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知音难觅,诗词歌赋、抒愤写忧。茫茫人海中,有幸与某人相遇、相识,最后又成为知己,并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实属一件幸事。盛唐的杜甫流落到巴蜀时,穷困潦倒、居无定所,多亏严武的鼎力相助,才终于过上了一段安闲日子。
无独有偶,晚唐也有一位诗人曾经失意郁闷,后来得到一位贵人的赏识,暂时得以结束四处漂泊的生活。下面分享罗隐追忆往事,低吟了一首七律,缘事而发,行文顿挫,更令人感怀。
故荥阳公镇大梁时,隐得游门下,今之经历,事往人非,聊抒所怀,以伤以谢
唐代:罗隐
孤舟欲泊思何穷,曾忆西来值雪中。
珠履少年初满座,白衣游子也从公。
狂抛赋笔琉璃冷,醉倚歌筵玳瑁红。
今日斯文向谁说,泪碑棠树两成空。
罗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唐代才子,虽然仕途受阻,却没有人怀疑他的诗歌才华。郑处诲,郑州荥阳人,其祖父是荥阳郡公,所以罗隐称呼他为故荥阳公,以示尊重之意。
罗隐科考落第后,曾投靠在郑处诲那里担任幕府。罗隐颇有诗才,得到了主人的赏识,有时大宴宾客时,也会邀请他作陪,这首诗就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复杂情思。
首联交代创作此诗的缘由,“孤舟欲泊思何穷,曾忆西来值雪中。”诗人乘坐孤舟,四处飘荡,想要找一个地方停泊,却又毫无思绪。他忽然想到自己曾在大雪飞扬的时节,从西边的长安出发,寻找仕进之路。
“孤舟”,表达了一种孤独、窘迫的处境。诗人科举落第,又无颜返回故乡,在京城逗留多日,不仅囊中羞涩,而且举目无亲,无奈之下,只好买舟离京。可是哪里才是归宿?“欲泊”二字,说明他举棋不定:一个“穷”字,也传达了诗人感到前路迷茫。
诗人接下来开始回忆往事,抒写了自己参加宴会的感受,“珠履少年初满座,白衣游子也从公。”座中尽是豪门贵族,唯有诗人是布衣百姓。珠履,镶嵌着珍珠的鞋子,这里指代那些地位高贵的客人。白衣,指没有取得功名的书生,北宋词人柳永曾自称白衣卿相。
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表达出自己人微言轻,却被主人盛情邀请,说明对方看重的是罗隐的才华和人品。作者虽然不提感激之意,但心中一定倍感温暖。
颈联描绘了酒宴上热闹的场景,“狂抛赋笔琉璃冷,醉倚歌筵玳瑁红。” 客人们觥筹交错、举杯畅饮,醉了就斜倚在酒桌边休息;才子们也激情赋诗,表达出内心的欢愉和惬意之情。
琉璃冷,指琉璃灯盏投射出冷峻的光芒,杨万里曾有诗句,“光射琉璃贯水晶”。玳瑁红,指玳瑁杯中盛着红色的醇酒,尽显一派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抒写感慨,“今日斯文向谁说,泪碑棠树两成空。”作者叹息自己纵然满腹经纶,却再也无人欣赏。虽然故荥阳公郑处诲已经撒手人寰,但其遗留的德泽,依然令人敬仰。
泪碑,出自西晋羊祜的故事。他爱民如子,在其不幸离世之后,人们在岘山上修建了一块石碑,前来祭祀之人都止不住流泪。棠树,即甘棠,是诗经里的一首作品,作者通过对甘棠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周召公的怀念之情。罗隐借用这两个典故,称赞故人的宽广襟怀和高尚品德,抒写心中的深深思念。
罗隐的这首七律情感真挚、坦露肝胆,表达了对恩公的怀念之情。作者采用倒序手法,并利用“珠履少年、白衣游子”的鲜明对比,传达出自己的地位的卑微。“琉璃冷、玳瑁红”,对仗工整,描绘了酒宴之浓重、以及主客之尽兴。结尾化用典故,表达出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全文缘事而发,又行文顿挫,虽然没有一句感激的话语,诗人的一番深情却溢于言表。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物是人非,令才子感慨,罗隐发自肺腑的表述,一定会感动后世,也让这位故荥阳公在九泉之下得以安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