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奶爸在孩子降生后认真打理老婆的生活、积极学习有关宝宝的知识、照顾小孩。尽管如此,怀孕、生产、哺乳仍然是男性无法跨越的一道坎,是女性的专属能力。怀孕这事咱们暂且放一放,男性哺乳有没有可能呢?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1)

一、自然界中存在雄性泌乳并哺育下一代的现象

2015年10月,齐鲁网报道,莱阳一个养羊户的一只已经正常交配并生产下一代的7个月大的公羊突然产生泌乳现象,并且产量跟哺乳期母羊差不多。尽管公羊产奶现象确实不多见,但莱阳这个案例并非个案,国内外还有很多类似的报道。

除了雄山羊,人类还发现有很多雄性哺乳动物,比如雄性东南亚短尾猴、马来西亚及其周边岛屿上的迪亚克果蝠,包括人类男性在内也都有雄性泌乳现象。以迪亚克果蝠为例: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2)

在繁殖季被捕获的成年雄性果蝠拥有功能性乳腺,在被挤压时会分泌出乳汁。如果没有小果蝠的吸吮,雄性果蝠的乳腺会因充满奶水而肿胀,乳汁就会积存在乳腺中。如果有小果蝠吮吸过,那么雄果蝠的乳腺就会看上去与哺乳期的雌果蝠一致。

而在非繁殖季节捕获的果蝠身上发现,成年的雄性和雌性都没有泌乳现象。对比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的雄性果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睾丸功能正常,可以产生正常的精子的雄性果蝠的泌乳现象是为了配合自然生殖周期和雌性泌乳功能。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3)

二、泌乳是男性潜在的本能

正常成年男性不具备功能性的乳房,如果突然发生乳房膨大并开始泌乳,医学上称之为“男性乳房发育症”,医生认为这种病主要是因为男性体内雄性相关激素下降、雌性相关激素增加造成的。

尽管男性乳房发育并泌乳给当事者造成困扰,但如果我们把这种现象简单粗暴地认为是一种病态,这就太想当然了。事实上,男性泌乳只是一个隐藏在男性体内的潜在能力,只要条件适合,男人能跟女人一样泌乳并哺育下一代。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4)

泌乳通常是女性怀孕后在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即使不怀孕多数女性也同样可以泌乳,包括一些男性的乳房也会发育,如果遇到适量的激素刺激也能够泌乳。这是因为,尽管成年男女的性别特征非常明显,但从胚胎学的角度来说,两性真实差异非常微小,而且非常容易相互适应。

人类的性别由基因决定,每个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中,分别来自父母。1~22对染色体中每一对的成员都是一模一样的,差别出现在第23对染色体上。男性第23对染色体中两个成员分别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则为两条X染色体。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5)

Y染色体包含控制着睾丸发育的基因。人类的胚胎在受精后的第5周就会发育出具有双向分化功能的生殖腺。如果有Y染色体存在,生殖腺就会从第7周开始朝睾丸方向发育;如果没有Y染色体,则生殖腺就会从第13周开始向卵巢方向发育。

但Y染色体并非是性别发育的全部因素,早期胚胎仍然具备双向分化功能的结构。这种结构在睾丸分泌物的作用下向男性器官方向发展,如果没有睾丸分泌物,胚胎就会引导这些结构发育成女性器官。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6)

在正常情况下,令睾酮和双氢睾酮结合的细胞受体将引导雄性激素进一步触发胚胎发育出男性结构的器官,同时阻止子宫和输卵管的发育。但如果遇到某种特殊情况的话,对睾酮的响应机制被破坏,余下的拥有双向分化功能的胚胎的生殖器官就会默认女性方向,生成女性的外生殖器。

正因为如此,在临床上会遇到一些外形为完全的女性,他们在出生的时候看起来就是正常的女婴,到了青春期甚至可以有女性的乳房,但由于没有月经去医院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竟然没有子宫,也没有输卵管,也没有阴道上部。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7)

三、男性哺乳需要哪些条件?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男性也有乳腺。只不过男性的乳腺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因此不具备泌乳功能。而女性的乳房,在青春期生殖腺和脑垂体所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得到充分的生长。在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会分泌激素,用来刺激乳腺的生长和乳汁的分泌,哺乳也会进一步反射式地刺激泌乳。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男女体内的激素种类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有差异的是,男女体内不同激素的水平(浓度)。比如,怀孕并不是获得乳房发育和乳汁分泌所需激素的唯一途径,吮吸反射也会导致泌乳现象。

除此之外,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可以产生泌乳现象的方法还有:注射或局部应用激素、服用镇静剂。

女性喂奶要回避吗(喂奶这件事女人能行)(8)

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刺激成年男性胸部发育并泌乳,实现真正的奶爸功能并非不可能。生物学家对大量动物行为的观察发现,雄性参与后代哺育并不罕见,为什么很多哺乳动物和男性却放弃了这个能力和责任呢?敬请期待我的下一篇文章《是什么力量造成男性在进化过程中放弃了哺乳功能?》

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关注@郭哥聊科学,期待与您有更深入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