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发行全面注册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股市接得住楼市吗?

“可以鼓励穷人消费,但是不能指望穷人消费。”

在去年,当受到疫情影响,第一波提前还贷潮来临,放开信号却依然遥遥无期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么下去我们会不会重演07年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就算不重演,那么恒大暴雷在前,疫情封控在后,“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市场下行似乎也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那么当房地产下行,土地财政玩不下去了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接盘呢?

我想了很久,最后觉得还是要向发达国家靠拢,靠股市。当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短期看不到成效的时候,可能唯有股市、全面牛市才能够救房地产了。

当时的我甚至还在备忘录上写下了“赶紧赚钱,抄底A股”八个大字激励自己。

全面注册制实行后意味着什么(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1)

最近一则消息震动了整个经济圈,股票发行注册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全面注册制时代即将来临。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公司上市将慢慢从原来的审核制变为注册制。

那么审核制和注册制的区别是什么呢?

前者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让你靠前你就靠前,让你靠后你就靠后排,具体为什么,告不告诉你,看我心情。

后者是只要达到标准就必须让人家上。这就意味着公司上市的门槛将大幅度降低。

在以往,为什么阿里、腾讯、京东、美团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要赴港上市?难道真的是瞧不上A股吗?

当然不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很难满足A股上市的要求。

比如最简单的一条,业绩亏损的公司没有资格在A股上市,而众所周知的是,互联网公司正是通过前期大量烧钱野蛮生长起来的企业,完完全全与A股绝缘。

而随着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情况可能就会出现一些细微变化了。

全面注册制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是重大利好吗?

首先,全面注册制对券商行业肯定是利好,尤其是投行业务(帮公司上市)出众的大券商。

道理很简单,淘金者不一定赚钱,但是旁边卖铲子的一定赚钱,投行就是专业卖铲子和收租子的。

其次,对企业利好,尤其是原本不具备上市资格,但是现在符合全面注册标准的企业。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企业的融资门槛变低了,只要上市就能融资。

最后,对于其他群体就不一定是利好了,比如散户,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股市是给企业的融资平台,不是用来给散户挣钱的。

说一句难听一点的话,大部分普通散户炒A股不是投资,而是消费。

而且不要忘了,上市就意味着从市场融资,是一种吸血行为,短期加速肯定会影响市场本身的健康发展。如果只是单单放宽上市制度,却不完善退市制度,只进不退,那么再多的钱也是不够众多上市企业分的。

如此一来,好事反而容易变成坏事。

所以这就体现出退市制度的重要性了,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是地方的宝贝,而GDP又是地方升职的判断依据,退市的阻力一定会很大,但是该退市的一定要坚决退市。

当铺开的摊子越来越大,某些部门就不要老是想着当家长,而是要学着去当裁判。

全面注册制是一步大棋、妙棋、好棋

需要知道的是,全面注册制可是已经喊了10年了,中间还销声匿迹了4年,为什么现在突然正式启动了呢?

关注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今年咱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刺激消费,通过消费复苏来实现经济复苏。

但是在之前,这个刺激消费的方向可能有些偏差,现在才终于回归正常轨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之前有人总是想着让穷人去消费。

比如有专家建议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来买房,这显然是大大地跑偏了方向。

全面注册制实行后意味着什么(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2)

记住一句话:提振经济,可以鼓励穷人消费,但是不能指望穷人消费。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穷人本来就没有几个钱,即便有一点储蓄那也是保命钱、救命钱,难道就凭专家上下嘴皮子一碰大家就把钱拿出来消费了吗?

而且你别看银行储蓄存款几十万亿,我敢说,这其中80%的钱都属于20%的人,毕竟二八定律在很多场景都是非常适用的。

那么鼓励消费应该从哪里去找消费者呢?自然是让有钱人和企业(资本)去消费。

再记住一句话:有钱人才有消费意愿,企业(资本)才是消费大头。

上市门槛降低之后,势必会有大量企业上市,投资者也会紧跟入场。当企业融到资拿到钱了,就会做项目,创造大量工作岗位,一方面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一方面给打工人发薪水,打工人有钱了才能还得起房贷,才会有意愿去消费,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正循环。

最后我想说的是,单从数据而言,目前楼市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股市只是一个小虾米。

股市每年仅为国家贡献数千亿的收入,而楼市,仅2021年的卖地收入就达到了8万亿人民币,如果再加上房屋买卖相关税费的话,那么这个收入应该在10万亿左右。

所以股市要完成“蛇吞象”、接棒楼市的重任的话,依然任重而道远。

最后的最后,告诫大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内容纯属个人思考,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