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成都土著些三环外都觉得远 ,二环外都还是农田的时候,那时车马慢,大家以为城市就这么大了吧,当绕城修建时大家齐声反对,怎么也不会认为成都会有这么大,而当绕城建成时,就是成都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慢慢慢慢大家接受了绕城,若干年后,二绕也修建完成。

成都三绕与六环(成都二绕成都六环)(1)

二绕功能解析

于是乎二绕的建成后,政府慢慢把主城区给扩大了,传统的郊区新都双流温江青白江龙泉郫县这些在二绕内的城区统统被定义成了新的主城区,绕城也被定义成了四环,二绕被定义成了六环,数一数公里数,六环在公里数上甚至超越的北京,再往外看正在修建的成都经济区环线都可以称之为七环。算一算,这么多环大成都都可以称霸全国了。大北京也只能甘拜下风。

成都三绕与六环(成都二绕成都六环)(2)

正在修建的成渝经济区环线示意图

可问题来了,六环都有了,三绕也在修,到底哪里才是绕城高速,难道我们需要两条绕城高速。现在的四环作为目前的绕城,提供过境功能。但是外面的新加入的主城区的朋友就不高兴了,我们同样是主城区,六环都有了,绕城还不该搬迁到六环吗,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呀。况且目前的四环同时要兼顾过境和城市主要道路的功能,早已经拥堵不堪,每个收费站点都是堵点,南半环从郫县到龙泉一线,都会出现潮汐式的拥堵。大家都会迫切的希望绕城能够成为真正的四环,修建更多的出口,解除收费站。

而最近的一则消息更是加剧了绕城往六环搬迁的压力,成都东进发展规划准备建设的成都东轴线布局,准备把成渝高速收费站搬迁至五环外的高洞服务区,小编认为如果搬到高洞服务区,为什么不搬到二绕呢,能够为绕城外迁做准备啊,不用重复建设,还有重要一点是外迁了收费站但是绕城收费站没外迁那岂不是还要在每个出入口设立新的收费站,这完全是更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还有随着城市发展,我们更需要更多快速路连接传统主城区与新晋的主城区。比如日月大道未来快速化连接温江。郫都区成灌高速阻隔导致城市形态割裂,很多情况下二绕的高速路已经不适宜城市下一轮的发展,急需快速化改造。而且四环外城市城区呈条状发展,基本都逐渐延伸至六环,天府新区往南兴隆湖开发临近六环,往北新都青白江一条线也是延伸至了六环,温江与六环外崇州也已逐渐城市化,双流往新津二绕旁花源板块也已经逐渐成型。可以看出六环内所规划的建成区会逐渐填满,绕城迁址六环的必要性越来越强。

成都三绕与六环(成都二绕成都六环)(3)

红色为六环建成区域

说到最后,我们当然 知道绕城外迁是困难重重,不过抱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可能需要当政者更多的考虑其中利弊。不过也希望可以参照北京收费站全部迁移至北京六环。期待能够早日实现的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