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大业末年,山西与长安之间的道路上,出现了农民起义军。起义军切断了太原与长安的道路,隋炀帝必须派人征剿,希望能打通京城与太原的联系。隋炀帝想来想去,只好派表哥李渊,率领大军去讨伐起义军。李渊旗开得胜,打败了起义军。隋炀帝龙颜大悦,加封李渊为太原留守。

李渊当了太原留守,又收降了几万农民起义军,实力的增强,让李渊有了不臣之心。李渊想起兵谋反,得到了晋阳宫监裴寂的支持。晋阳宫是隋炀帝的行宫,里面有五百名美女,在等待隋炀帝的到来。李渊起兵之后,裴寂就把这五百名美女送给李渊。

李渊起兵,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的旗号,满世界宣传自己不是为了当皇帝而起兵,而是为了匡扶社稷才起兵。李渊的口号虽然喊得响亮,但是他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抢江山,抢美女。江山能不能抢到手还不一定,五百个美女已经到手,那就开始享受人生吧。

李渊享受人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李渊花了几个月时间打进长安城,他的军队浩浩荡荡开进长安城的时候,裴寂送给他的女人当中,就有人带球进城了。李渊刚刚打进长安没多久,就开始广纳嫔妃了。

李渊为什么不传位给李世民(李渊52岁之后生了30个子女)(1)

李渊在称帝之前,有五个儿子,六个女儿。其中四个儿子是嫡出,只有楚王李智云是庶出。其中的五个女儿是庶出,只有平阳昭公主是嫡出。由于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已经薨殁,李渊的嫡子和嫡女,就定格在五个了。

李渊称帝之后,一三五七九播种,二四六八十造人。李渊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李渊在晚年,一共生了十七个儿子。分别是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酆王李元亨、周王李元方、徐王李元礼、韩王李元嘉、彭王李元则、郑王李元懿、霍王李元轨、虢王李凤、道王李元庆、邓王李元裕、舒王李元名、鲁王李灵夔、江王李元祥、密王李元晓、滕王李元婴。

李渊晚年除了生了17个儿子之外,还生了13个女儿。古代的女人,一般称姓氏不称名字,所以这13位公主殿下,就被统称为“李氏”。众所周知,李渊起兵的时候,已经52岁了。李渊52岁之前生了11个子女,52岁之后生了30个子女。这就造成了非常好玩的现象,就是幺房出长辈。

李渊为什么不传位给李世民(李渊52岁之后生了30个子女)(2)

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是李渊退位为太上皇之后,于贞观年间出生的。李元婴论辈分是李世民的亲弟弟,论年纪的话,比李世民的孙子李欣还小。按辈分来算的话,李元婴是李渊的儿子,李欣是李渊的曾孙。孙子辈的李欣,比爷爷辈的李元婴岁数大,你说好不好玩?

对于李世民来说,老爹晚年生了30个子女,自己一下子多了30个弟弟妹妹,真的是一点也不好玩啊。李世民整天担心弟弟们会出幺蛾子,搞出个玄武门之变2.0版本来。李世民没办法,只好让弟弟们离开京城,去外地就藩。

李渊晚年所生的庶子,还在蒙童时期,就远离父母去外地就藩。李世民做的有点绝情,他也怕悠悠众口啊。李世民怕什么,就来什么。李世民的弟弟李元亨和李元方,都在封地夭折了。两个弟弟的夭折,让李世民颇感无奈。

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他的小弟弟们,渐渐长大了。李世民的烦恼,也越来越多了。李世民的弟弟李元昌,看上了李世民身边一个美女。李元昌看上了美女,就想搞死李世民,把美女夺过来。李元昌肯定不是李世民的对手,所以被李世民杀了。

李世民的弟弟里面,有好几个混蛋王爷,代表人物就是滕王李元婴和江王李元祥、虢王李凤。《新唐书》记载,虢王李凤,字季成,此人堪称是混蛋中的战斗机。李凤喜欢打猎,每次打猎都带着卫队,去踩踏百姓的庄稼。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李凤糟蹋,就向官府告状。官府不敢处分王爷,只能转奏天子。

李世民接到了地方官府的报告,当真是头疼不已。李世民不忍心严厉处分亲弟弟,但是也要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只能苦口婆心,劝弟弟从善。李凤对于二哥的教导,确实左耳进,右耳出。李世民费尽唇舌,对李凤依然没有办法。

李渊为什么不传位给李世民(李渊52岁之后生了30个子女)(3)

一个李凤已经让李世民怀疑人生了,再加上李元婴和李元祥。李世民看着这三个混蛋弟弟,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却无可奈何啊。李世民只能一次又一次劝三个弟弟改过自新,却一次又一次徒劳无功。

李世民一片好心,劝弟弟们从善,却没有丝毫效果,只好任由他们胡来了。到了李治当朝的时候,就不惯着这些胡作非为的小叔叔们了。李治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仁弱,他是扮猪吃老虎的狠人。李治先是杀了想“手把日月,掌握乾坤”的皇叔李元景,一下子就把威望树立起来了。

李治的意图非常明确:“各位皇叔,父皇念手足之情,对你们手下留情。如今的天下,是我李治的了。你们老老实实当逍遥王爷,侄儿我就认你们为叔叔。如果你们想搞幺蛾子,休怪侄儿刀下无情。”

李元景是李世民活着的最大的弟弟,最大的皇叔被杀了,其他的小皇叔们,也变得老实了。李家王爷们相当吃喝玩乐的逍遥王爷,老老实实度过一生,偏偏碰到了武则天。武则天掌握权柄之后,李家王爷们可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武则天挥舞着屠刀,把活着的李唐宗室几乎杀光了。

本文史料来源:《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