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个想法:喜欢的地方要去三次以上。第一次时间紧,看看景色,拍拍照片;第二次有点儿空,吃吃小吃,走走小巷;第三次时间宽裕,就坐下来聊聊,寻寻历史,品品风土人情。若再三而来,还不尽兴,索性就住下来吧。

桂林,就属于要住下来的地方。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

我是个方向感极强的人,一般新到一处会很快弄明白东西南北。桂林,却让我失去了方向感,一切行动都依赖手机导航和指南针。步行,还要导航,这是第一次。甚至到现在回想起来,仍是辨不准方向。

靠着导航,徒步了两江四湖、滨江北路、大圩古镇、中央公园及周边免费景点和小街小巷。印象深的比如:三多路、万寿桥、东镇门、南洲岛、白公馆、古炮台等等,等等。

静下来,整理整理照片,回味回味,一一记来。

三多路古城墙

既然决定住一段时间,索性不去景点,先走走小街小巷。

三多路就自已撞了上来。

从临桂新区坐91路公交车,到十字街站下车。本来是想去两江四湖看看,跟着导航向南走了一段,遇一路口,转弯向西,就看到一个叫三多路的指示牌。

路不宽,仅两个车道,树木很盛,房屋明显陈旧,过路的人不多,两侧的小店也有些冷清。

“为什么要叫三多路呢?”去一小卖部买了瓶水,问问店老板。老板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向前走,见一老人坐在摇椅上。我们便前去和老人聊了起来。老人很热情,说在三多路住了一辈子,周边走百十米都是闹市和景区,这里却闹中有静,很是舒适。当聊到三多路有何渊源时,老人说从早就这么叫,至于为什么说不清楚。

我们只好去求百度。百度也不能解决这个疑问。

意外的,百度告诉我们这里藏着一段宋城墙,“是宋代桂林丽泽门段城墙的残存。丽泽门是《静江府城池图》上四座大型城门之一。明代以前,是桂林最主要的西出口城门,也是明清桂林城西第二门。南宋时,两任广西经略使前后历时10年建成,史称“西月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门楼毁于太平军攻城战火。 民国十一年(1922年),修建桂全公路,施工时拆除了丽泽门瓮城,开启了拆毁桂林古城墙的先河,城垣遗址前扩修的道路,命名为翊武路。 民国廿四年(1933年4月)起,建设新桂林,扩展公路,丽泽门城门被彻底拆毁。”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2)

百度还说,“丽泽门段城墙还剩一段残垣,约有30米左右,深藏在三多路21号大院内,因两处院落需要一个隔断墙,这段墙体单面奇迹般幸存在楼房之间。”

真是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寻着门牌去找21号,发现是座楼房中间的一个门洞。走进门洞,一段城墙出现在右侧,墙高不过两米,由尺把长半尺高的条石砌成,石缝里长出许多花草,顽强的绿植与古老的石墙相映成趣。

城墙完全被周围的房屋包围,一些小房直接依墙而建。

一女子正在一小房内做饭,香味顺着城墙飘了过来。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3)

万寿桥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4)

从桂林北站路口坐306路公交车,2元车费,个把小时到大圩广场。下车后,往回走百十米,见路口向南拐,就可进入大圩古镇。

沿街向东走,几百米后,就登上了建于明代的古桥——万寿桥。

站在桥上,仿佛看到一女子坐着小船横穿漓江,来在桥下,同时听到了“嗨哎——山顶有花山脚香,桥下有水桥面凉”的歌声。~呵呵,这是大家熟悉的《刘三姐》电影的一组镜头。

除了《刘三姐》,电影《拔哥的故事》、《花轿泪》,电视剧《石达开》、《桂北剿匪记》、《风雨桂林城》等都曾在这儿拍过外景。

大家真正能看到的,是一座用石块砌起的石拱桥,岁月沧桑,桥面的石块已被磨得溜亮,凸凹不平,歪歪斜斜,石缝中长满杂草,还开了几朵小花。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5)

当地有俗语说:万寿桥上走一走,可以活过九十九;万寿桥下游一游,可以消去万古愁。

桥上人来人往,下水游不大现实,就桥上来回多走几遍。能不能长寿不知道,心情是愈发愉快了。

南洲双岛

漓江水很任性,吵吵闹闹,一言不会合,旋即分手,在上南洲北端各奔西东,大部队奔向东南,小部队则向西南而去。

行至途中,闹分裂的小部队中一部翻然悔悟,寻找大部队,找到后归队,另一部又硬挺了一段时间,终与大部队会合。

南洲双岛,由此而成。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6)

从桂林北站向北徒步半个小时,到八里四路,再向东半小时,就到了乡道014上的南洲桥。

从桥上走过,进入上南洲岛。

岛内树木参天,翠竹青青,绿荫遮日,几处民居都隐到林后。

沿岛内小路走了几十米,就见到一条小河一座小桥,原来漓江水还有小分队潜伏在岛上。

再往深处走,见一农妇正烧木柴做饭,一菜农正采收地里的花菜。说是要到八里街夜市上去卖。

回到江边,看到两辆汽车停在那里,六七个人围坐一起,正在烧烤野餐。

烧烤的烟与农家做饭的烟缠绕着,在江面弥漫开来。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7)

诗意漓江

徒步漓江,见有古今咏桂诗词刻于石上,或置于路旁,或置于桥上,或置于花草丛中,或圆,或方,或不规则状,且行且看,且读且品,遂觉诗意浓浓。

咏独秀峰,望独秀峰,心向望之。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8)

更喜欢宋代刘克庄的簪带亭:

上到青林杪,凭栏尽桂州。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沙际分鱼艇,烟中见寺楼。

不知垂去客,更得几回游。

东镇门

自三多路到榕湖,再沿桂湖而上,至木龙湖。拦而收费。北侧小街绕过。见一古城门,有字称东镇门。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9)

城墙巨石砌就,巍巍然,有树攀墙而生。

门洞深近五丈,宽不过五尺,对面电动车来,行人侧身而行。

门外即漓江岸,有平房数间,一隔两断,互不能望。

出门左右各行百十米,城墙已失。唯余城门,孤独而立。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0)

(数日后,自北站始,经站前路、滨江北路,又至东镇门。凡十五六里,历时两个钟点)

古炮台

沿桂湖而上,一山凸起。

至山前,见有字称古炮台,详情不知。请教百度,亦无果。

山下有洞,似天然成。五六市民围坐打牌,说说笑笑,兴致颇高。

拾级而上,又见一洞,由石块砌就,明显人工痕迹。入洞中,见一方状小孔,长约一尺,高约半尺,外窥,山下道路建筑皆清晰可见。猜此洞或为古军事用地,小孔或为瞭望攻击所用。又见一不规则洞口,仅可容一人挤过,不知何用。

洞顶上面为一平台,或可置放战炮。

再往上走,经过一茂密林区,即到山顶。又见一平台,为洞顶平台两三倍之阔,或可置战炮数尊。平台周边遍植树木,中间石桌石凳,极适休闲纳凉,恐今人所为。若邀三几好友,围坐石凳,摆棋对弈,听古炮隆隆,不亦快哉。

站在山顶,四处观望,周边景状,尽收眼底。远眺,可见独秀峰。峰如盆景,亭台廊阁历历可见,有数游人,观若蚁状,穿行其间。

寻另一径下山,来到后山,绕数丛竹林,忽听朗朗书声,下望一学校隐于竹后。

再行,有一平地,约数十平方。地上放羽毛球拍,两年轻人大汗淋漓,对坐休息,似刚经一场激战。

继续前行,又回前山。五六市民牌战犹酣。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1)

文化印象

徒步桂林,时时被浓浓文化围绕。采撷几枝,以为纪念。

之一,桂花时节。中山路南环桥一侧,有雕塑“桂花时节”。初见其名,联想翩翩。探其源,为纪念南门片区改造而立,碑文是南门改造捐款名录。底座花团簇簇,上有一曼妙女子手举花蓝,数孩童围之玩耍。绿树成荫,为其遮蔽阳光。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2)

之二,写字老人。桂花时节对面,一大榕树下,有一老人正在地上书写大字。一桶水,一巨笔,一蘸一挥,字字珠玑,龙飞凤舞,清新飘逸 。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3)

之三,垂钓男人。漓江之畔,时时见有男子手持鱼杆,坐而垂钓。或一人独钓,或三五成群,均聚精于鱼飘,而鲜有话语。唯有鱼上钓,才听得几声低呼。

之四,洗衣女人。漓江之侧,又时时有女子洗衣。多为两三个人,四五盆衣。一边各自洗涮,一边相谈甚欢,朗朗笑声,弥满江面。倾而,洗涮完成,寻一阳光照射树丛,将湿衣凉上,又一轮家长里短谈起。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4)

之五,打牌男女。于街头,于江畔,时时处处有男女围坐打牌。或一两桌,或三五桌,甚者几十桌,悠然自得,逍遥快活。过一菜市,见三五菜贩打牌,置菜摊而不顾。有人问菜价,答曰:“稍等,打完这局。”

之六,三元及第。从靖江王城正阳门进入,回望门上刻有“三元及第”。据了解,这是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临桂人陈继昌所立。在王城东华门、西华门还分别刻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为当地的4名状元和1名榜眼所建。请教百度,得知:三元, 是省级的“乡试”、全国的“会试”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均名列第一, 分别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的简称。自唐代以科举取士1000多年来, 连中三元的仅13人, 清代两百多年中仅有2人。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5)

之七,独秀峰。第一次看独秀峰是在古炮台的山顶,是远眺,是平视,或俯视,独秀峰如盆景,亭台廊阁历历可见,有数游人,观若蚁状,穿行其间。第二次看独秀峰是在靖江王城西侧城墙外,是仰视,山峰突兀而起,如刀削斧砍,孤峰傲立,有帝王之尊,无愧“南天一柱”。第三次看独秀峰,是在王府里。从王府东门进去,直接就到了独秀峰下。东侧月牙池碧水荡漾,峰立水中,水环峰流,相映成趣。独秀峰另一侧则是环山道路,也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校内路,身穿校服的大学生不断从路上走过,引来旅游的人们一波有一波羡慕的目光。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6)

之八,“白公馆”。徒步榕湖,见邻院铁艺栅栏上有块白公馆的牌子,猜想是与白某有关。绕过去,就发现块石碑,一看果然是白某故居,文物保护单位。从门口望去,庭院深深,绿树成荫。怯怯走进去,推开房门,一西装革履说:“这里是饭店,看故居到门口右侧。”讪讪退回,再详细看,果然门口有座旧楼。推门进去,又一西装革履说:“这里正在装修,还没开放。”两度被拒,怅然若失,正欲离开,忽见故居楼旁一树花开,有花落下,洒满石桌石凳及桌下地面,遂欣欣然,坐石凳上小憩。

到桂林旅游攻略三天三夜(再三而来还不尽兴)(17)

旅游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