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三个部分讲了什么(书评棋王从5个方面讲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象棋早见于北周武帝时期,宋代时,被改造成中国象棋。象棋历史悠久,不少人对此项运动,情有独钟。有关象棋的经典之作,阿城的《棋王》,恐怕能排一二。

1984年始,阿城便已创作,《棋王》一经发表,便已震惊文坛。《棋王》以知青时代为背景,以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象棋天才王一生的故事。

因为象棋,王一生与旁人格格不入。年少时,他将自己称为“我们这些人”,而把阿城称为“你们”。同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象棋与食物,都是王一生永恒的追求。

在书中阿城说:“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这是阿城的原话,也是阿城的人生哲学。

是的,在那个年代,象棋是高雅的,是一些文人学者,两餐温饱的人的玩意儿。觅食,才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

在我看来,《棋王》一书,讲述的,有五个问题。它们分别是:自我、物质、尊重、友谊和个性。这五个方面,贯穿于整本书之中,成为阿城的人生哲学。

棋王三个部分讲了什么(书评棋王从5个方面讲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2)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棋,是忘却自我

王一生说:“何以解忧?唯有象棋。”王一生又说:“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待在棋里舒服。就是没有棋盘、棋子儿,我在心里就能下,碍谁的事儿啦?”

其实,王一生之所以喜欢象棋,其实只是麻痹自我的表现

正如那回,王一生劝父亲别喝酒,他父亲说的那段话:

“你不知道酒是什么玩意儿,它是老爷们儿的觉啊!咱们这日子挺不易,妈妈去了,你们又小。我烦哪,我没文化,这把年纪,一辈子这点子钱算是到头儿了。”

父亲的话,体现的是一种沉沉的忧伤。实际上,他喝的并不是酒,而是在服一剂“麻痹剂”。

是的,当我们面对不公,而又无法向命运发起“冲锋”。那么,麻痹自己,也许就是可做的事情。

在那个年代,对很多人来说,活着,只是一种无奈。

棋王三个部分讲了什么(书评棋王从5个方面讲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3)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2.棋,要物质支持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王一生来说,吃,不仅仅是生活,更代表着棋路,代表着棋的输赢。所以,在吃方面,王一生不含糊。

如同下文:

王一生就看定了我问:“怎么混?”我不答。待了一会儿,王一生叹一声,说:“混可不易。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

没错,脑袋,需要养分。没有养分,再好的脑袋,也会变钝。为了下棋,王一生喜欢吃。他甚至认为,人活着,就不能饿着。

就如下面这段对话:

讲到有一次我一天没有吃到东西,他就问:“一点儿也没吃到吗?”我说:“一点儿也没有。”他又问:“那你后来吃到东西是在什么时候?”我说:“后来碰到一个同学,他要用书包装很多东西,就把书包翻倒过来腾干净,里面有一个干馒头,掉在桌上就碎了……”

能看出来,王一生的一再追问,显示了他对吃的重视。

而阿城对王一生吃相的描写,也惟妙惟俏:

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对吃,王一生永保“光盘”。在那个年代,浪费,是可耻的,哪怕只是浪费一颗饭儿。

也许,当代人看来,王一生的举止很古怪。但其实,那只是因为,我们生对了年代。

棋王三个部分讲了什么(书评棋王从5个方面讲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4)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3.棋,是尊重

或许,连王一生本人也没意识到,在他身上,棋,代表着别人对他的尊重。

王一生说:“这半年我总请事假出来下棋,等我知道报名赶回去,分场说我表现不好,不准我出来参加比赛,连名都没报上……”

书中的另外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书.记看着王一生说:“噢,你就是王一生?好。这两天,倪斌常提到你。怎么样,选到地区来赛了吗?”王一生正想答话,倪斌马上就说:“王一生这次有些事耽误了,没有报上名。现在事情办完了,看看还能不能参加地区比赛。您看,说:“啊,是这样。不好办。你没有取得县一.级的资格,不好办。听说你很有天才,可是没有取得资格去参加比赛,下面要说话的,啊?”

那个时候,王一生只是一个小人物,没人认可。然而,到了后来,他的情况却是:

众人都轰动了,拥着往棋场走去。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行人见了,纷纷问怎么回事,可是知青打架?待明白了,就都跟着走。走过半条街,竟有上千人跟着跑来跑去。商店里的店员和顾客也都站出来张望。长途车路过这里开不过,乘客们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一街人头攒动,尘土飞起多高,轰轰的,乱纸踏得嚓嚓响。

当王一生与冠.军爷子下和之时,老爷子说:

“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

可王一生却道:

“不了,我还有朋友。大家一起出来的,还是大家在一起吧。我们到、到文化馆去,那里有个朋友……”

可以说,是象棋,给了王一生硬朗的底气。

棋王三个部分讲了什么(书评棋王从5个方面讲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5)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4.棋,是友谊

转眼到了夏季,有一天,我正在山上干活儿,远远望见山下小路上有一个人。大家觉得影儿生,就议论是什么人。有人说是小毛的男的吧。小毛是队里一个女知青,新近在外场找了一个朋友,可谁也没见过。大家就议论可能是这个人来找小毛,于是满山喊小毛,说她的汉子来了。小毛丢了锄,跌跌撞撞跑过来,伸了脖子看。还没待小毛看好,我却认出来人是王一生——棋呆.子。

到了伙房,与炊事员讲,我这个月的五钱油全数领出来,以后就领生菜,不再打熟菜。炊事员问:“来客了?”我说:“可不!”

是棋,让阿城认识了王一生,同样的,也是棋,维护着他们的友谊。

棋,就是缘分!

在同样的背景下,象棋也让王一生与脚卵结缘,认识了自己的贵人。

脚卵认识王一生以后,非常欣赏他在象棋的造诣:

脚卵又说:“你参加地区的比赛,没有问题。”王一生问:“什么比赛?”脚卵说:“咱们地区,要组织一个运动会,其中有棋类。地区管文教的书.记我认得,他早年在我们市里,与我父亲认识……

没有脚卵,也许下棋,只会是王一生的一生的爱好,而会不是他的荣誉!

棋王三个部分讲了什么(书评棋王从5个方面讲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6)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5.棋,区别开“我们”与“你们”

棋,区别开了王一生与普通人。王一生称自己为“我们这些人”,而把别人称之为“你们那些人”。

王一生看着我说:“你哪儿知道我们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儿!你们这些人好日子过惯了,世上不明白的事儿多着呢!你家父母大约是舍不得你走了?”

如同王一生认识的画家朋友:

画家竟喝得大醉,也不管大家,一个人倒在木床上睡去……

画家对绘画的痴迷,就如同王一生之于象棋。甚至连洗澡时,画家的心思也迷在了绘画上面:

画家早就洗完,坐在一边儿,掏出个本子在画。我发觉了,过去站在他身后看。原来他在画我们几个人的人体速写。经他这一画,我倒发现我们这些每日在山上苦的人,却矫健异常,不禁赞叹起来……

也许,下棋的人和搞艺术的人,都是那样的放荡不羁,喜好自.由。正因如此,让他们与旁人格格不入,甚至成为了旁人眼中的“怪物”。

棋王三个部分讲了什么(书评棋王从5个方面讲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碰撞)(7)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6.总结

其实,《棋王》一书,就是通过自我、物质、尊重、友谊和个性这五个方面,来阐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都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在实现梦想的同时,养活自己。

但当现实变得艰难,梦想看似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该坚持?还是放弃?

这正是《棋王》留给了我们的思考题。

在文章末尾,我用一句话来总结:

生活,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个是要被辜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