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们的结婚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这也是法律所规定的,但是在古代,女子却在十三四岁就出嫁了,在这么小的出嫁年龄和背后,究竟隐藏怎样的历史真相?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1)

而为什么十三四岁的女孩儿又会被嫁到别人家去呢?

如懿传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部电视剧,这其中有很多经典人物形象都为人熟知,在这当中,就有周迅饰演的妙龄女子。

一个四十多岁的人,饰演15岁的小女孩。这其中的不合适之处,自然是不必说,但是也正因为周迅能够驾驭这样的人物形象,才饰演了这个角色。

但是在这其中,隐藏了一个真相:古代女子普遍在13、14岁出嫁。

古人对于女子出嫁的认知。还要从生理结构方面说起。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2)

由于古人缺少生理知识,所以认为女子在有了月经之后就成熟了,却不知道这只是女子进入青春期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发育成熟的象征。

古人认为,女子既然已经成熟,就不应该多耽搁了,需要马上嫁人。

“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是一直以来的常识性知识,这同样也适用于生理性内容,女性生理成熟了,就应该像播种种子一样,嫁给男性,生儿育女,然后为家族的后代繁衍生息。

第二点,也是与现代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古代的医疗水平非常低下,一旦有了任何疾病,都有可能送掉生命,所以古人说的寿命基本在五十岁左右,能活到六十岁,就已经算是非常高寿了。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3)

在这不长的人生中,生儿育女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也应该排在前面优先考虑。

所以,古代女子只有早点嫁人,才能早点生孩子,才有机会把孩子抚养长大,有幸的话,还能看见孩子生儿育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第三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古代战争频发,所以人的伤亡非常多。

古代征兵往往是在男性比较年轻的时候,所以为了以后保全自己家里的后代,兵往往要提前很多时日,为自己找一个心仪的妻子,组成家庭,传宗接代。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4)

为在战场上的自己留一条后路,也为整个家族尽一份孝道。那么,古代的孝道文化又究竟是什么呢?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这说的就是,在对父母,对家族的不孝顺当中,没有生养后代是最为让人不齿的,这也是对整个家族最大的不孝顺。

那么历史上,又有哪些知名人士,在十三四岁就嫁人了呢?

佟佳氏,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后”,然而她的春丽,也全是因为儿子——康熙皇帝的优秀。

在皇宫熊,有这样一个说法,叫做母凭子贵,意思就是,如果自己生下的儿子有出息了,飞黄腾达了,作为生母的妃子,才会享受雍容华贵。佟佳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5)

13岁的时候,佟佳氏嫁给了皇帝,成为后宫中的一名妃子。然而,命运却让她的前半生并不愉快。

由于体弱多病,并且生性温吞,佟佳氏在刚进宫的时候并没有受到皇帝的宠爱,而是常常自己一人在宫中发呆。时间久了。

佟佳氏生下一名男孩,男孩在公众是让人羡慕而又非常危险的存在,因为只有有了儿子,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凭借儿子的地位而地位升高的机会。

佟佳氏生下了康熙之后,身体状况依然不尽人意,尽管如此,她还是将康熙平安抚养长大了。看到儿子这样的健康成长,佟佳氏心中已经是非常高兴。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6)

就在康熙出身之后不久,整个都城里面爆发了天花,宫内也没人能够幸免,有很多皇族子孙都在这场天花当中死掉了。

可是,康熙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存活了下来,成为仅剩的男太子。

就这样,康熙顺利成为了皇帝,而佟佳氏也凭借儿子的地位,地位节节更好,只不过此时的佟佳氏已经身体很不好了,康熙登基以后,佟佳氏很快就去世了。

佟佳氏的故事让人惋惜,也让人感叹,古代的少女嫁人,究竟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究竟是多么常见的一件事。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7)

那么,除了这些原因导致了少女的早早出嫁,又有什么因素让少女丧失了青春而选择了婚姻呢?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由于政府的逼迫和监督。古代是小农经济制度,生产工具简陋,土地贫瘠,气候也不是每天都正常,农作物受气候影响,经常会出现歉收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也严重破坏了家庭的经济维持和成员维护。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想要有收成都十分困难,为了让百姓不至于被饿死,政府便想方设法提高补充劳动力,而劳动力就是人,多生孩子才有劳动力。

所以在古代,女人希望早点出嫁,生很多孩子。然而,除了这一点,政府对于不结婚生子的女性,也有很大的惩罚机制。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8)

西汉初年,长期战争使人口锐减,从而,西汉初年让女人生孩子看起来像相当紧要,当时法院规定女性必须尽快嫁人。

假如女人过了最佳的生孩子时间,也就是三十岁,如果不嫁人,法院会向这些“征收惩罚金”,也就是税收。

最后一点,也起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古代女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们接受的教育一般是“道德教育或织布等技能培训,而不是文化知识教育。

因为不需要文化知识教育,古代女性就不会像现代女性那样需要长时间待在学校学习。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9)

如果没有长时间待在学校里面的的必要,那么自然就会被嫁出去,因为在古代的认知当中,女孩留在家里也没有用。

就算有的女性受了教育,女性受教育只起到辅助作用,婚后她们可能要协助丈夫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或者用自己的才智通过教育协助儿子参加科举考试。

对无论有文化或是没有文化的女性来说,读书与否都是一件为婚姻服务的事情。

尽管现在已经是现代社会了,仇视女性、把女性当做附属品的错误思想还是存在的。2003年2月,福建莆田平阳村,一个女性被她的丈夫——一名小学老师杀死了。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10)

这个妻子是这个家的童养媳,在出生后没几天,眼睛还没完全睁开的时候,就被卖给了这个所谓的丈夫家,丈夫也一直不把她当人看。

这个男人对他的妻子没有感情,通常正在寻找外面的女人,娶了他的妻子,只是为了生殖的需求。然而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却并非个例。

这个人口中只有4,300名的村庄山丘,有近千个孩子,被卖到了别的家庭中,当媳妇,当童养媳,几乎每个家庭都买了这样一个媳妇,为自己的儿子解决长大之后的后顾之忧。

2011年,“中国妇女权利”组织宣布调查报告,展示了在莆田地区被卖出去的女孩,有超过60万人。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11)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后面,是一个复杂的兴趣链,让身为女性的孩子,很难逃避成为别人股掌之中“玩物”的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有50%的机会成为一个女人,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似乎我们的命运,妇女属于这个社会的主导地位,就已经在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无论是政治立场,还是社会道德地位,女性的身份都是受限制的。在这个世界上,男人是社会的第一位,女性却是需要排在男性后面的第二位,也就是最后一位。然而,这样的社会秩序,真的合理吗?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12)

任何权利的获得,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没有权利从这个世界中平白无故地受益,我们应该努力向上走。

而不是花时间抱怨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抱怨社会不是合理的方法,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我们将有资格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权利。

只有斗争才是获得平等权利的前提,这同样也适用于婚姻。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13)

现如今,女性已经不再需要完成什么所谓的必要的婚姻和生孩子的使命,我们需要更加完善自己,更加让自己强大起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以自己的努力为前提,让思想观念成长。

对于女性在婚姻当中的地位,我们需要摒弃其中的一些糟粕文化,我们更需要吸取经验教训,让女性的婚姻自由权利能够长久维持下去。

古代婚姻历史(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14)

今天,生理决定论已被遗弃,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教育权利的基本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保障了父母的基本权利,也保障了她们不被过早的婚姻所吞噬。古代13.14岁女子就结婚的事实真相,也是对我们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