的喜悦。

虽说只有过一面之缘,

相隔着四千多公里的距离,

而亲如母女的交流,

却一直延续至今。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5)

阿丽娜尔就读的阿勒玛勒镇中学

因为一通电话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江苏老师

开始在中间“牵线搭桥”

阿丽娜尔的父母汉语不太流利,

妈妈的手机是唯一的通讯工具。

有段时间,

妈妈的手机坏了没及时换新,

和严惠群一时失去了联系。

严惠群开始在网上查询,

偶然找到了一位学校老师的电话,

接听的恰好是一位江苏籍的老师王言。

“这十年严姐对阿丽娜尔的帮助,

我算是全程见证下来的。”

王言老师说。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6)

王言在讲课

34岁的王言是江苏无锡人,

8岁时跟随爸爸当兵的脚步,

举家来到新疆,

留在伊犁成为了一名教师。

接到严姐的电话,

她当下就决定帮忙,

并托同事四处打听找到了小阿丽娜尔。

十年间,

王老师在中间搭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将千里之外的关心

顺利送达阿丽娜尔的身边。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7)

王言和学生们

四年级时,

听说孩子从家走路到学校的距离很远,

严惠群立即转来了买自行车的钱,

托王老师带着到县里买了一辆。

平时,

严惠群也时常为阿丽娜尔寄过来

新衣服、新鞋子,

由王老师及时通知

孩子的爸爸到邮局领取。

小学期间,王言几乎每个月

都到家里探访两三次,

有时帮忙给两方打视频通话,

交流最近的学习和生活,

“不止她的爸爸妈妈,

包括亲戚们都知道严姐。”

因为这层联系,

王言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

还作为汉族公职人员,

和阿丽娜尔家姐结成了'亲戚'。

随着关系越来越亲近,

阿丽娜尔也从“问什么才说什么”,

开始愿意跟严阿姨和王老师说心里话,

到了家里,

还拉着弟弟妹妹和老师一起拍照。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8)

阿丽娜尔(左)一家和王言老师

因为熟知当地的情况,

王言感慨,

“其实阿丽娜尔是很幸运的,

除了经济上的帮助,

严姐更多的是传递了一种信念。“

努力考上一本的师范大学

她们做出这个约定......

记者

了解到,

阿丽娜尔所在的县城,

教育意识比较淡薄,

坚持读书上学,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孩子义务教育结束之后,

就去放牛放羊,

女孩子可能就早早地嫁人了。”

这一点也深深触动了严惠群,

所以她坚信,“资助”

并不仅仅是支持学费、住宿费,

更是要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9)

阿勒玛勒镇中学

为了帮助哈萨克族“女儿”走出去,

严惠群一直远程伴随着她的成长——

和每位班主任保持着联络,

加入家长群了解学习要求,

分析考试成绩、琢磨报志愿......

她时常叮嘱阿丽娜尔,

“读书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

一定要考上大学,

成为更优秀的人。”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10)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11)

微信聊天记录

阿丽娜尔原本不算天资聪颖,

小学成绩排在二十几名、

初二才开始接触英语。

在持续不断的鼓励和督促下,

自己学习的自主性也越来越高,

成绩慢慢稳步提高,

成了班级里为数不多

考上普高的学生。

到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

虽然家人提出学医,

阿丽娜尔参考严阿姨的建议,

还是填写了好几个师范专业。

就像因为萍水相逢的机缘

接受的帮助一样,

成为一名教师,

能够引领更多孩子改变人生,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的事业。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12)

8月3日凌晨,

阿丽娜尔查到高考录取结果时,

第一时间想到给严阿姨报喜,

严惠群说,

“当时一瞬间有点想流泪,

孩子也说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13)

录取页面截图

严惠群告诉记者,

最初,

阿丽娜尔的愿望是考到内地,

虽然未能完全“如愿”,

但是走出县城考上一本,

也已是一个超乎预期的结果。

“孩子这一路坚持下来挺不容易,

当了老师,

以后反哺当地教育的发展,

可以说是得偿所愿了。”

杭州近期感人事迹(杭州女子一条朋友圈)(14)

伊犁新源县

严惠群分享道,

阿丽娜尔和她约定,

等严阿姨的女儿明年高考完,

一定要带她们到新疆旅游,

余杭的家也随时欢迎

阿丽娜尔的到来。

转自:余杭区融媒体中心-天天看余杭

来源: 杭州交通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